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海勃灣區:“睦鄰議事廳”成事又睦鄰-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1 08:59:51
來源:內蒙古日報

烏海市海勃灣區:“睦鄰議事廳”成事又睦鄰

字體:

  “以前改造下水管道時,大家意見很難統一,現在有了‘睦鄰議事廳’,所有人坐在一起把想法攤開説,問題解決起來就順暢多了!”10月26日,在烏海市海勃灣區濱河街道白樓社區恩河錦苑小區的“睦鄰議事廳”裏,B7號樓3單元西戶居民的一番話,道出了這個基層協商&&的“人氣密碼”。這一幕,正是濱河街道以“睦鄰議事”為核心抓手,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生動寫照。

  作為街道基層協商共治的“主陣地”,“睦鄰議事廳”以“睦鄰黨建”為引領,把議事桌直接搬到群眾“家門口”。每次議事,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黨員骨幹、物業負責人都會圍坐一堂,嚴格遵循“議題大家提、方案大家議、事情大家辦、效果大家評”的議事規則,讓群眾的糾紛在議事廳裏“斷”、群眾的“疙瘩”在議事廳裏“解”、群眾的事務在議事廳裏“管”,讓“有事好商量”從口號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

  從居民關心的下水管道改造、停車位規劃等民生小事,到社區聚焦的環境提升、矛盾調解等治理難事;從“頂樓漏雨需啟用維修基金”的共性需求,到“平房區老年人多、垃圾箱較遠需新增點位”的個性訴求,凡是群眾惦記的事,都是“睦鄰議事”的焦點。通過面對面溝通、心貼心協商,曾經的分歧點變成了共識點,“睦鄰議事廳”也成了居民表達訴求、凝聚合力的“連心橋”。

  如今,依託“睦鄰議事廳”,濱河街道構建起“網格發現問題——議事廳協商解決問題——多元協同共治問題”的閉環治理鏈條。網格員通過日常走訪收集居民訴求,及時提交至“睦鄰議事廳”,確保民生需求不遺漏;進入“議事”階段後,議事廳會根據問題類型組織專題協商會,明確責任主體、制定詳細解決方案;針對需跨部門協作的複雜問題,則啟動多元“共治”環節——由議事廳聯動街道、城管、住建等職能部門及社會組織,形成“居民點單、議事廳派單、部門接單、群眾評單”的協同機制,真正推動問題從協商走向落地。

  據統計,今年以來,濱河街道已開展“睦鄰議事”近60次,惠及居民群眾近萬餘人。一組組數據、一個個變化,見證着“睦鄰議事”從“協商&&”到“治理引擎”的蛻變。

  從“小事”入手、以“議事”破題,濱河街道正以“睦鄰議事”的“小切口”,撬動基層治理的“大效能”,讓越來越多的居民感受到“自己的事自己説了算、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幹”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記者 郝飚)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