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以機制創新、産業鏈延伸、要素賦能為突破點,為區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構建新能源産業營商環境新生態。
機制破壁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
如何吸引項目輕鬆落地,讓企業無憂發展?達拉特旗打破傳統機制壁壘,創新推行統一流轉土地、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辦理手續、統一基礎配套、統一運維管理“五統一”模式,讓新能源企業“拎包入住”,大幅降低企業非生産性投入,顯著縮短項目投産周期。目前,已成功吸引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800萬千瓦光伏項目、中節能太陽能50萬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體化等重點項目落地。
為了讓項目盡快落地建設、投産達效,達拉特旗創新“重點項目+服務專員”機制,服務專員及時響應企業需求,3個工作日內反饋審批問題,提供從項目立項、建設到驗收的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同時,繪製新能源項目審批流程圖與節點時限表,動態跟蹤項目進展、協調解決難題,掃清落地障礙。今年以來,已有7個重點儲能項目完成備案,4個新能源項目實現固投入庫,項目推進效率顯著提升。
強鏈聚變打造産業集群“新能級”
重大産業和基礎設施項目的落地,意味着産業鏈條延伸、創新能力躍升。在上游製造環節,達拉特旗積極引進光伏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製造企業,不斷完善産業鏈布局,提升本地化配套能力。目前已建成匯達一道5.5GW光伏組件、建亨奧能鈉鹽儲能電池全産業鏈一期項目等多個重點項目,初步形成“風光氫儲”産業集群。2024年,達拉特旗光伏産業集群獲評內蒙古自治區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在下游消納環節,聚焦解決綠電消納這一産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上,達拉特旗以“儲起來”“用出去”雙向發力實現路徑暢通、消納多元。鄂爾多斯萬成功200MW/800MWh大型電網側儲能電站、耳字壕300MW/1200MWh儲能電站等一大批核心儲能項目加速落地,為風光電力提供堅實“穩定器”;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網綠色供電項目、蒙泰鋁合金分佈式光伏項目等重點供電項目與達拉特光伏領跑者基地、庫布齊沙漠新能源大基地聯動,構建起強大的本地消納網絡,推動綠電就地高效利用。
在延伸拓展新能源産業鏈方面,因地制宜創新推行“風光+N”多元融合模式,實現生態治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映生輝。“光伏+治沙”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在實現生態治理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目前,達拉特旗有效治理沙漠15萬畝,年發綠電41.44億度,減排二氧化碳342萬噸。“光伏+礦區治理”利用廢棄礦區建設光儲項目,年發電20億度,助力生態修復。“光伏+旅游”將光伏板景觀與響沙灣等景區聯動,形成“金沙、藍海、綠洲”特色沙漠旅游帶,帶動周邊10余家民宿月增收2萬元。
精準賦能構築産業發展“強磁場”
針對新能源光伏産業集群發展需求,達拉特旗&&《光伏産業集群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精準支持技術升級、規模擴展和關鍵&&建設。目前,已發放專項補助224.6萬元,有效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
聚焦新能源裝備製造、光伏儲能項目建設等主導産業開展招才引智,達拉特旗&&《加強新時代人才工作助推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配套制定15項細則,提檔升級人才服務卡管理辦法,形成“1+X”政策矩陣。針對不同領域人才需求,編制重點産業緊缺人才目錄,實現政策供給與産業需求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