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面天寒地凍,氣溫降到了零下30度左右,李秉義還是如約來了。
見到李秉義,你可能想象不到,他在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幹了幾十年技術工作。他的雙手,曾經調整維修了無數次設備。如今他面臨退休,依然還是那雙手,領着他走進社區,拉起了歡快的馬頭琴。他還會吹葫蘆絲,這也是他的強項。
今年,內蒙古廣播電視台用心用情用力為離退休人員服務,各項工作處處體現在走深走實上。李秉義過去只能是在家自我娛樂娛樂,“沒有活動場所,就和拿槍找不到戰場一樣……”老李放下背着的馬頭琴和葫蘆絲等樂器感慨道。
在剛剛裝修好的奔騰社區,我們看到讀書室、排練廳、會議演出廳、直播間等一應俱全。和老李一樣,“找到家的感覺”,使許多離退休人員無比踏實。喜歡模特走秀的龔旭飛説,再也不用東奔西跑找地方了,過去很多時候只能在家裏練練。現在好了,下樓就上樓。她還高興得現場演示説,這才兩三個月時間,你看我這後背很直溜吧!
2023年,內蒙古廣播電視台以解決退休職工普遍關心的建設“活動中心”為抓手,以“單位盡責、社區盡力、社會盡心、離退休工作部門盡職”共建共享“四方聯動”為機制,將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有效融入社區養老為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細化了離退休人員服務保障工作,不僅解決了退休人員“缺少活動場地”這一難題,而且以活動中心所在的“奔騰社區”為樣板,參與設計建設了完整社區樣板。
位於呼和浩特市成吉思汗西街的廣龍苑小區,是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主要生活聚居區。今年61歲的戈根莎娜,退休前是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常青樹》欄目主持人。退休後,她主動擔任了“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退休職工合唱團”領隊,帶領有着共同興趣愛好的退休老同志們在“奔騰社區”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隨着越來越多心懷老有所為、找尋老有所樂的退休廣電人融入進“奔騰社區”,內蒙古廣播電視台以建設退休職工活動中心為工作目標,與海西路街道辦事處攜手打造完整社區,並最終在“奔騰社區”建成了集嵌入式養老、醫療、餐飲、物業辦公、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和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退休職工活動中心暨退休職工黨員之家(以下簡稱“活動中心”)於一身的社區綜合服務體。既滿足了退休職工黨員、社區居民黨員黨建活動場地需要,又幫助社區拓寬了服務領域、增強了服務功能,實現退休職工黨員與社區居民黨員、退休職工與居民、居民與社區之間更為順暢的互動。
活動中心創造性地打造高標準社區養老場所,讓退休人員和社區居民“養老”變“享老”。為解決資金需求,內蒙古廣播電視台與海西路街道辦事處引入社會力量全程參與建設。項目從4月18日開工至8月25日建成投用,僅用了4個多月。為體現合作共建,海西路街道辦事處取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奔騰融媒”中的“奔騰”兩字,將退休職工活動中心所在地原“賽馬場北路社區”更名為“奔騰社區”。
活動中心建成後,離退休人員工作處黨支部把教育培訓、理論宣講、組織活動的觸角延伸到了退休職工黨員“家門口”,今年先後舉辦了“愛在重陽 情暖金秋”退休職工重陽節文藝活動”、“青春不老激情常在”退休職工乒乓球友誼賽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主題宣講活動;組建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退休職工合唱團、模特隊;開辦書法班、四胡演奏班;舉辦生活中的美學、智能手機使用等多場公益講座;以活動中心為&&開設“為民辦實事名記者工作室”和公益組織服務點;引入雷蒙公益、“蕓”公益、《常青樹》、《我愛公益》,開展常態化開展公益活動。邀請&內知名主持人開展青少年播音主持培訓,在宣傳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邀請76歲的退休職工李錫武在葫蘆絲演奏上的較高造詣,義務教授社區群眾學習葫蘆絲。在離退休人員工作處黨支部的統籌組織下,活動中心的設計功能得到利用,黨建陣地的聚合效應開始顯現。
內蒙古廣播電視台在制定《內蒙古廣播電視台與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海西路街道關於“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退休職工活動中心暨退休職工黨員之家”共建方案》過程中,結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將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制與活動中心建設同步實施。
積極發揮退休職工黨員之家陣地作用,推進內蒙古廣播電視台離退休黨建與社區黨建的融合發展,提升離退休黨組織的資源統籌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形成以離退休黨支部、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紅色物業”、志願服務隊、黨員、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合力提升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效能。
將社區養老為老服務中心規劃設計在活動中心一樓,由參與項目建設的專業養老公司採取生存照料、生理照料、生活照料“三生”服務模式,以上門服務、社區日托、社區醫療、長期照料、助餐等方式為包括退休職工在內的社區老人提供“全天候”護理照料。滿足社區老年人多層次、多樣性、個性化的養老需求,有效破解了社區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中存在的難題。“長者食堂”用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餐食,滿足了為老年人健康營養的需求。社區醫療服務站設置30余張床位,所有房間均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包括無障礙扶手、防滑地磚、坐便升降器等,大大方便了退休職工和社區居民享受方便可及、質優價廉的社區醫療服務。
內蒙古廣播電視台打造退休職工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關心照顧、就近發揮作用的&&陣地,同時參與共築完整社區的創新性探索實踐,得到了退休職工和社區居民的肯定和好評。(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