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5日從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獲悉,作為全區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該縣聚焦資源盤活與農民增收,通過強化組織保障、科學制定方案、夯實資源數據,推動多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推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和林格爾縣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林改專班,&&配套方案細則,全面摸清139萬餘畝集體林地資源底數,為改革奠定基礎。針對歷史遺留問題,開展專項地籍調查,建立問題&賬並分類銷號管理,成功化解林權糾紛47起,切實保障群眾權益。
通過創新“企業+集體+農戶”合作模式,有效激活林地資源。新紅村以檸條資源入股企業,村集體年增收1.74萬元;宇航人公司與300余戶農民合作沙棘産業,戶均年增收1.4萬元以上;&格鬥村發展古杏林生態旅游,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帶動多戶年均增收2.5萬元。
同時,放活林地經營權,推動林下種植養殖等複合經營,4個落地項目預計畝年增收超500元。建立縣鄉村三級流轉服務體系,累計流轉林地3.8萬畝,吸引企業18家,促進規模經營。在全市率先開發約16萬畝林業碳匯項目,首期減排量12.4萬噸,已啟動交易程序。
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和林格爾縣始終堅持生態保護紅線,將“三北”六期工程全部納入禁牧範圍,加強日常巡護和執法宣傳,建立“快查快辦”案件處理機制,構建起多部門聯動的資源管護體系,實現開發與保護並重。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和林格爾縣不僅顯著提升了森林資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更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産業發展。(記者 劉洋)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