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攜手築夢 技能賦能繪就烏審旗職業教育新圖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8 15:46:29
來源:新華網

政校企攜手築夢 技能賦能繪就烏審旗職業教育新圖景

字體:

  近年來,為破解地區結構性就業矛盾與職業院校學生“就業難”的雙重困境,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以深化産教融合為核心抓手,聯合域內企業精準發力,創新構建起“政校企”三方協同育人的全新模式。

  烏審旗作為能源化工産業重鎮,化工工藝、機電一體化等領域技能人才缺口長期存在,而部分青年卻面臨“身懷證書難就業”的困境。為打破這一僵局,自2023年起,烏審旗就率先探索“政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由政府搭&,烏審旗職業中學、鄂爾多斯職業學院與內蒙古匯能集團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三方攜手,創新推出中職2年、高職2年、企業2年的“2+2+2”訂單培養模式,精準對接化工工藝、化工安全等專業,學生在入學時就簽署四方協議,從源頭保障培養與就業的無縫銜接。

學生做實驗場景

  “訂單培養模式下,學校的課程設置與企業生産經營緊密結合,學生們在校提前熟悉掌握工作技能,畢業即就業,這樣的訂單培養模式不僅讓大家更快適應工作崗位,還解決了學生就業問題。”烏審旗職業中學校長周永軍介紹。

  為方便教學,烏審旗職業中學不斷加大學生實訓方面的投入。結合企業化工廠生産流程,專門購置模擬實驗的小型化工設備等實訓器材,邀請企業工程師直接授課,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接觸行業一線的技術與操作標準。同時在日常教學中,內蒙古匯能集團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每年派駐2名員工進校聽課,通過聽課、參與學生考核等方式,從企業視角全程把控教學質量。

烏審旗職業中學新購置的化工專業實訓設備

  這種“雙主體”育人模式實現了招生與招工的無縫銜接。學生入學即獲得“學生+見習職工”的雙重身份,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將企業真實生産項目引入課堂。“以前在課堂學的理論,到車間實操時總覺得‘隔一層’。現在跟着企業師傅在機器上手把手練,調試設備電路板時,不僅知道‘怎麼做’,還明白‘為什麼這麼做’,技能越來越紮實。”烏審旗職業中學學生李默晗的感受,正是訂單培養模式“學以致用”優勢的生動體現。

  截至目前,該模式已累計培養270余名技能人才,2025年首批60多名學生已順利進入企業開始頂崗實習。

  政策紅利的精準賦能,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自訂單培養模式落地以來,社會反響熱烈。今年,烏審旗人民政府進一步&&鼓勵政策,訂單培養學生的獎學金由旗政府方面承擔,且學生的獎學金獲獎率達到60%。這一舉措既直接減輕了企業的人才培養成本壓力,更有效激發了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為模式長效運行提供了保障。

  多年來,烏審旗職業中學始終聚焦學生內涵發展和技能提升。2025年,學校畜禽生産技術專業學生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斬獲銀獎;2024年,在內蒙古自治區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學生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2項。這些成績不僅是學生技能水平的直接體現,更進一步展現了學校在深化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烏審旗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雄&&,職業教育要緊扣産業發展脈搏、聚焦群眾就業需求,下一步,要持續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發展路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走出一條“教育鏈對接産業鏈、人才鏈匹配需求鏈”的職業教育發展新路,為當地産業發展注入人才活水。(楊靜 石婭妃)

【糾錯】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