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新觀察|固廢堆裏掘財富 粉煤灰“燒”出新産業-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0 16:04:53
來源:央廣網

民營經濟新觀察|固廢堆裏掘財富 粉煤灰“燒”出新産業

字體:

  初秋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黃河之濱的達拉特旗三坰梁鋁産業園區,生産車間裏機械臂正靈巧揮舞,火紅的鋁水沿着輸送管道流入模具,冷卻、成型,一塊塊閃着銀光的鋁合金材料整齊堆放。

  這些材料的未來去向,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的輪轂、免熱處理一體化壓鑄車身,也可能是發動機的缸體、電腦的外殼,甚至是航天器上的關鍵部件。很難想象,它們的前身,竟是燃煤電廠和採煤過程中最難處理的固體廢棄物——粉煤灰和煤矸石。

  “把鋁和硅元素同時利用起來,是我們攻克世界性難題的關鍵。”蒙泰集團研發中心首席專家洪景南指着實驗過程介紹。過去,從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鋁需要複雜的分離工藝,能耗高、成本高,還會産生新的固廢。科研團隊另辟蹊徑,創造性提出“鋁硅協同利用”的技術路線,研發出高鋁粉煤灰、煤矸石提取鋁硅氧化物製備鋁硅合金工藝。

  蒙泰集團前端研發實驗室(央廣網發 受訪單位供圖)

  與傳統方法相比,新技術流程更短,能耗更低,資源利用率更高,生産出的鋁硅合金性能甚至優於傳統産品。這一突破,不僅解決了高鋁粉煤灰、煤矸石高質化循環再利用的技術瓶頸,也為緩解我國鋁土礦嚴重依賴進口提供了新路徑。

  從“煤電熱”到“煤電鋁”

  2001年成立之初,蒙泰集團只是鄂爾多斯眾多煤炭經銷企業之一。彼時,當地煤炭市場已趨飽和,單一賣煤難以為繼。集團果斷轉型,率先構建起煤電熱一體化循環産業鏈:劣質煤、煤矸石送進電廠發電,電能入網,發電産生的餘熱輸送城市進行集中供熱,燃燒後留下的粉煤灰、爐渣用於水泥原料。

  這種循環模式,讓“廢料”重新煥發生命力,也讓企業在市場波動中始終保持了發展韌性。

  “煤電産業的優勢在於互補。”蒙泰集團副總裁高培君説,“煤價下行時,發電成本降低;發電成本升高時,往往意味着煤價在高位運行。這種‘蹺蹺板’式機制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真切體會到循環經濟的優勢後,蒙泰繼續延伸産業鏈條,確定了向鋁産業轉型發展的戰略,並逐步構建起“煤-電-鋁-材-深加工”一體化循環産業格局。為積極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號召,圍繞構建完整、現代的全鋁産業鏈目標,蒙泰把目光投向當地特有的高鋁粉煤灰、煤矸石大宗煤基固廢的資源化利用這一課題。

  “點灰成金”的技術突圍

  鄂爾多斯地區每年産生近6000萬噸高鋁粉煤灰和煤矸石。過去,它們大多被露天堆放或填埋,既浪費土地,也對黃河中上游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壓力。

  在蒙泰集團的展&上,記者看到一條清晰的“演變鏈”:灰色的粉煤灰和黑色的煤矸石,經過處理,變為乳白色鋁硅氧化物,再熔煉成銀光閃閃的鋁硅合金,最終製成汽車缸體、輪轂、手機外殼。

  從粉煤灰、煤矸石到鋁硅氧化物的材料展示(央廣網記者 李春雪 攝)

  “我們從基礎實驗到放大試驗、再到萬噸級中試走了8年,投入20多億元。”高培君説。如今,這項技術正推進産業化落地,計劃在準格爾旗新建百萬噸級生産線。以此規模測算,每年可消納約300萬噸粉煤灰,相當於替代進口鋁土礦260萬噸,減少碳排放130萬噸。

  鋁合金的新天地

  在蒙泰新型鋁合金材料生産車間,總工程師陳海帶記者參觀生産線。滾燙的鋁水被精準注入模具,通過半連續鑄造技術,變成不同規格的鋁合金材料。

  蒙泰新型鋁合金材料生産車間生産線(央廣網記者 李春雪 攝)

  “我們生産的三係、五係、六係合金,廣泛應用在空調微通道、新能源汽車防撞梁、光學部件等領域。”陳海説,“客戶包括多家知名企業。”

  高培君介紹,蒙泰還先後收購了德國apt公司和瑞士門齊肯鋁業兩家鋁深加工企業,並在德國設立“歐洲新材料創新中心”,借助海外公司的品牌優勢和市場渠道,推動國內鋁産業進入國際市場。這一舉措,正契合今年施行的《民營經濟促進法》中提出的“支持民營企業牽頭重大技術攻關,鼓勵海外合規經營”的政策導向。

  從“煤電鋁”到“新能源鋁”

  綠色發展不僅在於固廢利用,更在於能源的綠色轉型。當前,蒙泰正在加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産業布局,謀劃鋁産業的綠電供應。“推動‘煤電鋁’向‘新能源鋁’的蝶變。”高培君&&。

  

  加工後的鋁合金材料被運往沿海地區(央廣網發 受訪單位供圖)

  在蒙泰的規劃中,未來産業鏈將實現“資源—能源—材料—終端”的閉環,人工智能、大數據將深度應用於智能煤礦、智慧電廠、智能智造等領域,保障安全與效率並行。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施行,為民企創新發展提供了更清晰的制度保障。對蒙泰而言,法律不僅是一顆“定心丸”,更是進軍新領域的“催化劑”。從傳統能源企業到中國製造業民企500強,從“工業固廢”到“點灰成金”,蒙泰集團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聯動的轉型路徑。(記者:田鳳元 李春雪)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