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奪糧”收麥忙——“塞外糧倉”夏收見聞-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2 18:04:45
來源:新華網

“龍口奪糧”收麥忙——“塞外糧倉”夏收見聞

字體:

  為應對頻發的極端天氣,作為我國優質中強筋小麥主産地的“塞外糧倉”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搶抓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組織收割機械、準備晾曬場地、&&收糧企業,全力保障小麥應收盡收。

  連日來,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豐河村小麥種植基地,農機手駕駛收割機收割小麥,農戶駕駛拖拉機拉運小麥。種植戶喬雲説:“今年我家300畝耕地全部按照小麥套種玉米模式種植,配套滴灌設施,預計每畝産480斤小麥、1600斤玉米,加上集中連片種植補貼,每畝純收入1000元以上。”

  臨河區雙河鎮豐河村村民收穫小麥。新華社記者李雲平 攝

  據介紹,受地方補貼、糧價走勢趨穩等利好因素影響,雙河鎮小麥種植面積由去年的4000多畝增加到今年的9300多畝。雙河鎮鎮長呂波介紹:“我們實行規模化種植、機械化收割、集中化晾曬,並在麥後復種燕麥草等,加上各種農業補貼,預計畝均純收入達2500元以上。”

  臨河區狼山鎮萬畝硬質小麥綠色高産高效示範園區收穫小麥。新華社記者李雲平 攝

  臨河區狼山鎮萬畝硬質小麥綠色高産高效示範園區內麥浪翻滾、機聲隆隆,10多&&型聯合收割機呈“雁陣”排開,一片片麥田實現高效收割,一噸噸小麥完成拉運、晾曬。狼山鎮光明村村民楊文華説:“我在園區裏種了120多畝小麥,全部實行機械化收割,要趕在下一輪降雨天氣到來之前完成搶收。”

  狼山鎮副鎮長楊志華説:“雖然前幾天的雨水較大,但我們這兒的小麥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我們全程跟進種糧關鍵環節,挑選高産抗病品種,播種施肥按精準配方,防蟲期統一組織‘一噴三防’,預計示範園區畝均單産達1000斤以上。”

  臨河區是全國産糧大縣,由於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等因素,生産的小麥麵粉具有蛋白質含量高、面筋質量好等優點。在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的基礎上,臨河區開展糧食單産提升行動,重點推廣小麥控肥控藥增效、滴灌、套種玉米等標準化種植技術,助力種糧戶增産增收。

  臨河區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苗三明説:“我們&&扶持種植小麥的配套政策,並在農業保險、糧食收儲等方面予以保障,今年臨河區小麥種植面積增至12.7萬畝。從目前進展來看,臨河區在本週能完成小麥搶收工作,讓農戶安心儲糧。”

  擁有河套灌區的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今年,巴彥淖爾市&&補貼政策鼓勵農戶種小麥,推廣小麥套種玉米種植模式,完成小麥種植面積60.72萬畝。

  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種植業科科長黨宏波説:“上一輪降雨天氣對全市部分旗縣的小麥有一些影響,我們正在和保險公司進行查災定損,同時組織農業機械進行搶收,指導麥後復種秋菜和牧草,力爭把減産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巴彥淖爾市全面部署小麥搶收工作,及時協調組織800多&收割機作業,形成“人機齊上、迅速作業” 的夏收格局。(記者李雲平)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