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明安鎮,烏拉特海關對維達農用化學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4批次、共計77.2噸腐植酸鉀開展屬地查檢工作,助力這批産品順利出口至秘魯、突尼斯等國。原本用於回填礦坑的“露頭煤”,經催化轉化變身成為綠色鉀肥,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露頭煤”,即煤礦表層的風化煤,它承載着億萬年地質演化的碳基記憶。“露頭煤”與水、化學介質進行反應後,再經過沉降、烘乾、篩分等一系列工序,就能變身成為腐植酸鉀。腐植酸鉀作為一種優質的土壤改良劑,能夠有效提高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助力農作物增産增收。
“‘露頭煤’原本是用於回填礦坑的,但進入車間後,搖身一變就成為了有價值的肥料。”該公司負責人陳文斌介紹,“我們公司年産腐植酸鉀4000噸,其中八成用於出口,産品遠銷歐洲、南美、北美、非洲等地區。由於海外客戶眾多、銷路廣泛,我們還在西班牙設立了海外倉,以便更及時地響應訂單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
據介紹,烏拉特海關為腐植酸鉀出口企業量身定制了專屬通關指南,主動上門推送便企政策,指導企業規範申報、合規經營。同時,海關預先了解企業的生産和出口計劃,及時開展屬地查檢作業,有效壓縮了待檢時長。
1至10月,烏拉特前旗腐植酸鉀出口量達3834噸,遠銷28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糾錯】 【責任編輯:徐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