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海報丨從壁畫穿越看古人的“氣質穿搭”-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19 09:58:11
來源:新華網

創意海報丨從壁畫穿越看古人的“氣質穿搭”

字體:

  內蒙古的古代壁畫

  保存了大量古代服飾圖像和資料

  內涵豐富形式多樣

  反映了

  當時不同階層的人物風貌

  是人間百態的真實寫照

  從這幾組壁畫

  讓我們穿越歷史

  領略古人衣冠華服中的“氣質穿搭”

 

  侍奉圖

  東漢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鳳凰山墓地

  原址保存

  畫面中的人物頭戴圓頂卷檐黑帽,帽側插羽毛,臉頰兩側長垂鬢髮。有學者認為是南匈奴、羌人等北方民族的裝束,也有人認為是受北方民族影響的漢人裝束。

 

    樂舞百戲圖(局部)

北魏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雞鳴驛北魏墓葬

  和林格爾縣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中心藏

  壁畫中所繪人物穿前領開衩的寬袖長衫或短衫。男子頭戴官帽,腳穿腳尖上翹的長靴。

  從畫面人物總體裝束看,與傳統胡服不同,呈現出一種匯而未融的時代風格。根據這個特點,考古學家認為這座墓的年代應在公元486年北魏孝文帝開始實行新服制以後,遷都洛陽以前。

   敬茶圖

  

  赤峰市四家子鎮北羊山遼墓

  敖漢博物館藏

  畫面左側墓主人半側身坐在磚砌浮雕的椅子上,主人戴幞頭,身着紅色圓領窄袖長袍,腰係蹀躞(diéxiè)帶,着紅靴。身後一名契丹僕人,右側為2個侍者,均穿圓領窄袖長袍,前者戴幞頭,後者頭戴氈帽。

  從服飾中可以看出,畫面中人物的袍服只是在顏色、質地上有區別,款式是一致的。這種袍服開禊於身後臀下,騎馬時,兩片袍服襟搭下蓋於雙腿之上,這樣既方便騎馬,又可護腿防寒。

  寄錦圖

遼代公元930年

  遼代墓葬壁畫寶山2號墓棺室南壁

  內蒙古博物院藏

  壁畫中的六位女子臉龐豐盈,服裝華貴。居中的是主人公蘇娘,儀態典雅,雙鬟髻呈蝶形,插滿金釵,顯示出她地位高貴。她身穿紅花裝飾藍底交領窄袖衣,紅色長裙外套,藍色腰裙,裙帶結成蝴蝶結,肩上披着一塊淡黃色的迴紋披帛。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壁畫是參照流傳到遼境內的中原粉本而畫,人物形象極具唐風。從人物體態、服飾等方面,展示了唐代女性的審美情趣。

 

  墓主人對坐圖

 元代

   赤峰市元寶山元墓壁畫

   赤峰博物院藏

  墓主人對坐於廳堂,男主人居左,穿右衽長袍,戴圓頂帽;女主人居右,着左衽長袍,外罩深藍色開襟短衫。

  從壁畫上的人物形象看,該墓葬中的服飾融合了宋代流行的唐巾、鳳翅幞頭,蒙古人傳統的雲肩、窄袖襖等,體現了元代社會服飾文化的交流與互鑒。

 

  目前

  《靜影沉壁 熠彩北疆》

  內蒙古古代壁畫展

  正在內蒙古博物院展出

  展覽集中展示50幅壁畫實物

  打造沉浸式

  數字體驗空間展教活動互動區

  讓觀眾從多角度欣賞壁畫之美

  感受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之美

  總監製:鄒儉樸

  監製:李國棟

  統籌:郝芳芳

  學術指導:杜漢超

  策劃:徐紅梅

  編輯:徐紅梅

  製作:張瑞娟

  鳴謝:內蒙古博物院

  出品: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