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産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等9個單位14名專家組成的測産專家組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百萬畝高産田進行實收測産,位於烏拉特前旗蘇獨侖鎮圐圙補隆村的百畝高産田平均産量達1480.34公斤/畝,刷新內蒙古百畝高産田單産紀錄。
此次測産的玉米品種由巴彥淖爾市本土企業內蒙古科河種業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發,通過合理增加種植密度、高質量播種、精準防控、精準收穫等技術措施提升單産水平,促進農戶增産增收。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農業農村部玉米單産提升工程專家指導組組長李少昆説:“希望通過開展玉米測産活動,挖掘一批高産典型,樹立一批示範樣板,帶動全國玉米大面積均衡增産。”

內蒙古科河種業公司董事長張常在説,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玉米高産離不開優良種質資源。自2013年以來,該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李建生教授團隊加強科研合作,充分發揮種子企業和公共研究單位的優勢,培育出科河699、中河玉919等11個國家、自治區審定的玉米新品種。
經過與中國農業大學李建生教授團隊的深度合作,內蒙古科河種業公司已形成“研發一批、儲備一批、推廣一批”的玉米育種戰略布局,研發的新品種源源不斷推向市場,以科河24、科河699、中河玉919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品種陸續通過審定,覆蓋西北、東華北、黃淮海三大玉米主産區。

擁有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是我國優質玉米主産地。今年,巴彥淖爾市承擔了5個國家級和2個自治區級玉米單産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建設任務,持續推進百萬畝玉米“噸糧田”示範區建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實施玉米單産提升行動,支持包括內蒙古科河種業公司在內的種子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加強開展技術攻關合作,依託玉米綠色高産高效、科學施肥增效等項目,落實玉米單産提升核心示範區,輻射帶動建設百萬畝玉米“噸糧田”。(張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