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文化富礦”密碼——北疆文化活動季的進階攻略-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4 10:29:24
來源:內蒙古日報

解鎖“文化富礦”密碼——北疆文化活動季的進階攻略

字體:

  當第二十屆“北疆文明之光·海拉爾之夏”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把文藝舞&搭建在百姓身邊,將集藝術展演、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盛會送到群眾心坎上;當內蒙古自治區第35屆草原那達慕,讓游客化身草原“王子公主”,全方位感受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當“唱響北疆”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在烏海湖演藝廣場拉開帷幕,氣勢恢宏的樂器合奏與歌舞表演《黃河岸邊踏歌行》點燃全場氣氛……

  這場覆蓋內蒙古東中西的北疆文化活動季,正以8大板塊重點活動為“鑰匙”,解鎖着北疆文化的“富礦”密碼。從啟動專場演出、精品展演、展覽展示,到群眾文化活動、文旅融合、展映展播、匯報演出,再到盟市聯動,北疆文化活動季,已成為一場全鏈條布局、高水準交流、深文旅融合的文化進階盛宴。

  深挖“文化富礦”:全鏈條布局呈現北疆文化建設新成果

  北疆文化內涵豐富、異彩紛呈、類型多樣,在北疆文化活動季期間,內蒙古突出打響北疆文化品牌,立足深挖北疆文化“富礦”,全鏈條、多維度布局,在作品創作、舞&演藝、視覺製作、場景體驗等各環節緊扣北疆特色,集中呈現北疆文化建設最新成果,讓文化資源真正“活”起來。

  在“歌游內蒙古”北疆文化活動季啟動專場演出“經典作品音樂會”中,《北疆歡歌》將馬頭琴經典《萬馬奔騰》與二胡經典《戰馬奔騰》大膽融合創編,配合百人演奏團隊以及無人機編隊表演,生動展現北疆文化的雄渾壯闊,以及中華傳統藝術的和諧共生;情景表演《黃河千鼓·綢舞山河》,通過嘹亮的歌聲搭配激昂的嗩吶、震天的腰鼓與靈動的綢舞,讓觀眾沉浸式感受黃河文化與北疆風情的深度交融。“新星新作演唱會”則是挖掘了內蒙古近十年涌現的優秀原創作品和新人力量,用充滿活力的音樂語言,展現新時代內蒙古的發展風貌。

  8月28日晚,內蒙古藝術劇院原創交響樂《壯美黃河》完成首演,這是內蒙古各族兒女用世界性的音樂語言,展現中華民族的音樂風骨、精神圖騰,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壯美黃河》創作中,作曲家葉爾達大膽汲取黃河“幾字彎”地區豐富的民歌素材,將漫瀚調、二人&、鄂爾多斯民歌等五種民樂民歌的音樂元素融入創作之中。

  在整個北疆文化活動季,緊扣北疆特色的新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這些作品不僅在內容上扎根北疆,在形式上也不斷創新,將內蒙古傳統藝術元素與現代手法相結合,讓北疆文化的表達更具時代感。

  推動交流互鑒:高端項目賦能北疆文化創新發展

  打響北疆文化品牌,既要深耕本土,也要放眼全國、面向世界。內蒙古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在北疆文化活動季引進國內外高端文化項目,在交流互鑒中推動北疆文化創新發展。

  北疆文化活動季期間,內蒙古先後引進中國原生民歌節、中國雜技北疆行等專業項目,吸引了全國頂尖的藝術團隊與文藝工作者齊聚祖國北疆,為北疆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原生民歌節匯聚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65支傳統音樂表演隊,帶來4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2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展演隊伍攜手當地烏蘭牧騎,深入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在廣場、校園、牧區、景區、街區等,開展集中展演、走基層惠民演出,舉辦絲綢之路集市、“民樂中國”AI互動等活動,通過搭建蒙古包、陳設各類非遺産品、民俗服飾換裝體驗等,讓游客體驗草原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第二屆“中國雜技北疆行”展演邀約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山東、四川等全國多地頂尖院團及內蒙古本土精英力量,為觀眾帶來雜技魔術精品佳作。其中,內蒙古藝術劇院雜技團表演的立綢《木蘭歸》,用單人綢吊講述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事,打造出兼具北疆特色與國際水準的雜技精品。這種“引進+融合”的模式,不僅豐富了北疆文化的內容,更提升了其創新能力與傳播力。

  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引入,讓北疆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內蒙古博物院新館開放之際,“古希臘之美——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藏文物精品展”同步開放。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來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122件/套珍貴文物展出,不僅讓內蒙古觀眾在家門口感受世界文明的璀璨,也為北疆文化的國際化表達提供新思路。

  整合文旅資源:盟市重點活動點燃全區文化熱情

  內蒙古地域遼闊,東中西部各具特色,構成了北疆文化的多彩圖譜。為讓這些特色文化“串珠成鏈”,形成品牌合力,內蒙古立足全區文化和旅游資源稟賦,整合各盟市特色文化品牌,在北疆文化活動季推出38項重點文化活動,讓內蒙古從東到西都“火”起來,讓北疆文化成為吸引游客的核心IP。

  在滿洲裏市城中草原,滿洲裏市第二十一屆市民文化藝術節精彩紛呈,專業演員和文藝愛好者同&獻藝,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演出涵蓋古箏齊奏、獨唱、舞蹈與馬頭琴齊奏,融合傳統與地方特色。

  那達慕承載着北疆各族兒女共同的文化記憶。在錫林郭勒盟,內蒙古自治區第35屆草原那達慕除了摔跤、賽馬、射箭等傳統項目,還新增了草原音樂會、民族服飾展演、非遺手作體驗等活動,游客們不僅能欣賞到精彩的競技表演,還能親手製作奶食品、學習蒙古族刺繡,深度體驗草原文化的魅力。

  即將舉辦的阿拉善英雄會則將沙漠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成為眾多人追捧的文化盛會。據了解,今年英雄會不僅包含越野車展、改裝車展、低空飛行展等特色展會市集,還囊括沙漠越野訓練營、熱氣球體驗、餐食及車貼文創禮包等眾多項目,人們將在精彩活動中感受英雄會的狂野與浪漫。阿拉善英雄會這一招牌也將更加耀眼。

  隨着解鎖北疆文化“富礦”的方式越來越多,北疆大地必將涌現更多深挖文化精髓的精品力作,搭建起更多拓展交流維度的&&,落地更多深化文旅融合的項目,而北疆文化的整體品牌效應也將隨之不斷凸顯,吸引越來越多人走進內蒙古、讀懂北疆文化。(記者 孫柳)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