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的路與術-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2 15:27:49
來源:新華網

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的路與術

字體: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2日電(李倩)初冬的呼倫貝爾,草原覆雪,河流凝脂。11月11日,呼倫貝爾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圍繞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展開思想碰撞,探尋這片綠色凈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11月11日,呼倫貝爾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現場。新華網發

  呼倫貝爾擁有8萬多平方公里草原、13萬多平方公里林海,3000多條河流與500多個湖泊交織成獨特的生態畫卷,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這裡,自然觀光、民俗體驗、文化探秘多元業態並存,豐富多彩的各類等活動讓游客深度感受草原魅力。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草原旅游從粗放式觀光向精細化體驗轉變。呼倫貝爾市林草局副局長楊愛軍介紹,自2019年以來,呼倫貝爾市實施草原保護修復工程43個,完成修復約500萬畝,劃定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區面積達10290萬畝。

  2025年8月19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馬群在莫爾格勒河畔吃草。新華社記者 馬金瑞 攝

  在呼倫貝爾農墾集團的産業現場,“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得到了具象呈現。旗下三河牛文化景區形成“養殖觀光—乳製品製作—産品直銷”閉環,帶動乳製品銷量增長28%,謝爾塔拉農牧場開發6類研學課程,年接待研學群體超1.2萬人次。

  “我們探索出‘旅游為橋、産業為基、生態為魂’融合模式,2025年旅游接待超17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500萬元。”呼倫貝爾農墾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臧著強説。

  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王波介紹,2023年接待國內游客2922.25萬人次,2024年增長至3442.63萬人次,旅游總花費從2023年的494.12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588.69億元。2025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3184.22萬人次,旅游收入563.81億元,兩項數據位居自治區前列。

  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紅利的背後,離不開呼倫貝爾學院的人才支撐。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玉柱介紹,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開設以來,已累計培養畢業生1500餘人,其中近400人選擇扎根呼倫貝爾就業創業,40余名畢業生創辦文旅企業,60餘人成長為旅游企業高級管理人員,20餘人成為旅游行政管理骨幹,成為支撐呼倫貝爾文旅産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學院已構建起‘本—碩’貫通、‘文旅’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張玉柱&&,作為呼倫貝爾市唯一的全日制綜合性本科院校,學院堅持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通過産教融合,與攜程集團共建現代産業學院,並牽頭組建呼倫貝爾市文旅人才培養聯合體,推動教育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

  “一定要做體驗,把景區所有觸點都高度體驗化。”在呼倫貝爾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海南大學教授、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謝彥君在互動討論中説,“旅游的本質是穿越,是時間與空間的穿越,是差異感的強化。”他建議呼倫貝爾瞄準長三角、珠三角等遠端客源,打造具有“異地感”和“休閒性”的深度體驗産品,實現從“看草原”到“活在草原”的轉變。

  2025年4月28日,游客在露營大會露營地游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正攝)

  這一點在陳巴爾虎旗的實踐中初見成效。陳巴爾虎旗以莫爾格勒河5A級景區為核心,推動“旅游+生態産品”融合發展,打造“我在草原有只羊”等牧文旅融合項目,引導游客認購羔羊、體驗騎行,逐步構建起“旅游消費—牧民增收—生態反哺”良性循環。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全力推動草原旅游從“觀光式”向“體驗式”“融合式”發展,實現“生態保護—文旅體驗—價值轉換”良性互動。

  北京馬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地營銷副總經理、內蒙古區域負責人陸蕾&&,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新青年、新中産群體對“生態+體驗”類産品需求旺盛,其中額爾古納濕地穿越、低空飛行等特色項目搜索量環比增長125%,客單價從3000元提升至4000元。“游客不僅為美景買單,更願意為深度體驗付費。”陸蕾説。

  呼倫貝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閆立志介紹,2024年以來,呼倫貝爾市進一步挖掘“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內涵,彰顯“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森林文化、戍邊文化”五大文化標識,努力推動文旅融合從“有形”走向“有魂”,讓草原旅游不僅展現自然之美、融合之美,更傳遞文化之韻、守望之情。

  2024年11月16日,滑雪愛好者在扎蘭屯市金龍山滑雪場滑雪(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草原的魅力不僅在於‘大’,更在於‘多彩’。”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教授烏鐵紅認為,呼倫貝爾擁有森林、濕地、草原等複合型景觀,正是吸引南方游客的核心優勢。她建議將“療愈功能”納入産品設計,結合森林負氧離子、草原空曠感、民族文化共融理念,打造“大健康+大度假”的文旅新範式。

  “接下來,我們要細化‘十五五’文旅規劃,優化旅游環線,平衡四季業態,借數智賦能升級服務,完善産業鏈,推動多業態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呼倫貝爾大草原”知名度和美譽度。”王波説。(完)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