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裝備製造挺起內蒙古工業脊梁-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10:35:37
來源:內蒙古日報

現代裝備製造挺起內蒙古工業脊梁

字體:

  遠景蒙新集團巴彥淖爾智能風機裝備及大型葉片製造基地。

  連日來,包頭龍馬鑄鍛有限公司年産20萬噸風電精密鑄件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設備調試並試生産。

  項目總投資25億元,主要生産10兆瓦及以上風機超大型輪轂、機艙底座等核心鑄件。“該項目填補了蒙西地區在風電精密鑄造領域的空白,項目建成後,將串聯起‘零部件鑄造—葉片生産—塔筒製造—整機組裝’的全産業鏈閉環,為包頭打造‘全國重要陸上風電裝備産業基地’築牢根基。”包頭昆都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徐永昕&&。

  裝備製造業,被喻為工業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

  近年來,內蒙古圍繞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積極打造以風光氫儲等新能源裝備製造為支撐的現代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裝備製造産業體系。今年1—7月,全區製造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增加值同比增長9.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高於全區規上工業增速3個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8%,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力量。

  新能源裝備製造風生水起

  達茂旗零碳産業園區內,由遠景蒙新集團打造的北方首條自研高端齒輪箱及風機總裝生産線正在高速運轉。

  “我們全力在包頭市系統布局綠色新工業體系”,遠景蒙新集團包頭産供銷基地總經理侯兆雲&&,青山區的儲能系統集成基地僅用30天就實現投産,達茂旗綠色純凈金屬冶煉項目通過“源網荷儲”真正構建起了從原材料到産品的綠色産業鏈。“依託遠景的技術優勢,我們正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核心,助力包頭建設零碳工業新城,打造綠色新工業高地,加速將包頭的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産業優勢。”

  “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手握新能源發展3張“王牌”,內蒙古協同推進新能源開發與裝備製造業發展,“風光氫儲”四大産業集群和“呼包鄂通”四大裝備製造基地強勢崛起,“風光氫儲”裝備製造全産業鏈基本形成。

  輝騰錫勒草原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張世瑜 攝

  如今,在北疆大地,一排排光伏板橫臥“沙戈荒”,一座座風機迎風矗立,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為亮麗北疆帶來勃勃生機。

  串珠成鏈!鄂爾多斯以氫能全産業鏈布局,精繪“北疆綠氫城”工筆畫。

  從全區首家綠電制氫加氫一體化項目投産運營,到全區首&第二代1500Nm3/h高溫鹼性制氫電解槽和第三代0.2MW超低能耗高溫鹼性制氫電解槽下線,再到全區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産業示範項目成功制取第一方“綠氫”……在內蒙古氫能産業發展版圖上,鄂爾多斯市始終走在前、作示範。

  集群成勢!聚焦打造全球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産業基地,通遼市雄心勃勃。

  明陽新能源風電智能産業園主機車間。 記者 閆晨光 攝

  如今,蒙東(通遼)風電裝備製造産業基地已累計完成投資137億元,布局的29個配套子項目中已建成16個,風機葉片、主機等7個核心零部件項目投産達效。“預計2026年全部達産後,將形成年産千台套風電塔筒葉片、萬噸級精密鑄件鍛造件的産能,年産值突破720億元,稅收達20億元。”內蒙古龍馬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曲鋒增介紹,目前,基地已引進洛陽雙瑞、金風科技、瑞祥重工等10余家風電産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

  如今,內蒙古風電裝備已全面形成與新能源開發相匹配的製造能力,光伏裝備産業鏈前端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氫能裝備、儲能裝備産業鏈基本成型。全區已形成風電主機7000萬千瓦、光伏組件4190萬千瓦、制氫裝備650&套、儲能裝備4350萬千瓦時的生産能力,風光氫儲裝備製造全産業鏈産值超過1.2萬億元。

  風光無限,動能澎湃。今年1—7月,全區新能源産業增勢較好,新能源及相關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其中,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7%,拉動工業經濟顯著增長。

  新能源汽車製造集群成勢

  作為引領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車正迎來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內蒙古積極把握這一時代風口,將新能源汽車産業作為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的核心引擎,重點依託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和烏海市,構建覆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關鍵零部件及整車研發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布局。

  5月22日,以“鏈動未來 綠色共贏”為主題的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汽車産業協同發展暨第二屆鄂爾多斯汽車産業鏈供應鏈大會在鄂爾多斯市召開。大會吸引了汽車整機製造、電控系統、新能源電池等核心配套企業100余家,還邀請了能源、物流等50多家用戶參與。與會嘉賓針對行業發展趨勢、政策落地實施、産業上下游需求等關鍵議題,共同探尋新能源汽車産業升級的新思路、新機遇與新模式。

  “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加快轉型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鄂爾多斯市堅持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作為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和突破口,全力打造國內標杆性新能源汽車生産和應用基地。”鄂爾多斯市副市長劉鳳雲在會上介紹。

  卡爾動力在鄂爾多斯部署新能源自動駕駛重卡編隊。記者 康麗娜 攝

  在鄂爾多斯市,“純電+氫能”雙輪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先進製造業集群逐漸發展壯大。目前,該市已成功引進上汽紅岩、廈門金龍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及配套項目。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産規模達2萬輛,新能源重礦卡組裝2.1萬輛,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也具備相當規模的産能。

  引進廣東喜瑪拉雅年産10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産線項目,與江蘇通用科技簽訂年産130萬套新能源重卡輪胎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北奔重汽與烏海傑寧、烏海氫力鴻運在烏海市達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合作,打造東勝興旺煤礦至華電河西電廠等5條氫能重卡運輸線路……近年來,包頭市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依託北奔重汽構建起新能源重卡行業生態鏈、産業鏈、供應鏈,新能源重卡産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堅持産業發展和推廣應用相結合、整車帶動和零部件配套相結合,內蒙古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配套産業,積極打造新能源汽車製造全産業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區新能源汽車産能達9.5萬輛,新能源汽車産業初具規模。

  下一步,內蒙古將重點圍繞智能駕駛系統、電驅動系統、氫燃料電池、固態電池、動力總成、空調系統等關鍵部件招引延鏈補鏈項目,持續完善産業鏈條,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

  低空裝備製造蓄勢騰飛

  8月1日,隨着一架貝爾505直升機從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游區騰空而起,老牛灣景區直升機低空游覽項目正式啟航。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低空游覽項目游覽航線覆蓋半徑5公里的範圍,游客可搭乘直升機在300米以下高空欣賞黃河大峽谷的壯美風光。

  從外賣配送、觀光旅游等消費場景到電力巡檢、農業植保等生産場景,近年來,低空經濟快速融入各行各業,市場規模加速壯大。作為低空經濟産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低空製造業迎來快速發展。

  內蒙古地域遼闊、空域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算力優勢明顯,發展低空製造潛力巨大。2024年,內蒙古發布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將發展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核心零部件、航空材料等低空製造産業作為重點任務,將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通遼市、鄂爾多斯市作為重點發展區域,推動低空製造全産業鏈發展。

  “作為全國首批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呼和浩特市搶先布局低空經濟,設立10億元産業基金,累計引進48家低空經濟企業,全面構建集低空科學研究、檢測認證、試飛試航、裝備製造等多領域應用於一體的産業集群。”呼和浩特市工信局局長李敏娜介紹。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引進寶升高科、霽航科技、智航科技、天疆防務等一批無人機總裝製造項目落地生産,正加快布局航空器起降場、飛行管理服務&&、低空經濟製造業集群、低空飛行檢驗檢測中心、低空飛行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等項目。

  在景區上空,搭乘通航直升機俯瞰,壯麗風光盡收眼底;草原上現宰的鮮羊,由無人機低空速運,可鎖住肉質的最佳風味;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內,米-171直升機呼嘯巡護,守衛着茫茫林海……過去一年,包頭市低空經濟強勢崛起。

  “當前,包頭市正按照‘低空製造集聚區’的定位推動低空製造業發展。我們的重點任務包括推動低空製造産業集群發展壯大,加快發展無人機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製造産業。”包頭市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科科長吳子建&&。

  競逐“天空之城”,包頭市具備先進且完善的裝備製造産業基礎優勢。稀土、光伏、鋼鐵、鋁業、氫能儲能、碳纖維、永磁電機、飛行電池、光伏組件等優勢特色産業,與低空經濟上下游産業鏈高度耦合,可為低空裝備的研發和生産提供關鍵支撐。目前,包頭市正加速構建“低空製造—試驗試飛—場景應用”的完整産業鏈。

  在第五屆中蒙博覽會上,內蒙古羿航科技有限公司展出自主研發的清潔無人機。 記者 康麗娜 攝

  下一步,內蒙古將根據現有産業布局,圍繞低空裝備新型材料、電機電池以及整機集成等重點領域,在重點地區集中引進一批低空裝備製造産業項目,培育從原材料供應到核心零部件製造,再到低空飛行器組裝集成的完整産業鏈條,加快培育打造自治區低空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要把握優勢、乘勢而為、做強做優做大。當前,內蒙古正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不斷推進新能源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製造、低空裝備製造等産業集群集聚發展,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康麗娜)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