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建設推進座談會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青山賓館會議中心召開。
會場內秩序井然,來自包頭市工信、科技、招商投資、稀土高新區等部門(地區)和部分稀土企業、科研院所的相關負責人發言,氣氛莊重而熱烈;會場外鬱鬱蔥蔥,綠樹掩映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忠誠踐行‘一個創新 三個實現’愛包頭作貢獻”,條幅上一行字顯得格外耀眼。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紛紛盤點梳理一年來包頭市稀土産業的發展成績,看變化、談成效、講不足、話對策,共同研究下一步工作的發力點、側重點,推動“兩個稀土基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為什麼要把建設‘兩個稀土基地’這一戰略重任交給包頭?我們行業龍頭企業該怎樣做?”開場連拋幾個問題,臥龍控股集團執行總裁王希全分別從永磁電機産業十年黃金期已到來、臥龍在永磁電機産業發展上擁有優勢和實踐經驗以及對包頭“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的建議等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
他&&:“包頭稀土永磁電機産業園是臥龍集團的北方總部,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機、低速大功率永磁電機、風力發電機等産業,將實現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産,高質量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産製造基地。”
承擔國家使命,服務重大戰略。一年來,包頭堅決扛起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重大政治責任,放眼全球謀劃布局稀土産業,舉全市之力推動稀土資源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規範化管理,加大稀土應用科技攻關力度,全市稀土産業産值由2022年的677.5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29億元。今年1—4月份,稀土産業增加值增長37.2%,一批龍頭企業、領軍企業落地扎根,一批標誌性成果接連呈現,一批高端應用産品填補空白,包頭稀土正由“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産業”加速邁進。
稀土産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座談會上,圍繞包頭稀土産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建設,鹿城實驗室顧問池建義&&,目前,包頭稀土産業的研究與轉化&&“一院、一校、一國重、四中心的布局基本形成,從數量上看具備一定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他建議各&&之間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系統、精準項目選題的“創新聯盟”機制;倡導創新路上一個創新&&都不能掉隊的開放共享、協同發展的文化氛圍,以此形成包頭稀土産業顛覆性技術頻出的科技創新合力。
一個個“升”動的數字,彰顯了包頭稀土産業一年來的發展成效;一項項具體的舉措給與嘉賓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幹勁;一句句務實誠懇的意見建議為包頭稀土産業揚帆再出髮指明了方向。
包頭市工信局副局長溫永清説:“一年來,自治區和包頭就稀土産業相繼&&了一系列政策和若干舉措,我們今年要充分用好政策,真正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一想到稀土就想到包頭,願意來包頭。”
“今天這個座談會開得非常成功,大家把一年來‘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的成果一一呈現出來,備受鼓舞”。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新房&&,將立足高校,在人才培養、人才引育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重點發力,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兩個稀土基地”建設質效。
“這一年,包頭稀土産業發展有了很大飛躍,我感到非常自豪!”包頭市金蒙匯磁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喜平説,包頭稀土産業將更有希望,更有戰鬥力,更有競爭力,對此我充滿信心。(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