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部到全國先導,康巴什如何走出區域教育特色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信息發布 > 正文
2025 11/17 07:23:20
來源:新華網

從中西部到全國先導,康巴什如何走出區域教育特色路

字體:

  11月15日,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攜“美好教育”再度亮相教博會。當日,在“‘數’説強區 ‘育’見未來:教育強區論壇暨指數發布會”上發布的《中國教育強區指數報告(2025)》顯示,康巴什區作為中西部地區的樣本躋身“先導級”,盡顯標杆實力。其探索的“美好教育”發展路徑,為中西部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辦一所成一所,辦一所亮一所’是我們的美好願景。”康巴什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春達的話,既承載着康巴什教育人的初心承諾,更映照出當地教育從起步探索到加速發展、從均衡覆蓋到優質突破的進階歷程。

  在打造教育強區的過程中,康巴什區以創新破解難題、以實幹夯實根基。回溯康巴什區教育的“起步階段”,曾經存在教育質量“東西不均衡、南北差異大”的短板,優質資源集中在少數學校。為此,康巴什區採取一系列措施建設“好學校”,以集團化辦學為“破局鑰匙”,開啟教育均衡發展的第一步。

  康巴什區聚焦“名校帶弱校、名校帶新校”,實施“七個融合”路徑——從管理理念、師資隊伍、課程資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將優質學校的成熟經驗“打包輸送”至新建校與薄弱校。創新“捆綁式考核+成果激勵”機制,將集團內各校的教學質量、師資成長、學生發展等指標綁定評價,推動集團整體提升。目前已經成立6個教育集團,曾經的薄弱學校憑藉師資流動、資源傾斜煥發新生,偏遠學校更是迎來“生源回流”的喜人變化,“辦一所成一所”的願景照進現實。

  當教育均衡的基礎逐步夯實,康巴什區又將目標瞄準“優質發展”,從資源配置、師資培育等維度持續發力,推動教育從“均衡覆蓋”向“內涵提質”跨越。

  在資源配置上,康巴什區委、區政府將教育列為“第一事業”,每年把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三投入教育領域——這一比例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用真金白銀為優質教育“保駕護航”。打破“政府統一調配”的傳統模式,推行“學校下單,政府買單”機制,實現資源“精準滴灌”。近3年累計投入1.7億元,進行學校設施改造和綠化提升。

  師資隊伍是優質教育的“核心引擎”。康巴什區聚焦“人才引進、教師培養、隊伍管理、待遇提升、表彰獎勵、暖心工程”6大領域,提出32項改革舉措,構建起“引才、鑄魂、關愛、賦能”的全鏈條培育體系。近年來,通過院校招聘、成熟教師引進等多種渠道,每年引進優秀教師300名左右,吸納銀齡教師、學科專家40余名,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辦教育就是造生態,有什麼樣的生態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康巴什區錨定生態構建的核心方向,通過持續推進“大美校園”建設夯實育人主陣地、“美好家庭”建設激活育人新維度、“美好校外”建設拓展育人新空間,讓教育場景延伸至校園內外、家庭之中,在全社會織就起一張溫暖創生的教育生態網。

  為美好而教育,因教育而美好。康巴什區“美好教育”的探索之路表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美好目標,可以在所有積極進取的地區實現。

  “教育強區建設沒有終點,數字化賦能與優質均衡發展是核心方向。”於春達&&,康巴什區將繼續深化“美好教育”實踐,推進數智賦能,讓“美好教育”成為教育強區建設的堅實支撐,為區域教育發展貢獻更多“康巴什智慧”。(楊靜 王智敏)

【糾錯】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