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3日電 近年來,呼倫貝爾草原旅游以亮眼的成績單備受矚目。游客人次、旅游花費持續高位增長,文旅産業正迅猛成長為拉動地區發展的支柱力量。這片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造福人民的“金山銀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如何貫穿於旅游實踐?
近日,新華網專訪了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王波,解讀當地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與未來規劃,探尋“呼倫貝爾大草原”金字招牌的鍛造與提升之路。
新華網:呼倫貝爾市近年來在草原旅游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績?
王波: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旅游業呈現高速高質量發展態勢。2023年接待國內游客2922.25萬人次,2024年增長至3442.6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30.28%、17.81%;旅游總花費從2023年的494.12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588.69億元,增幅分別達201.90%、19.14%。2025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3184.2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63.81億元,同比增長均超7%,兩項數據位居自治區前列,人均消費排名全區第一,文化旅游業已成為呼倫貝爾市的戰略性支柱産業、民生幸福産業。
新華網:圍繞下一步重點工作,呼倫貝爾市將如何具體推進草原旅游?
王波:我們將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強化規劃引領,科學編制“十五五”文旅規劃,推進旅游環線優化提升,推動發展模式向“景區、城市雙帶動”“中心旅游城市+旅游休閒小鎮”轉變。二是增強內生動力,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動四季均衡發展,打響品牌,推行旅游業綠色革命和數智賦能,發展夜間經濟和跨界消費。三是優化市場環境,持續整治市場秩序,加強跨境旅游合作,優化獎補政策,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四是注重産業協同,推進區域合作與地林協同,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完善産業鏈,推動多業態深度融合。
新華網:在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文旅産業發展方面,呼倫貝爾市採取了哪些具體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波: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推進:一是提升景區品質,政企投資近5億元對多個草原類景區進行基礎設施改造、提檔升級,推動旅游方式向深度體驗轉變。二是拓展業態産品,通過發展牧戶游、生態康養,開展鄉村旅游接待戶試點,推出展示民俗、體驗非遺等豐富業態,有效解決産品同質化問題。三是加強資源利用,盤活閒置資産,將農田、草原轉化為旅游景觀資源,打造大地景觀、花海線路,採用可移動棧道等設計保護草原植被。四是注重品牌建設,堅持“呼倫貝爾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核心地位,構建“1+9+N”品牌體系。旗下“呼倫貝爾草原羊肉”“呼倫貝爾芥花油”等品牌價值持續攀升,入選國家級培育計劃,五大區域公用品牌總價值超732億元。
新華網:呼倫貝爾市計劃通過哪些舉措進一步提升“呼倫貝爾大草原”品牌?
王波:我們將通過以下舉措來提升“呼倫貝爾大草原”品牌:一是高標準策劃設計,&&品牌管理辦法,統一標準與形象,系統規劃品牌矩陣。二是豐富産品供給,持續創新草原景區業態,加強與農牧、林草等部門協作,鼓勵各類經營主體深度融入品牌建設。三是構建系統化營銷體系,堅守品牌核心,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協同的營銷體系,利用各類媒體和展會&&,加大宣傳推介,講好呼倫貝爾故事,不斷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