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草原上的合作共富路-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4 20:05:00
來源:新華網

科爾沁草原上的合作共富路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4日電 題:科爾沁草原上的合作共富路

  新華社記者哈麗娜

  深秋的科爾沁草原,漸染金黃,涼爽的風穿過廣袤的田野,送來新谷芬芳。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吉爾嘎朗鎮茂林塔拉嘎查村民們忙着秋收,臉上滿是豐收喜悅。

  嘎查黨支部書記寶山蹲在田埂上,掰着指頭跟村民們算收入賬:“今年預計收80萬斤黃豆,加工榨油後,100斤黃豆能出13斤油、87斤豆餅。豆餅正好用來喂牛。今年收入肯定翻倍。”

  前些年,村民一家一戶的承包地較為零散,部分沒有農機的農戶因為排隊等待租用農機而延誤農時,影響了秋收。

  為解決土地零散、農機不足、技術落後等問題,2015年當選嘎查黨支部書記兼嘎查達的寶山,在鎮黨委指導下成立茂林塔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2019年開始,茂林塔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村民的田地進行規模化耕種,並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提供服務,還簽下“保苗協議”,既保障了作物成活率,又幫村民節省生産成本。

  “2024年,合作社社會化服務耕種面積達到5.9萬畝,我們輪作玉米和大豆。近年來,合作社還依託國家鄉村振興多個項目,逐年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效益。”寶山説。

  合作社收益中,40%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和公共事業,剩餘60%用來分紅。村民王格日勒2024年分紅拿到2.3萬元,笑得合不攏嘴,她説:“這分紅錢,比自己單種5畝地多賺一倍,合作社給咱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看到合作社效益不錯,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加入。目前,合作社已有24戶農民股東、1個村集體股東,嘎查“兩委”成員也全員參與進來。

  近年來,科左後旗在全旗推行合作社模式,讓抱團發展的致富路徑覆蓋更多農牧區。

  隨着天氣轉涼,科左後旗散都蘇木呼勃嘎查的村民宏權忙着給合作社的羊群添加草料,圈舍裏的羊膘肥體壯。“合作社現有基礎母羊200多只,一年能出欄400多只羊羔,今年光集體經濟收入就有5萬多元。”宏權笑着介紹,這筆收入已全部投入村屯排水渠修繕工程,如今村裏和田間的排澇能力顯著提升,種地、生活都更安心了。

  宏權口中的合作社,正是呼勃嘎查佰吉祥納肉羊養殖合作社,這個合作社由嘎查黨支部牽頭成立,創新探索“黨組織+合作社”發展模式。通過黨組織發揮“主心骨”作用,不僅整合分散的養殖資源、對接技術與市場,更讓村集體經濟告別“等靠要”,真正具備持續發展的“造血功能”。

  目前,全旗在農牧部門備案的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250家,形成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旗級四級示範社梯隊,其中國家級示範社6家,自治區級示範社18家,累計服務帶動農戶6200戶。

  科左後旗副旗長王金強説,科左後旗依託土地資源和産業優勢,全面推進合作社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增強合作社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帶動能力,實現合作社産業增效、村集體經濟增長、農民增收致富。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