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行動 為“三新”領域添活力-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4 10:17:15
來源:內蒙古日報

暖“新”行動 為“三新”領域添活力

字體:

  為新就業群體姐妹提供暖心崗、關愛包、暖心包;密織服務體系、拓展發展渠道、引領服務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卡姐卡嫂、網約車女司機、女快遞員、女外賣員等新興領域婦女群眾,讓姐妹們緊密團結在婦聯組織身邊……

  今年1月,全國婦聯啟動娘家人暖“新”三年行動,推進“三新”領域(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婦聯組織全覆蓋、提供符合“三新”領域婦女群眾特點和實際需求的婦女服務,在“三新”領域廣泛建婦聯,凝聚“她力量”,賦能女性發展,讓婦聯成為姐妹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

  建組織 親如一家促和諧

  “以前跑車時總覺得是‘單打獨鬥’,現在婦聯組織讓我們&&起來,親如一家。逢年過節,包頭市婦聯給我們發放體檢卡、健康禮包,組織大家參加各種活動,幸福感爆棚!”女司機李師傅的話道出了許多從業者的心聲。

  包頭市網約車司機行業婦聯自成立以來,聚焦網約車女司機“分散化、流動化”的特點和女性職業需求,以“聚人心、激活力”為目標,團結帶領包頭市1600余名網約車司機行業女性從業者在“新”賽道上展現巾幗擔當。

  “有事您找我,我為您服務。”這是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新北社區婦聯執委、網格員趙海霞的口頭禪,“姐妹們遇到難事找婦聯,婦聯組織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倍增。”

  “社區建婦聯,把‘三新’領域姐妹匯聚起來,姐妹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其樂融融。這是我們‘三新’領域建婦聯的創新之舉。”鄂爾多斯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在鄂爾多斯市,各級婦聯積極創新組織建設模式,壯大各領域婦聯幹群隊伍,陸續建立全職媽媽婦聯、手縫工婦聯、“新藍領”婦女小組、手工協會婦女小組、家政行業婦聯、美團外賣婦聯等組織,不僅讓分散在各個新興領域的女性找到組織,更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動力。

  內蒙古各級婦聯打破地域、行業限制,主動走進快遞站點、直播基地、家政公司等場所,摸底女性從業者情況,手把手指導建立婦聯組織。在呼和浩特市的電商産業園裏,婦聯組織成了主播們的“後&支撐”,定期組織交流活動;在鄂爾多斯的物流園區,貨車司機中的女性群體有了“流動婦聯”,手機上的微信群就是她們隨時傾訴的“娘家群”。

  北疆大地, 婦聯組織如同一個個溫暖的“落腳點”,讓新業態女性無論在哪打拼,都能感受到“家”的歸屬感。截至目前,內蒙古“三新”領域已經建立婦聯、婦工委、婦委會、女工委等婦女組織1萬餘家,其中1447家女性社會組織實現婦聯組織全覆蓋。

  助發展 樹立婦女自信心

  8月的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清涼的風吹散暑熱。電商直播基地的女農人化身女主播,熱情銷售當地的馬鈴薯等特産。

  “看著上升的直播收入,幹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身兼女農人、女主播雙重身份的李女士説,“婦聯組織建在電商聚集區,帶動我們這些曾經的家庭主婦走上了‘直播+特色産業+文化旅游+鄉村助農’創業致富路。”

  “聚焦‘三新’領域建婦聯,要將為人民服務鐫刻在心間,圍繞助力內蒙古‘六個行動’,特別是助企行動、就業促進行動,以産業龍頭為主導,把婦女組織建在産業鏈上,把婦女工作融入鏈中,以柔性之力激發‘三新’領域婦女幹事創業活力,串起條條民生服務鏈,助力內蒙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自治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説。

  內蒙古各級婦聯精準施策,多渠道、多形式為“三新”領域婦女提供多種技能幫扶。聯合專業機構開展直播帶貨、家政服務、電商運營等技能培訓,去年以來累計培訓超2萬人次;對接企業資源,為有創業想法的女性提供小額貸款貼息、項目孵化等支持,幫助500多個女性創業項目落地;搭建交流&&,組織“新業態女性創業沙龍”,讓成功從業者分享經驗,帶動更多人入行。

  包頭市的網約家政行業,婦聯推動成立“巾幗家政聯盟”,統一服務標準、規範價格體系,不僅讓從業者收入穩定,也讓消費者更放心。

  家政從業者張女士説,婦聯的支持讓她們在行業裏更有底氣。“以前接活靠熟人介紹,現在聯盟有派單&&,訂單多了,腰桿硬了。”

  在鄂爾多斯市馮氏蜂業有限公司全職媽媽共創空間,直播帶貨、女性成長課堂、故事分享等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這裡,“寶媽”們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能實現自我價值提升。

  暖人心 “十送”行動添力量

  “在‘三新’領域中,從事手工製作技藝的姐妹不少,我們要聚合姐妹,打造區域‘北疆巾慧’品牌,通過‘十送’行動,為姐妹送培訓技能、送多種服務,給姐妹們幹點實事、好事,帶動大家致富,溫暖姐妹的心。”自治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説。

  3年來,內蒙古婦聯通過“十送”行動組織“三新”領域婦女手工業者走進北上廣深,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尋找合作資源、增長見識,提升産品質量。

  如今,“北疆巾慧”婦女手工産品種類豐富,讓傳統婦女手工産品迸發新的生命力,産品更加適應市場,遠銷國內外。

  呼和浩特市的傳統手工盤扣和剪紙、包頭市的布貼畫、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服飾、呼倫貝爾市的鄂溫克服飾和太陽花挂件……一件件“北疆巾慧”婦女手工作品無不綻放“她風采”,飽含娘家人的暖心力量。

  新時代,婦女服務精準化是婦女服務供給的發展趨勢。“我們要深入姐妹群眾中,了解理解姐妹們需要什麼,我們就送什麼服務。”自治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説。

  送理論、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關懷、送家教、送技能、送健康、送溫暖、送服務——這“十送”行動,就是自治區婦聯為“三新”領域姐妹量身打造的“暖心禮包”,一切從姐妹們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她們消除後顧之憂。

  近年來,在健康保障上,各級婦聯發揮聯字優勢,聯合醫院開展“女性健康體檢進站點”活動,為快遞、外賣女性從業者提供免費婦科檢查。

  在送技能提升培訓方面,各級婦聯創新服務方法,內引外聯,打造標準化專業化組織,推出“北疆亮姐”等品牌,確保品牌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最優化。

  在權益維護方面,組建“巾幗律師服務隊”,走進新就業群體集中區域開展法律宣講,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在生活關懷上,冬季為戶外工作者送上暖手寶、保溫杯,夏季送去清涼飲品,節日裏組織“包餃子、話家常”活動,讓她們感受家的溫暖。

  呼倫貝爾市網約車司機周師傅的妻子是一名社區網格員,夫妻倆平時工作忙碌,孩子放學後無人看管。婦聯了解情況後,協調社區“四點半課堂”為孩子提供託管服務,讓夫妻倆能安心工作。

  從組織覆蓋到維權關愛,從技能培訓到素質提升,從精準服務到生活關懷……一個個踏踏實實的暖“新”行動,讓越來越多“三新”領域的婦女找準定位、綻放光彩,並聚合“她力量”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記者 趙曦) 

【糾錯】 【責任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