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博士智囊團”一線“把脈”-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4 10:24:08
來源:內蒙古日報

通遼:“博士智囊團”一線“把脈”

字體:

  在文旅領域,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服務團運用大數據為游客畫像,助力文旅産業優化發展;在農牧業生産一線,現代農牧業及生態環境服務團通過田間試驗、精準監測,推動微生物肥料科研成果落地,為産業升級注入“強心劑”……在通遼市,一支由58名博士組成的博士産業服務團長期活躍在田間地頭、企業車間,精準“把脈”産業需求,聚力攻克技術難題,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博士産業服務團涉及人工智能及數字經濟、現代農牧業、中醫藥(蒙醫藥)等六大重點領域,服務團成員通過“企業點單、博士接單、政府督單”的定制化服務模式,深入96家企事業單位,摸清技術瓶頸、人才短板等“急難愁盼”,建立“一企一檔”技術需求庫。同時,服務團推動共建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8個科技創新&&,協助企業申報專利5項,完成成果轉化15項,轉化資金達76萬元,讓企業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跑得更快”。服務團還為企業培育了一批既懂理論又熟實踐的技術骨幹,築牢産業發展人才根基。

  為讓服務團成員安心幹事,通遼市建立“市級統籌、旗縣聯動、單位保障”工作機制,實行團長負責制和2年聘期動態管理,為服務團提供工作經費,解決調研、科研等實際需求。市委組織部牽頭構建以實績為核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將服務成效與表彰獎勵、項目資金、個人晉陞直接挂鉤,充分激發博士人才的工作積極性。

  據了解,2025年以來,博士産業服務團累計開展調研32次,響應企業需求53項,解決技術難題21項,在研關鍵項目30項,從雞心果種植技術到醫療康復設備研發,全方位助力産業提質增效。(記者 霍曉慶 通訊員 包奧拉)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