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時代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2025媒體融合發展鄂爾多斯年會展望-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2 16:27:18
來源:新華網

數智時代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2025媒體融合發展鄂爾多斯年會展望

字體:

  10月的鄂爾多斯,秋色連波。這座以“暖城”為名的北疆之城,迎來一場關乎媒體走向的思想盛宴。2025媒體融合發展鄂爾多斯年會於10月12日至14日在此舉行,這場以“數智時代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為主題的高規格論壇,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一次對媒體深層轉型的集體叩問。

   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數智化”

  十多年來,媒體融合持續推進。從“兩微一端”的渠道拓展,到“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從“相加”到“相融”,再到今日“數智化系統性變革”,媒體融合的每一次躍遷,都是技術革命與輿論生態的深刻演變。

  本屆鄂爾多斯年會以“數智時代的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為主題,恰是對這一命題的精準回應。當大模型輕量化催生AI手機成為“智能主體”,當智能搜索重構信息獲取邏輯,當“微短劇+文旅”成為地方敘事新載體,媒體融合已不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生産關係、傳播範式與價值鏈條的全面重塑。

  系統性變革實踐與融合樣本打造

  在數智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媒體系統性變革需從多維度發力,而技術底座始終是核心支撐。

  會上,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將作《大模型深度賦能媒體智創融合》的主旨演講,提出構建“技術+管理”雙引擎驅動媒體生産全流程智能化升級,而新華社新媒體中心分享的“山河永志”AI版畫、黑河市融媒體中心擁有38.5萬下載量的客戶端生態,均印證技術是媒體融合的第一驅動力,正如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搜索聯合發布的《媒體融合藍皮書: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4)》所言,大模型輕量化與AI手機普及正將媒體基礎設施推向“智能主體”時代。

  技術賦能之外,內容價值的重構同樣關鍵。媒體融合進程中關於“內容為王”的激辯從未停歇,本屆年會上的鮮活案例則賦予其算法時代的新內涵:長安街知事、國翠兒等“網紅”賬號通過主流價值與年輕語態的融合,實現“正能量”與“大流量”雙向奔赴,為內容創作指明新方向;呼和浩特市融媒體中心“青橙融媒”以“12個工作室+揭榜領題制”激活原創力,單條産品傳播量破億……

  隨着媒體功能拓展,其在社會治理中的角色也從“傳播者”向“服務者”深度轉型。黑河市通過“民生雲播”解決4000余件群眾訴求,地方實踐清晰展現出媒體融合在連接政府與群眾、助力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國際傳播領域,《媒體融合藍皮書》提出“地方國際傳播體系韌性”得到有效實踐,鄂爾多斯“全球聚焦暖城”活動借助海外渠道,讓“草原融媒行”的故事跨越文化壁壘,為地方媒體提升國際傳播力提供可行路徑。

  在解構與重構之間前行

  這些多維度的變革實踐,為媒體融合形成可借鑒的鮮活樣本。鄂爾多斯年會的特殊意義,正在於既總結過去實踐,也預演未來方向——技術賦能上,媒體融合技術展亮相的中科聞歌“音視頻智能創作&&”、深信服“5A級數字引擎”等産品,展現國産化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地方智慧上,黑河市以“10億次傳播量”驗證“邊境小城也能創造大流量”,呼和浩特通過“四級媒體聯動”實現“2.54億影響力值”,為區域性媒體協同提供範本。

  媒體融合不是單選題,而是在實踐中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鄂爾多斯的秋陽下,一個明晰的共識已然形成——數智時代的媒體變革,在技術狂飆中守護內容的本真,在流量洪流中錨定價值的坐標。(毛丫)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