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鄂溫克草原,千里冰封裹着銀裝,靜謐而遼遠。而巴彥托海鎮新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卻是暖意融融、笑語盈盈,與室外的寒涼形成鮮明對比。近日,一場以“禮育・鄂溫克”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活動在此溫情啟幕,為草原兒女送上了一場有溫度、有深度、有關懷的“文明大餐”,生動勾勒出新時代北疆基層治理的鮮活活力與民生溫度。
作為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層服務總窗口”試點,鄂溫克族自治旗始終錨定群眾需求導向,此次活動正是深化文明實踐、擦亮“總窗口”品牌的生動注腳。活動伊始,旗委講師團成員登&,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進行深入解讀,清晰透徹地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飛入尋常百姓家,為整場活動築牢了堅實的理論根基。
理論宣講潤人心田,文藝演出傳遞真情。激昂磅礡的馬頭琴齊奏,奏響了新時代的奮進節拍;優美靈動的舞蹈、飽含深情的獨唱輪番上演,一個個接地氣、有筋骨的節目,傳遞着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喜悅之情,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在歡歌笑語中深深扎根,在草原兒女心中悄然生長。
“我經常參加社區的文明實踐活動,剛才給環衛工人熬了奶茶、送上暖心茶,這是我一直堅持的有意義的事。”社區居民張田榮笑着説道,“孩子們也有了好去處,除了聽理論宣講、看文藝演出,社區還會給他們講紅色故事,教他們縫製鄂溫克族傳統手工技藝太陽花,孩子們別提多喜歡了。這些活動都特別接地氣,我們對實踐站真是越來越滿意!”
除了“理論+文藝”的核心內容,活動精心搭配的多元化“服務配餐”,更讓文明實踐變得可感可及、觸手可及。“民族團結知識有獎問答”現場,居民們踴躍舉手、積極搶答,在輕鬆愉快的互動中吃透民族政策、普及法律常識;愛心義診&前,醫護人員耐心細緻地為居民量血壓、聽心率、解疑惑,送上專業的健康指導;免費理髮攤位前,志願者們嫻熟的技藝與熱情的服務,贏得了老人們的連連稱讚;趣味套圈游戲區,大人小孩齊上陣,歡呼聲、喝彩聲不斷,在歡聲笑語中收穫滿滿的快樂。而普法團隊帶來的宣傳資料,更成為大家手中珍貴的“精神食糧”與“法治錦囊”。
“我已經參加過很多次愛心義剪了,開店20多年,只要有空就來給大家理髮,活動一召喚我準到。”參與愛心義剪的志願者坦言,“能發揮自己的手藝幫到大家,看著叔叔阿姨們滿意的笑容,我自己的內心也特別充實,這事兒特別有意義。”
“我們將緊扣居牧民生活需求,融合基層治理,打造‘禮育・鄂溫克’四季品牌,全年分季度開展‘春暉’‘夏悅’‘秋韻’‘冬暖’系列活動。”中共鄂溫克族自治旗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班布日介紹道,“同時,我們會整合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基層,為文明實踐持續賦能;拓展‘文明實踐+’模式,實現陣地共建、活動共聯、隊伍共育,升級現有陣地功能,把‘總窗口’真正打造成群眾離不開的‘暖心站’,讓新時代文明新風灑滿北疆大地。”
此次“禮育・鄂溫克”活動,既是展示鄂溫克族獨特文化、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更是精準投送民生服務、搭建情感連接的暖心紐帶。它生動印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以多元豐富的內容、貼心暖心的服務,成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如今,文明新風正拂遍北疆草原的每一個角落,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建幸福美好家園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