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1日,錫林郭勒盟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年貨運量突破500萬噸,同比增長88%,創歷史新高。
這一突破的背後,是東烏海關精準施策的持續發力。在硬體升級上,東烏海關主動對接口岸“四進二齣”貨運通道建設,配套部署H986檢查設備與智能卡口協調應用,推動日通關車輛與年過貨承載能力穩步躍升。不斷優化通關流程,全面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模式,疊加“先放後檢”“集中申報”舉措,大力壓縮進出口通關時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使用率保持100%。針對煤炭等大宗進口貨物,大力宣傳“境外預檢”與第三方檢測採信機制,建立“進境礦産品監管服務鏈”,實現貨物“即到即查、快驗快放”。
內蒙古德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勇説:“海關的服務太給力了!境外預檢讓我們在貨物入境前就能完成煤質預判,加上智能查驗設備的高效運作,降低了我們的物流成本。今年公司進口量同比增長了近一倍,這離不開海關的大力支持。”
東烏海關監管一科副科長董曉旭&&:“為營造穩定高效的口岸營商環境,我們始終牢記監管與服務並重的職責,主動靠前服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精準優化通關流程,着力壓縮通關各環節的作業時限,實現貨物即到即驗、合格即放。”(記者 巴依斯古楞 通訊員 趙薈程)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