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內蒙古公司阿拉善分公司組建專項攻堅團隊,挺進世界自然遺産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開通4座通信基站,為這片荒蕪沙海注入“數字新動能”。
針對沙丘流動特性,團隊首創“基站基礎可調節支架”,通過三棱拉線塔加錐形塔底,將機櫃懸空矗立,降低風荷載,避免沙丘堆積掩埋設備,相較傳統建設方式,後期可降低維護量60%。面對沙塵侵襲,為設備加裝了“雙重防塵散熱罩”,將沙塵侵入率降至0.1%以下,有效保障了設備在強沙塵天氣下的連續運行作業。
針對沙漠地形複雜、光纜難鋪設、傳輸視距易受阻等痛點,團隊採用超視距微波多級級聯、層三交換機技術,相較於架空光纜,降低了施工難度,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減少了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對於越野愛好者、車輛出行也更安全。同時創新應用“太陽能+儲能電池”雙供電模式,破解沙漠電網覆蓋不足難題,基站斷電後仍能持續工作72小時以上,確保關鍵時刻不“斷聯”。
在建設全過程中,團隊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對標國家、行業規範,硬體端逐項對標微波傳輸穩定性、天線安裝精度;線路端嚴控電源線、尾纖布放合規性;性能端全維度多輪測試設備穩定性、覆蓋範圍、供電可靠性,確保每座基站都能在沙漠腹地長期穩定運行,也為當地農牧民、沙漠旅游、應急救援築牢通信保障基石。
此次沙漠建站任務的完成,為我國複雜荒漠地區通信建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讓沙漠偏遠地區農牧民向“用得上、用得好”的優質通信服務目標邁出堅實一步。(孟欣 費傑超 白世平)
【糾錯】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