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烏審旗緊緊圍繞“打造內蒙古西部教育強旗”目標,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教育公平,致力於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質量教育。2025年,烏審旗以紮實舉措和創新機制,交出一份亮眼的教育答卷。
優化布局 讓資源配置更均衡
“以前送孩子上學要跑十幾公里,現在家門口就有好學校。”家住烏審旗圖克鎮的張丹感慨。今年秋季,陜西師範大學烏審旗實驗學校高級中學和圖克學校初中部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優化了烏審旗學校空間布局。3562名新生順利入學,其中隨遷子女佔比達23%,真正實現了“就近入學、公平入學”。

烏審旗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不僅體現在學校建設上。在嘎魯圖鎮,少年宮及綜合實踐基地設有科技體驗館、生命安全體驗區等特色功能區,每週接待學生超500人次。而在偏遠的無定河鎮,新建的綜合實踐基地將紅色教育與勞動實踐相結合,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校外教育資源。“現在我們的學生可以和城區孩子一樣,在專業場館裏開展實踐活動,這對他們的學習成長太重要了。”烏審旗無定河小學校長高波激動地説。
教學改革 讓每一堂課都精彩
走進烏審旗實驗小學的課堂,智慧黑板等現代化教學工具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2025年,全旗實現“班班通”全覆蓋,建成16個創客教室、12個智慧書法教室。這種變化源於烏審旗深化“雙減”政策的系列舉措:優化作業設計,推行分層作業;開展寒假託管服務,參與學生達4582人;建立16個名師工作室,帶動城鄉教師共同成長。
在烏審旗職業中學,産教融合的創新模式讓學生受益匪淺。烏審旗職業中學與內蒙古匯能集團合作的“訂單班”採用“2+2+2”培養模式,學生畢業後可直接進入企業工作。“企業師傅手把手教我們實操技能,這樣的學習特別實用。”機電專業學生魏洋洋説。2025年,該校本科上線人數達35人,創歷史新高。
五育並舉 讓每個孩子全面發展
每週三下午,烏審旗第一小學的校園就變成歡樂的海洋:合唱團、機器人社團、足球俱樂部等30多個特色社團同時開展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源於烏審旗“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2025年,全旗舉辦各類文體活動120余場,參與師生超3萬人次。在市級啦啦操比賽中,烏審旗初中組包攬三項冠軍;“行走的思政課”帶領2847名師生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勞動技能大賽吸引2000余名學生參與。

“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烏審旗教育體育局教育股負責人楊曉剛介紹。烏審旗還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從品德、學業、身心、藝術、勞動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教師發展 讓優質師資流動起來
2025年春季學期,鎮區的骨幹教師來到基層學校支教,帶來全新的教學理念。這樣的交流在烏審旗已成常態,全年教師交流輪崗達544人次。
師資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關鍵。烏審旗通過“引育結合”的方式,2025年引進25名優秀教師,組織各級培訓55場。不斷加強與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的教育合作,兩地教師互訪300餘人次,開展教研活動200余場。這種“走出去、引進來”的教師培養模式,讓烏審旗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顯著提升。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是我們的不懈追求。”烏審旗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雄&&。從硬體升級到軟體優化,從城鄉一體到五育並舉,烏審旗正以優質均衡繪就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楊靜 石婭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