這列“小慢車”溫暖開行30多年-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8 10:23:09
來源:北方新報

這列“小慢車”溫暖開行30多年

字體:

  呼鐵烏蘭牧騎帶來精彩演出。

  服務旅客。

  穿梭在草原腹地的“小慢車”。

  在錫林郭勒盟草原腹地,有一列溫暖的6856/5次“小慢車”。這列從呼和浩特站發往二連浩特站的綠皮火車,沿途穿越400多公里的戈壁山丘,運行9小時45分鐘,經停28個車站,每公里票價僅需0.11元。往返開行30多年的6856/5次“小慢車”,串聯起城市和鄉村、牧區,成為沿途農牧民最便捷實惠的交通工具。記者近日登上這列火車,體驗“小慢車”上的溫情故事。  

  30多年沒漲價

  在忙碌的呼和浩特站,動車不時穿梭於站&間,旅客行色匆匆趕着時間奔向自己的目的地。一列綠皮火車,不疾不徐顯示出它的“老資歷”。這就是準備從呼和浩特開往二連浩特的6856次旅客列車。

  8時40分,列車緩緩駛出站&。車上旅客不多,慢悠悠開啟自己的旅程。列車的10節車廂由行李車、發電車、餐車、宿營車和六節硬座車廂組成。第一次登車的旅客,很容易被美觀而又充滿民族特色的車廂吸引。列車車廂頂棚採用祥雲、花紋等蒙古族元素設計,讓人仿佛置身於大草原的氈房中,着實是一列別具特色的“文化列車”。

  列車員告訴記者,這是兩地間唯一一列票價低廉、逢站必停的“小慢車”,共經停28個車站(其中有19個乘降所),單程票價53元,每公里僅需0.11元,開行至今30多年來從未漲過價。

  錫林郭勒盟地廣人稀、群眾居住分散,“小慢車”將草原上嘎查(鄉村)與城市緊密串聯,平均每隔10分鐘就會停靠一站,有的站點常常只有一二位旅客上下車,但這樣的站點也一直保留着。對於沿途的群眾來説,無論是就醫、訪友,還是求學、務工、趕集,這列“小慢車”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從城市到草原

  閒聊間,火車已經駛出喧鬧的城市,走向草原戈壁。雖然行駛緩慢,但“小慢車”途經地區,自然風光秀美。透過車窗,時常可見成群的牛羊,偶爾甚至能見到黃羊、野驢等野生動物。

  沿途,還會經過烏蘭察布市烏蘭哈達火山、集寧戰役紅色紀念園及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國門景區等旅游熱門地,時常吸引着中、外旅客前來“打卡”。長時間、多景致、深體驗的“慢旅”特色,賦予了這趟列車更加豐富的底蘊。

  由於地域原因,列車上不乏蒙古族和蒙古國旅客,為了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列車每個乘務班組都會安排熟練掌握蒙語的列車員值乘。

  這列“小慢車”,還是沿途群眾的“求學車”“致富車”“通勤車”。沿線嘎查(鄉村)的學生們常會搭乘這趟列車前往賽汗塔拉、烏蘭察布等地求學,孩子們親切地將“小慢車”稱作“校車”,車廂也變成他們的臨時自習室。

  “我是二連人,十幾年前坐著這趟列車來到呼和浩特開店,這次孫女孫子放暑假,帶他們回老家住幾天。”旅客巴特爾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來呼和浩特創業10多年,每次回老家都會選擇這趟列車。

  多年來,這趟列車已經不僅僅是沿途群眾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成為他們外出打工、脫貧致富最有效的渠道。每逢豐收時節,牧區百姓除了外出打工,還會帶些自家種植的農作物、家禽、奶製品、土特産等,乘車到市區售賣變現,貼補家用。

  溫情服務一路相伴

  83歲的陳翠花從呼和浩特站獨自上車,準備回家。她的女兒在呼和浩特生活,此行她是從卓資山老家來呼和浩特鑲牙。從卓資站到呼和浩特站票價10.5元,對陳翠花來説,乘坐這趟火車是實惠又省心的選擇。

  一上車,列車員就熱情地向陳翠花詢問情況。因為出行的旅客較為固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乘務人員和旅客以及通勤職工相處得猶如“一家人”,沿途的服務總是溫情相伴。

  針對乘車中“銀發”旅客較多的實際,列車各乘務組組建了一支業務精湛、態度親和、耐心十足的“銀發服務隊”,在乘降、驗票、補票、換乘等各個環節,主動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幫助。

  列車還備有充電寶、老花鏡、醫藥箱等暖心設施,通過發放便於攜帶、識讀方便的《愛心服務卡》,在座席上方懸挂“愛心蝴蝶結”等方式,為“銀發”旅客提供重點照顧。

  由於沿線醫療條件有限,時常會有患病旅客乘車前往呼和浩特等地就醫。每遇到此類旅客,列車員都會悉心照顧,積極解決困難,幫助&&市區的三甲醫院和救護車。此外,每個乘務班組都會配備一名參加過紅十字會培訓的職工,車上也配有血壓計、體溫計和常用藥物,及時為旅客提供幫助。

  送衣買藥、捎菜帶糧……在乘務人員的記事簿中,寫滿了需要幫助旅客辦理的事件。此外,“小慢車”還承擔起運送沿線通勤職工和各類物資的重任。為了給沿線通勤職工提供更好的乘車環境,他們在列車上增設書籍、棋類、便攜行李袋、雨衣、鞋刷鞋油、粘毛器、針線盒等生活用品。列車途經部分站點物資相對匱乏,通勤職工往往需要從外地購置生活物資,乘務人員主動為他們捎帶糧食、蔬菜、藥品、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溫暖前行的“小慢車”,承載了希望,傳遞了溫情,更串起了幸福。(文·攝影/記者 查娜)

  原標題:串聯城市鄉村牧區 這列“小慢車”溫暖開行30多年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