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年僅20歲的敖雲其木格主動申請加入額濟納旗民兵隊伍,成為中蒙邊境線上的一名護邊員,開始巡邊放牧的生活。

敖雲其木格負責的區域是片荒漠戈壁,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夏季乾燥炎熱,最高氣溫達56℃;冬季寒冷多風,最低氣溫零下42℃,沙塵暴更是家常便飯。即便條件這樣艱苦,敖雲其木格仍然不改初衷,像戍邊戰士一樣堅守在邊境線上。

40多年來,她守護的邊境線段從未發生過一起涉邊事件。2008年,阿拉善盟邊防委員會將敖雲其木格家命名為第21號“蒙古包哨所”。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駱駝就是邊防戰士和民兵在戈壁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從1978年至今,敖雲其木格無償為部隊馴養軍駝,累計馴養駱駝超千峰。敖雲其木格與當地邊防戰士結下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被邊防戰士親切地稱為好客的蒙古族額吉(蒙古族母親)。

她先後被評為“優秀牧駝人”、內蒙古“百佳農牧民”;2009年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優秀邊民”榮譽稱號;2021年被評為阿拉善盟“最美戍邊人”。

作者:張晟、周夢潔、趙勇強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