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看過來,這是咱們伊金霍洛鎮的紅蔥,剛從地裏挖的,燉肉吃就得紅蔥。”日前,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查幹呼都嘎音希裏村的紅蔥地裏,身着紅馬甲的駐村第一書記高建架起手機,把直播間“搬”到了田間地頭。鏡頭前,高建詳細講解紅蔥的種植優勢與食用特點。鏡頭後,農戶們忙着分揀、打包新鮮的紅蔥,手機裏的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一幅鮮活的助農圖景在田野間徐徐鋪展。
這場熱鬧的紅蔥直播,只是伊金霍洛旗駐村第一書記帶貨的日常片段。自2024年6月起,伊金霍洛旗委組織部與旗包聯駐村工作協調服務中心,率先在全區探索“黨建+電商”助農新模式,啟動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助農增收行動,直擊農牧民“賣貨難”痛點,為本土優質農畜産品搭建起通往全國市場的“雲端橋梁”。
今年8月18日,伊金霍洛旗百名駐村第一書記齊聚札薩克鎮樹壕村、給勒登廟村,開展專項帶貨行動。在樹壕村村民蘭利雄的120畝南瓜地裏,駐村第一書記奧飛手拿剛採摘的貝貝南瓜,對着鏡頭熱情吆喝:“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就是要把農民的農副産品從田間地頭直接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讓好東西賣得更快、更火。”從貝貝南瓜的有機種植條件、蒸煮烤等多樣吃方法,到産品品質把控標準與快遞發貨流程,奧飛的詳細講解吸引了無數網友,僅一個上午就幫蘭利雄賣出22016斤貝貝南瓜,解決了農戶的銷售難題。
直播助農的熱度背後,是以伊金霍洛旗堅實完善的電商生態體系作支撐。當地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為依託,精心構建“1個旗級智慧雲倉物流園+6個鎮級電商服務站+27個村級電商服務站”的三級物流網絡。今年1至7月,伊金霍洛旗農産品網絡零售額達262.3萬元,同比增長31.2%,實現農畜産品“從田間到雲端”的高效流轉。同時,通過“電商星推官”孵化、高級互聯網營銷師認證等精準培育舉措,累計開展電商培訓57期,覆蓋4617人次,為直播帶貨儲備了充足的專業人才。
“旗裏組織了電商培訓,教我們如何拍短視頻、開直播、做運營,現在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樹壕村村民李雲笑着向記者展示自己的直播賬號,言語間滿是對新模式的認可。
如今,伊金霍洛旗駐村第一書記的直播助農行動已形成顯著規模效應。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全旗累計開展第一書記直播帶貨1000余次,通過“線上直播推廣+線下渠道聯動”,幫助農牧民銷售農畜産品超240萬斤,銷售額達1898.3萬元。
從緊急幫扶給勒登廟村農戶解決400萬斤西瓜滯銷難題,到持續推動“伊金霍洛幹羊肉”等地理標誌産品走向全國,紅馬甲的身影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直播間,智慧雲倉的貨車穿梭在城鄉間,讓本土農畜産品穩穩搭上“雲快車”。
“我們要通過第一書記直播矩陣鎖定流量,讓流量真正變成銷量。”伊金霍洛旗包聯駐村工作協調服務中心主任楊曉軍&&。當前,伊金霍洛旗的駐村第一書記們正以接地氣的直播方式,在守護農牧民增收底氣的同時,將數字動能注入鄉村振興實踐,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電商賦能、農戶受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記者 布音額尼爾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