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救援的路上,別擔心。”
近日,內蒙古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二號村村民因暴雨期間查看農田情況被困於玉米地深處。隨着一條條報備消息被按下發送鍵,通遼市藍天救援隊黨支部黨員火速集結趕往現場。
“腳先不要亂動,把手伸給我!”迎着泥濘的積水和倒伏的莊稼,在與相關救援力量的緊密配合下,被困人員及時安全轉移。
近日,通遼市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汛”為令、衝鋒在前,全力守護群眾生命及財産安全。
一線督導除險患
進入汛期以來,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連續召開全市防汛工作調度會議,市委、市政府組織全市黨員幹部深入801個災害易發多發地區,“一地一策”指導完善應急預案,實地踏查準備情況、排查風險隱患、協調物資保障。堅決落實領導幹部包聯點制度,通過下沉一線督導,有效推動包聯點風險隱患的排查與處置,關鍵物資儲備得到落實,切實將各類安全隱患消除於萌芽狀態。
網格聚力築防線
通遼市積極動員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先鋒力量,靠前參與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依託嘎查村(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劃分1404個黨員責任區,強化“前哨”監測預警功能,將水利設施、老舊小區列為重點防控區域,對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實現“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組建黨員突擊隊821支、志願服務隊798支,設立黨員先鋒崗1648個,承擔預警傳達、秩序維護、淤泥清理等急難險重任務,同步帶動群眾積極投入搶險救災,構築起防汛一線的“紅色堤壩”。
精準紓困暖民心
“受這次惡劣天氣影響,我們分場村部的圍墻倒塌、屋頂漏雨,水電也斷了。正發愁的時候,上級黨組織撥付的專項黨費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通遼市科左中旗白音塔拉農場八分場黨支部書記白宏斌説。
通遼市委組織部從代市委管理黨費中劃撥資金200萬元,定向支持科爾沁區、科左中旗等6個重點旗區防汛救災,專項用於慰問一線人員、幫扶因災致困黨員群眾、修繕受損黨員教育設施等方面,確保專款專用、精準撥付,切實幫助基層黨員幹部群眾共渡時艱,將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及時送到基層一線。(馬丹、王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