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林右旗:傳統手工藝闖出“現代名堂”-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5 16:37:36
來源:新華網

內蒙古巴林右旗:傳統手工藝闖出“現代名堂”

字體:
  11月15日,在巴林右旗2025年鄉村工匠培訓工程項目培訓班上,學員們在討論服裝裁剪技術。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5日電(記者賈立君、王靖)絢麗多彩的蒙古族服飾遍佈貨架、熱火朝天的學習氛圍溢滿課堂,這是記者1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看到的場景。成立於2014年的巴林民族手工坊,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非遺傳承+産業升級+人才培育”的創新模式,構建起蒙古族傳統手工藝保護與現代産業融合發展的示範&&。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人才眾創眾扶支撐&&,巴林民族手工坊以4200平方米空間為載體,整合民族服飾製作、手工刺繡、金銀銅器等12大類近400種手工藝品生産鏈條,形成涵蓋培訓、研發、展銷全産業鏈生態。並且,建立“前店後廠”聯動機制,通過引入機械化設備、數字化營銷等現代技術,推動蒙古袍裁剪、蒙古族刺繡等傳統技藝實現標準化生産。目前,巴林民族手工坊入駐商戶達86家,從業手工技術人員300餘人,年生産民族服飾、金銀銅器、民族樂器等手工藝品2萬餘件。

  眼下,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里正在舉辦巴林右旗2025年鄉村工匠培訓工程項目培訓班,來自全旗各地的數十位學員興致勃勃地學習服裝設計、裁剪、縫紉及各種手工藝品製作技術。手工坊負責人説,巴林民族手工坊通過“集中訓練、分崗歷練、實踐鍛煉”三維培養體系,年實訓學員500人次,已累計培育本土手工藝人才1200餘人次。在內蒙古乃至全國傳統工藝展、非遺技能大賽中,巴林民族手工坊有15人獲得國家級獎項,23人獲得自治區獎項。不久前,巴林右旗入選內蒙古自治區級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

  巴林右旗旗委書記靳江波介紹,當前以民族手工藝為代表的全旗手工業産值達6000萬元以上,其中非遺文創産品佔比超過60%;旗裏將繼續深化“非遺+文旅”融合,開發刺繡體驗等沉浸式項目,拓寬銷售渠道,實現文化傳承與産業升級協同發展。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家店舖桌面上擺放的刺繡作品。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位縫紉師正在縫製服裝。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位老闆在向顧客介紹服裝刺繡紋飾。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位老闆在向顧客介紹民族服裝。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位老闆在向顧客展示手工作品。(新華網 楊騰格爾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的一家民族服裝店。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右旗2025年鄉村工匠培訓工程項目培訓班,學員學習場景。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顧客在巴林民族手工坊挑選布料。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在巴林右旗2025年鄉村工匠培訓工程項目培訓班上,學員們在練習服裝裁剪技術。 新華社記者 王靖 攝
  11月15日,在巴林右旗2025年鄉村工匠培訓工程項目培訓班上,一位老師手把手教學員縫紉技術。 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攝
  11月15日,巴林民族手工坊大樓裏,一位縫紉師正在熨燙服裝。(新華網 楊騰格爾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