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飲水安全是民生之基、振興之要,直接關係着群眾的生活品質與身體健康。近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建設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項目建成後,將覆蓋七台鎮、屯墾隊鎮周邊1500余戶村民。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將為當地群眾的幸福生活注入新動能。
項目一線搶進度 民生工程暖人心
在七台鎮東移民區的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與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火熱的施工圖景。施工人員分工明確、協作高效——
有的手持測量儀器精準標定管線走向,確保配水管道鋪設位置絲毫不差;有的蹲在地面細緻焊接管道接口,嚴防滲漏隱患;還有專人在臨時服務點為村民登記信息、辦理水卡,耐心講解新型水錶的使用方法。
從管道開挖、鋪設到水錶安裝、調試,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推進。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部分區域的管線鋪設,不少村民家中已率先用上了新管網輸送的自來水。
“以前水龍頭出水時有時無,水質也不穩定,現在水又清又衝,洗菜做飯都省心!”七台鎮東移民區村民肖換珍擰開自家的水龍頭,看著清澈的水流,臉上滿是笑意,“你看這水,一點雜質都沒有,燒水也不會結水垢了,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
精準施策破難題 多維保障惠民生
據了解,此次飲水安全保障建設項目以“保障供水安全、提升用水品質”為核心目標,聚焦群眾“用水難、水質憂”的痛點問題,制定了針對性解決方案。項目不僅新建及改造配套配水管道,通過科學規劃管線路由,構建起覆蓋兩鎮的統一供水系統,還為1300余戶村民更換了智能節水水錶,實現用水計量精準化。
同時,針對200余戶此前因管網覆蓋不足導致的“無水戶”,量身定制供水方案,確保家家戶戶都能通上自來水。
“過去村裏部分區域管網老化,不僅出水不穩定,還存在水資源浪費問題。這次改造後,不僅水質有了保障,智能水錶還能讓村民清楚看到用水量,養成節水習慣。”項目負責人介紹,除了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項目還兼顧生態保護需求——通過統一供水系統優化水資源配置,將有效減少地下水過度開採,為農村地下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提供堅實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建立健全‘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鏈條、全過程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持續推進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商都縣城鄉水資源服務中心副主任史增兵&&。(衛小燕 喬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