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記者從赤峰市農牧局獲悉,該市當前已落實玉米密植技術推廣面積215.1萬畝,帶動建成120萬畝良田、140萬畝示範區,實現每畝保苗增加1000株以上,預計畝均增産超300斤,玉米單産水平實現新突破。
自2021年以來,赤峰市將玉米密植技術作為提升糧食産能的核心舉措,依託滴灌技術的水肥調控優勢,以合理密植為核心、水肥精準調控為保障,綜合提升單産水平。經過幾年的探索推廣,該技術從最初的500畝試驗田,擴展至如今的215.1萬畝,覆蓋範圍持續擴大,推動赤峰玉米生産實現質的飛躍。2024年,全市玉米技術推廣田平均畝産高達1837.8斤,畝均增産208.2斤。
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赤峰市一系列紮實舉措的支撐。在示範建設上,赤峰加強單産提升核心示範園區建設,因地制宜打造成熟技術模式示範田,已建成玉米密植核心示範區59個、面積8.69萬畝,玉米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核心示範區32個、面積3.55萬畝;在技術攻關中,圍繞優良品種篩選、種植密度梯度、水肥高效利用開展試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在技術推廣層面,突出“精準選種、整地、播種、管理、調控、防控、收穫”7個關鍵環節,推廣玉米密植精準調控、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産模式。同時,赤峰市積極對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研團隊,圍繞玉米密植高産精準調控技術應用開展巡迴技術培訓,並在重要農時節點組織專家下沉一線,指導農民科學生産、防災減災。
各旗縣區也結合實際,積極推進技術落地。巴林左旗將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産技術納入重點任務,推廣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模式;翁牛特旗聯合科研院校建設“科技小院”,強化技術支撐;林西縣通過村委會領辦合作社,承擔示範區建設,組織技術培訓與田間觀摩,助力全域均衡增産。
今秋捷報再傳,敖漢旗玉米示範田最高田塊畝産1427.32公斤,創下赤峰市玉米單産新紀錄,為全市糧油作物單産提升行動樹立了高産標杆。(記者 王塔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