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構建‘綠色氫基化工’産業新生態暨首屆興安盟‘綠色氫氨醇’産業基地生態共建發布會”在內蒙古興安盟舉行。會上,“興安盟綠色甲醇産業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將匯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推動資源共享、技術協同與市場共拓,推動興安盟綠色甲醇産業集群快速協同發展,助力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氫氨醇産業示範基地。

當下,新能源産業發展前景廣闊。興安盟風、光、水、生物質資源儲量豐富,是全國生態功能最為完整、清潔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依託資源稟賦,近年來,興安盟不斷推動新能源産業發展,新能源産業呈現穩中有進、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現有新能源裝機規模863萬千瓦、在建規模606萬千瓦、待建規模489萬千瓦;2023年,國內在運最大陸上風電基地中廣核興安盟30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容量投産發電。
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天宇&&,興安盟力爭“十五五”時期打造“70萬噸綠氫、200萬噸綠氨、300萬噸綠甲醇”産業集群,實現年稅收10億元,拉動上下游産業鏈産值突破500億元,助力興安盟成為全國綠色能源産業的“新高地”。
今年10月5日,金風科技綠氫制綠甲醇項目一期工程成功通過氣化爐工藝驗證,標誌着“風電—電解水制氫—生物質氣化—甲醇合成”這一完整技術路線已全鏈條貫通。同時,該項目創新採用多能協同耦合技術,有效解決了風電制氫過程中的不穩定性難題;單&25萬噸氣化爐裝置更是填補了行業規模化、工業化生産的空白,解決了産業發展的“卡脖子”瓶頸。
該技術的成功破題,為推動綠色氫氨醇全産業集約、集聚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2025年10月8日,興安盟行政公署與金風綠能公司簽訂了項目二期、三期投資協議,追加投資131億元,全面啟動二期、三期項目建設,預計到2026年將建成72.5萬噸綠色甲醇産能規模、到2027年底將實現145萬噸綠色甲醇産能規模。
這一項目在興安盟的順利推進,充分彰顯了興安盟發展綠色氫氨醇産業顯著的成本優勢與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會上,辰聚(蘇州)科創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傳密作為企業代表提出,綠色甲醇是興安盟綠氫氨醇産業布局中的關鍵一環,興安盟已形成“優質風光水資源+充足生物質原料+高效産業生態+明確政策支持+便捷外送通道”的強大組合,這種多要素協同效應,使其在國內乃至全球綠色能源競賽中佔據有利位置,形成發展綠色甲醇的産業優勢。
截至目前,興安盟已初步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綠色氫能為核心、綠色甲醇為紐帶、氫基化工為支撐的産業發展格局,被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為綠氫、綠甲醇示範基地。(楊靜 王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