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更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之年。“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將企業發展與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宏偉藍圖深度融合,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地方發展、做強國有經濟、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綠色轉型、履行社會責任、增進民生福祉等重點任務,用實幹實績彰顯中國石化作為中央企業的堅實擔當與時代風采。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石油)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內蒙古自治區設立的全資直屬企業,其前身為成立於2001年的中國石化銷售內蒙古新星分公司。作為駐內蒙古的國有大一型企業,內蒙古石油是自治區成品油市場的重要供應力量,主要承擔區域內成品油零售、直銷與批發業務,並拓展車用天然氣、非油品等多元業態經營。
多年來,公司積極融入內蒙古戰略發展大局,圍繞內蒙古的“兩件大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進充換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業務布局。目前,公司運營加油(氣)站349座、擁有加氫站3座,配置充電槍694把,並建成了中國石化首座集風能光伏發電於一體的智慧加能站,為自治區“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支撐。

華北石油局(以下簡稱華北局)成立於1975年,歷經50年改革轉型發展,成為一個以氣為主、油氣並舉,年油氣當量500萬噸,主體産區位於鄂爾多斯盆地,延鏈新能源新資源的綜合型現代化能源企業。2005年、2015年先後在陜蒙交界處、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建成年産30億立方米和年産20億立方米的大牛地、東勝“兩大主力氣田”,成為中國石化主要資源接替陣地之一,也是內蒙古重要氣源地之一。“十四五”期間,華北石油局錨定打造石化一流大油氣田企業,除緻密油氣勘探、開發、生産、研究外,加快探索深層煤層氣、頁巖油氣等非常規油氣,積極拓展氦氣、乙烷、風光電等高附加值産業鏈,加速上揚“第二增長曲線”。
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合創”)是一家集煤炭、化工和電力生産為一體的大型煤炭深加工示範企業,成立於2007年,是國家石油替代戰略示範項目、內蒙古現代煤化工産業鏈促進會會長單位。每年可生産1600萬噸煤炭、360萬噸甲醇(中間産品)和137萬噸聚烯烴産品。作為特大型國家煤炭深加工示範企業,中天合創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和綠色低碳發展,着力打造“煤炭化工一體化、産業高端差異化、生産綠色低碳化、裝備技術現代化、管理控制信息化”的國際一流煤化工企業。企業集成了全球先進的煤化工技術,MTO裝置使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投産以來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優質煤炭及聚乙烯、聚丙烯産品,對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策馬揚鞭、乘風破浪,在“十四五”新征程上書寫了亮麗北疆發展新篇章。
黨建引領:築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也是中國石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集團公司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凝心聚力強化黨建,馳而不息改進作風,蹄疾步穩推進轉型,千方百計拓展經營,精益求精夯實“三基”,穩紮穩打築牢安全防線,全力譜寫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黨建引領促發展。華北石油局黨委全面落實集團公司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戰略部署,堅決扛牢管黨治黨責任,體系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為決勝“十四五”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胸懷“國之大者”,扎根祖國北疆,主動融入自治區發展戰略,結合自身資源潛力,謀劃構建“1+4+N”産業布局,大牛地氣田和東勝氣田先後跨入規模開發快車道,累計生産天然氣超650億立方米,乙烷回收、提氦、風電等新興業務蓬勃發展,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大牛地氣田成功入選中國石化第四批紅色教育基地,伊深1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具備“雲參觀”“雲開放”條件,強化了當地民眾的紅色基因認同。由華北石油局獨立完成的《鄂爾多斯盆緣過渡帶天然氣富集理論創新與千億方大氣田的發現》《鄂爾多斯盆地高含水氣藏開採技術創新與應用》兩大成果,均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融入中心展新篇。中天合創黨委積極推進黨建與企業中心工作相融互促,大力推行黨建“1+N”模式,“黨建共建”“煤海蛟龍”“快掘先鋒”“三帶三融三提升”等黨建品牌持續擦亮,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公司黨委深入開展黨內集中教育,以“三進式”調研破解發展難題,堅持“六步法”辦實事,促進員工與企業共成長,落實“四抓”確保檢視整改見實效,持續加強企業作風建設,為推動煤化工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國家煤制烯烴行業“能效領跑者標杆企業”“水效領跑者標杆企業”,被評為鄂爾多斯市節水型企業。公司擁有實用新型專利183個、發明授權12個、發明公布39個,2024年第三次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石油精神鑄強魂。內蒙古石油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明確提出“1155”戰略目標,堅持“五精五優”經營導向與“五深五實”管理思路,以“苦幹實幹”“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和石化傳統為根基,大力弘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構建特色企業文化,顯著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有效激發了全員拼搏進取的奮鬥熱情。近年來,多名員工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稱號和“全區五一巾幗標兵”,1座加能站被授予“自治區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1座油庫班組被授予“全國安康杯優勝班組”榮譽稱號。“十四五”期間,供應油氣總量較“十三五”時期同比增長4.8%,逐步構建起覆蓋油氣、氫能、光伏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利用體系。
能源保供:保障好北疆能源安全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不僅為國家工業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重要支撐,也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油氣供應保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始終積極履行國有企業“大國重器”的責任擔當,牢記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核心使命,持續加大油氣資源保供力度,為自治區改革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福祉不斷“加油增氣”。
企地融合助推發展。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密切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推動央企與地方融合發展。
2022年4月,中國石化與自治區政府成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不斷走深走實,邁入發展快車道。2023年3月,中國石化競得鄂爾多斯巴彥柴達木井田探礦權,為煤制烯烴升級示範項目提供優質、充足的原煤供應。2024年,中國石化投資110億元,在鄂爾多斯投資的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及綠色降碳升級改造項目啟動建設。
當前,位於呼和浩特、蹄疾步穩建設的中國石化新能源北方研究中心項目,未來將引入中國石化相關單位入駐,開展氫能、幹熱岩、清潔煤化工等科學技術研究,配套建設制氫、加氫、加油、光伏、充電一體化綜合能源試驗基地,並與內蒙古高校合作培養國際領先高層次能源化工人才,助力自治區建成祖國北疆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為促進自治區打造能源發展新動能注入強勁動力。

全力保障能源供應。中天合創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和綠色低碳發展,能源清潔轉化效率超過44%,新鮮水耗低於3噸/噸標煤,實現了廢水“零排放”。通過持續優化生産,裝置整體保持高負荷運行,投産以來,中天合創累計生産煤炭超1億噸,甲醇3000多萬噸、聚烯烴1000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195億元,為地方納稅221億元,連續多年獲得“稅收突出貢獻企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內蒙古石油以全力保障市場供應、滿足人民生産生活所需為己任,形成了以零售為主,批發與直分銷為輔,成品油與新能源並重的經營模式,目前擁有成品油庫8座,庫容29.4萬立方米,350余座加能站點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春耕、秋收季節,向各農牧區推出送油下鄉定向優惠活動。“十四五”期間,內蒙古石油助力服務“三農”,農用油銷售同比增幅達57.9%,讓利近5300萬元。

在堅守中不忘初心。華北石油局積極配合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政府“氣化杭錦”工程,讓清潔能源惠及廣大農牧民。牧民圖娜拉結束了一天的放牧,回到杭錦旗伊和烏素蘇木的家中。“在外面耳朵都要凍掉了,回到家打開天然氣壁挂爐,馬上就暖和了。用天然氣燒飯又快又香,水龍頭一打開就有熱水,洗臉洗澡很方便,這日子真是太舒服了。”圖娜拉高興地説。目前華北石油局供氣已覆蓋11個鄉鎮、1.8萬餘戶農牧民,使他們告別了“摟柴掏煤”的歷史,助力打造“顏值高、‘氣’質好”的新農村。
綠色轉型:繪就北疆生態發展新圖景
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內蒙古必須始終牢記的“國之大者”。中國石化將綠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發展戰略,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堅定推進綠色企業建設,為構築祖國北疆這道萬里綠色屏障作出積極貢獻。

堅定轉型升級。中天合創緊緊把握能源發展轉型質變期,全力以赴推進3萬噸/年烏審旗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落地,助力中國石化實現在內蒙古的氫能産業布局,更好發揮氫能産業鏈“鏈長”職責,目前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能源領域氫能試點名單。加速推進中天合創綠色降碳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實施現有裝置挖潛增效和耦合綠氫改造,新建一氧化碳深冷分離裝置、醋酸裝置、醋酸乙烯裝置、VAE裝置,不斷提高綠氫耦合煤化工減排二氧化碳能力。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22萬噸,相當於植樹6100萬棵,有效提高綠氫耦合煤化工減排二氧化碳能力,實現産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進一步帶動自治區煤化工産業實現延鏈、補鏈、強鏈,為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貢獻石化力量。

綠色轉型發展。內蒙古石油積極融入內蒙古自治區的戰略定位與發展規劃,結合銷售公司“七縱九橫”總體布局,提出“柴轉氣”“柴轉汽”的轉型發展路徑,持續完善天然氣銷售網絡。公司主動與系統內上游企業協調,爭取優惠天然氣資源,全力保障自治區天然氣市場的穩定供應。聚焦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深入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治理,在黃河流域推進建設30座光伏項目和3座加氫站。公司嚴格管控油氣排放質量,綠色企業建設已達到集團公司“無廢企業”B級標準。過去五年,累計建成加氣站53座、加氫站3座,並網光伏項目50座,累計發電513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2925噸,形成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秉持“以油養氫、以氫增油”的發展理念,公司全方位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在大型商場、酒店、化工園區等場所積極布局充換電業務,構建一體化充電網絡,有效滿足周邊居民的用能需求。
守護綠水青山。華北石油局持續夯實環境保護根基,嚴守生態紅線,推進綠色企業建設。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既為千家萬戶備足“底氣”,又為藍天白雲養好“元氣”。持續挖掘甲烷減排潛力,實現井場“見氣進站”工藝、集氣站火炬放空氣回收兩項技術突破。從方案部署、石油工程、油氣採輸、服務保障等環節,識別出設計源頭、試氣放空等7個關鍵排放源,採取了優化試氣周期、井口放空回收等11項減排技術,形成了覆蓋油氣勘探開發全流程的甲烷減排技術體系,“十四五”期間回收利用各類燃氣超過4.4億立方米。
(小標題)責任擔當:踐行央企為民服務宗旨
中國石化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目標,積極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堅持誠信守法經營、廣泛開展志願服務等方面展現了央企的“壓艙石”作用。公司積極參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産業幫扶,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在經營中恪守商業道德,構建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同時動員廣大員工投身志願服務,傳遞社會正能量。通過實際行動,把“黨和人民好企業”招牌擦得更亮、樹得更牢。

竭誠服務,質量為先。內蒙古石油始終踐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的社會責任,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生命”的核心經營理念,將質量管理貫穿於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全面推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建立並有效運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把控從資源採購、儲存運輸到銷售服務等進、銷、存、運各環節的質量關,確保油品質量安全可靠。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600萬元,在全區範圍內建成9座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的質量檢測中心,形成覆蓋廣泛的油品質量監測網絡。每年自行開展油品質量、計量器具等各類檢測超過2.5萬次,實現對在營油品的常態化、高頻次抽檢監測,確保全區1500余&加油機的髮油準確性和油品質量均持續符合甚至優於國家標準,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十四五”期間,憑藉在質量管理、誠信經營和服務提升方面的紮實工作與突出表現,累計53座加油站榮獲“內蒙古自治區質量(誠信)品牌加油站”稱號,充分體現了公司在區域內的質量標杆作用與品牌影響力。
矢志不渝,為國為民。中天合創積極落實地方政府關於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相關部署,強化消費幫扶,每年投入幫扶金額超800萬元;強化就業幫扶,在招聘新員工過程中,屬地化用工比例達60%,帶動當地人才、技術發展;強化教育幫扶,累計開展捐資助學超1300萬元;強化産業幫扶,向烏審旗生活困難農牧民捐贈暖心煤,保障冬季取暖;強化慰問幫扶,常態化開展社會公益幫扶活動,各級黨團組織投入資金近百萬元,走訪慰問周邊困難牧民、兒童,捐獻衣物千余件。先後榮獲“鄂爾多斯市消費幫扶十大突出貢獻企業”“支持地方教育先進單位”“鄂爾多斯市尊師重教先進集體”等稱號。2018年以來,中天合創以捐款捐物、幫農幫銷等方式,持續助力圖克鎮沙日嘎毛日村一戶人家脫貧,累計提供助學金近10萬元。“今年3個孩子全部升學,感謝石化親人們的愛心。”這戶人家的戶主動情地説。2023年12月8日,內蒙古石油聯合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與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二中學簽訂結對幫扶協議,先後捐贈150套宿舍儲物櫃和學生床上用品,1430套課桌、座椅,200套教室護眼燈等教學設施,並組織開展“暑期研學”“院士講堂”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華北石油局主動參與杭錦旗政府“萬企興萬村”行動,向杭錦旗錫尼鎮中圖村捐贈15萬元發展養殖産業,幹部職工還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村民收玉米、土豆,修繕老舊房屋,獲贈“真幫實扶暖民心,鄉村發展促振興”錦旗。積極參與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1151萬元用於企地共用道路的擴建維護,總長達71.9公里,極大方便了當地百姓出行,降低了運輸成本,成為名副其實的“民生路”、“致富路”。近日,華北石油局二級單位採氣二廠榮獲鄂爾多斯市消費幫扶工作突出貢獻企業、杭錦旗2021至2025年度“奮力謀發展打好翻身仗”突出貢獻集體獎。

內蒙古石油創新構建易捷服務生態,自主創立“蒙小易”自有品牌,成功將54款特色商品推廣至全國,累計銷售額突破1.07億元,顯著提升了內蒙古名優特産的品牌影響力。公司積極拓展綜合服務與便民業務,大力發展即時零售,開設易捷速購店及線上店舖,全面推進綜合汽車服務、易捷咖啡、快餐、廣告等多業態融合發展,致力於打造高價值的易捷服務生態圈,為自治區經濟振興注入新動力。“感謝中國石化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祥記村一位村民感激地説。自2021年10月起,內蒙古石油對口幫扶通遼市庫倫旗先進蘇木祥記村,派駐專職幹部開展幫扶工作,先後落實村內混凝土道路修繕、困難家庭學生資助等項目。2024年10月,受市場波動影響,該村黃牛養殖産業面臨壓力。內蒙古石油協調牛肉加工企業按保護價定向收購黃牛,累計實現收購金額18萬餘元,有效緩解了村民的經營困難。
中天合創地處陜蒙交界的毛烏素沙地腹地,多年來,中天合創積極參加內蒙古經濟建設和文化交流,構建互動互惠新型企地關係,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員工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啟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內蒙古的“兩件大事”,堅定不移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責任。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大力弘揚石油石化優良傳統,堅持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持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切實“端牢能源飯碗”,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中展現擔當、彰顯價值。
面向未來,中國石化駐內蒙古企業信心滿懷、步履堅定,必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注入強勁動力。(李宗軒、袁科、馬正元、李兵森、趙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