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在寒意漸濃的冬季,內蒙古能源集團所屬單位用責任與擔當,將暖流送入千家萬戶,更將安心送入百姓心裏。每一次設備檢修,每一次溫度測量,每一次專業服務……都在默默標注着“民生溫度”的生動注腳。
“22.5℃,溫度正好!”工作人員記下數據。
張大爺笑着説:“今年暖氣不僅來得早,溫度還特別穩……”
11月10日上午,杭錦旗林苑小區張大爺家中,杭錦發電公司“訪民問暖”小分隊正仔細測量室溫。
又是一年供熱季,杭錦旗的居民們今年提前收到“溫暖禮包”。杭錦發電公司提前15天啟動供熱,讓居民們國慶首日就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實現提前供熱的底氣,來自春夏期間紮實的“冬病夏治”工作。在非供熱季,供熱管理部維修團隊對轄區69座換熱站的板式換熱器、除污器等核心設備進行了深度的清洗與養護。
據了解,供熱管理部維修團隊累計檢查閥門井105座,保養閥門210&,有效消除了因閥門卡澀、關閉不嚴等問題帶來的安全隱患,為冬季穩定有序供熱打下堅實基礎。
智慧調度中心實時監控完成自動化改造的換熱站運行情況。今年的自動化改造覆蓋69個自管換熱站,新增的1000個室溫監測點如同“溫度哨兵”,時刻感知着居民家中的冷暖變化,讓供熱服務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發現”,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近期,杭錦發電公司開展的供熱中斷應急演練為供熱季上了一道“安全險”。模擬零下20℃的極端場景中,應急指揮中心30分鐘內就完成搶修隊伍和相關設備的調度,確保供熱系統在突發情況下快速響應。
“師傅,太感謝了!這麼快暖氣片就熱乎起來了!”家住烏蘭浩特北鑫園小區的張大姐緊緊攥着供熱檢修人員的手道謝。原來,供熱初期,張大姐家室溫偏低,興安熱電公司檢修人員上門排查後,發現過濾網堵塞導致熱水循環不暢,清理乾淨後,室內溫度快速回升到22℃。這暖心的一幕,正是興安熱電公司緊扣居民用暖需求、提升供熱服務品質的鮮活注腳。
冬季供熱中,過濾網堵塞是影響採暖效果的常見問題。為切實解決這一“煩心事”,該公司將“過濾網專項檢修”作為保障供熱質量的關鍵舉措,推出“主動排查+按需上門”服務模式。供熱啟動後,迅速組織檢修隊伍,分片區對轄區老舊小區、入住率較高的樓棟開展重點排查,同時通過社區公告、業主群提醒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過濾網清理的重要性及預約報修渠道。
供熱檢修人員老孫介紹道,他們每天背着工具包穿梭於各小區,平均每天每人要完成15戶以上的檢修任務。針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主動上門服務,不僅清理過濾網,還檢查暖氣片接口、調試溫控閥等,用專業服務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截至目前,累計完成1500余戶過濾網的檢修服務,維修響應平均時長縮短至2小時內。興安熱電公司將不斷強化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居民用熱訴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烏斯太熱電廠針對上一個供熱季的短板弱項,制定專項檢修任務書,歷時90天完成一、二級管網及換熱站的全面維護,根治了管路泄漏等安全隱患;對3座換熱站實施了智能化升級改造,工作人員實時監控運行動態,依據氣溫變化精準調控參數,既保溫度又降能耗。同時,為進一步提升供熱系統計量的準確性與運行可靠性,該廠順利完成了供熱流量計升級改造專項工作,運維效率顯著提升。
目前,烏斯太熱電廠熱源輸出穩定,管網運行平穩,熱量經換熱站源源不斷地送入千家萬戶。從精準檢修到提前開栓,從智能升級到上門服務,該廠以一系列務實舉措,將企業擔當融入供熱保障的全過程。這一股股暖流,不僅驅散了寒意,更搭建起企業與居民的“連心橋”(馬瑞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