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種地享受了不少補貼,也懂得不少新技術,幹部們把政策和技術都給我們送到田間地頭啦,地越種越好!”日前,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陜壩鎮赤峰村村民李根才在接受採訪時,滿臉喜色地算起“豐收賬”。今年他帶頭實行“統種共富”模式,通過政策補貼和技術推廣,預計畝均增收420元。這收穫的背後,是杭錦後旗黨員幹部扎根田間、靠前服務,讓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杭錦後旗各級黨組織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文藝+宣講”“志願服務+宣講”“入戶走訪+宣講”等方式,用“身邊事”解讀“大政策”,用“小故事”闡明“大道理”。各村黨組織發動“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黨員先鋒戶等力量,結合防返貧監測、村集體經濟發展等工作,全面梳理最新惠民惠農政策,通過面對面民情懇談、發放政策“明白卡”、細緻算清“惠民賬”“發展賬”,把政策紅利精準送到農戶手中。社區黨組織持續深化網格化管理模式,組織包聯幹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各類服務力量,借助走訪慰問、群眾性活動等契機,針對社保醫保、救助補助、就業扶持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精準宣講、答疑解惑。
“每天吃完晚飯,我就領着孫子來‘陜壩味道’美食街逛夜市,有時還可以看演出,日子過得別提多舒心了!”陜壩鎮春光村一名村民高興地説道。傍晚的“陜壩味道”美食街熱鬧非凡,這是杭錦後旗黨員幹部對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精準回應。今年8月以來,杭錦後旗先後開展了“全民健身日”“駐陜壩·渡陰山”“陜壩味道”美食嘉年華、社區鄰里節等30余場群眾性文化活動。在活動現場,黨員幹部主動亮身份、扛責任,既當“組織者”又當“服務員”,全程為群眾答疑解惑、提供便利,讓黨的好政策在歡聲笑語中深入民心,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懷就在身邊”。
“社區開辦了食堂,我爸的吃飯問題解決了,我也能安心上班了!”西郊社區馬先生的點讚,是杭錦後旗黨員幹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縮影。全旗各級黨組織堅定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將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貫穿工作始終,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進百姓門、知百姓情、解百姓憂‘三百’行動”及“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等活動,黨員幹部主動下沉一線、深入群眾。今年以來,全旗近萬名黨員幹部亮身份、踐承諾、辦實事,累計開展入戶政策宣傳2萬餘次,組織志願服務1100余次,辦結民生實事1300余件。
從田間地頭的技術指導到社區食堂的貼心服務,從政策宣講的耐心解讀到文化活動的精心組織,黨員幹部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幹暖民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楊柳 通訊員 烏日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