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媒體融合發展鄂爾多斯年會於10月12日至14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舉辦。其間,“融聚暖城”鄂爾多斯調研行於10月13日晚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以深度探訪鄂爾多斯文旅融合與綠色産業發展為核心,通過實地調研、採訪,全面展現這座“暖城”在生態治理、文化創新、新能源技術等領域的系統性變革與實踐成果。
10月13日晚,調研首站聚焦康巴什區烏蘭木倫湖音樂噴泉廣場。
這座建成於2009年的噴泉系統,以209米主噴高度、800米延展水幕,融合音樂、燈光、激光及多媒體投影技術,打造出“千變萬化的水景巨畫”。開放期間日均吸引2萬人次游客,成為鄂爾多斯文旅名片之一。
調研團隊現場採訪噴泉運營與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探討“光影經濟”對暖城文旅品牌的賦能作用。文旅産業的蓬勃發展,正是鄂爾多斯從單一能源經濟向多元經濟轉型的縮影。
10月14日,調研團隊分赴東勝區與伊金霍洛旗,探訪兩大標誌性産業園區:
鄂爾多斯現代羊絨産業園園區總投資35億元,集研發、生産、展示於一體,年産能覆蓋羊絨分梳2000噸、成衣織造700萬件,設備來自意大利、德國等國際頂尖廠商,是自治區工業旅游示範基地。
作為中車旗下風電葉片生産基地,株洲時代新材料蒙西分公司其二期項目可生産120米級葉片,碳纖維技術實現減重5%-10%,2025年目標産值突破百億,助力鄂爾多斯綠色低碳産業發展。
近年來,依託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甲醇和烯烴、煤基新材料等多條産業鏈,鄂爾多斯實現了現代煤化工産業的縱向梯度增值,成為國內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現代煤化工試驗示範項目集中區。2024年,鄂爾多斯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1.3%,對製造業增長貢獻率高達107.7%,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個百分點。
此次調研還聚焦伊金霍洛旗天驕綠能50萬千瓦光伏發電示範項目。該項目佔地4.2萬畝,通過“林光互補、農光互補”模式,將採煤沉陷區轉化為“智能光伏田園綜合體”,成為全國生態修復與新能源結合的典範。
産業轉型的同時,鄂爾多斯在生態建設方面也成績斐然。不久前在鄂爾多斯市成功舉辦的第十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將鄂爾多斯從“沙進人退”到“綠富同興”的實踐推向世界荒漠化防治的舞&&央。多年來,全市森林覆蓋率、林草植被蓋度大幅提升,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治理率分別達40%和80%,水土流失面積較1995年減少570萬畝,近10年減少向黃河輸沙約3億噸。
鄂爾多斯的文化底蘊同樣令調研團印象深刻。鄂爾多斯文化産業園以11.9平方公里園區為載體,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覽館集群,涵蓋黃河文化、民族藝術、影視拍攝等多元業態。園區已拍攝《坐著火車上北京》等30餘部影視作品,並舉辦全國民族電影展等百餘場文旅活動,成為助推北疆文化品牌建設的重鎮。
調研尾聲,團隊走訪鄂爾多斯市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項目基地。
康巴什區作為核心示範區,正推進自動駕駛卡車、智能網聯巴士等場景應用,目標是在2030年建成“一網三車”特色智慧交通體系。毗鄰的新能源汽車中心已入駐比亞迪、蔚來等27家品牌,意在打造西北地區超大型新能源汽車銷售集群。
近年來,鄂爾多斯以科技創新激活發展動力。鄂爾多斯市連續兩年上榜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城市新質生産力排名第15位。
通過實地探訪,調研團隊“觸摸”到鄂爾多斯在媒體融合與産業變革背景下,以文旅為媒、以科技為翼、以生態為基的多元化發展路徑,深度感知到,“暖城”鄂爾多斯正以系統性變革書寫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毛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