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集團打造行業水資源循環利用新標杆-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4 11:07:44
來源:內蒙古日報

包鋼集團打造行業水資源循環利用新標杆

字體:

  水,是鋼鐵生産的血脈。從設備冷卻到工藝清洗,從職工生活到生産保障,水資源的品質與效率直接關乎鋼鐵企業的命脈。在中國鋼鐵行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今天,如何破解工業廢水治理難題,實現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成為行業綠色發展的關鍵命題。

  作為中國鋼鐵行業的重要企業,包鋼集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探索出一條工業廢水“零排放”的綠色發展之路,讓曾經的“污染負擔”變為“循環資源”,為行業樹立了水資源高效利用新標杆。

  7月2日,走進包鋼總排廢水綜合整治項目區,汩汩清水正通過管道輸往生産一線。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水並非來自黃河新水,而是經過深度處理的工業廢水——它們被賦予了一個更貼切的名字:“第二水源”。

  “包鋼總排廢水綜合整治項目是國內鋼鐵行業首例大規模濃鹽水‘零排放’項目,採用‘深度處理回用+蒸發結晶分鹽’的梯度利用工藝,每小時可讓350立方米污水‘煥發新生’。”包鋼節能環保科技産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飛飛介紹。

  在這裡,95%的廢水經過層層過濾、提純,轉化為優質再生水,重新投入煉鐵、軋鋼等核心環節,每年減少黃河新水消耗近300萬噸。而剩餘5%的高濃度濃鹽水,則通過“蒸發結晶分鹽”技術,被精準轉化為高純度氯化鈉和硫酸鈉結晶鹽,作為工業原料回歸經濟循環。

  “清水回産線,鹽粒變資源,我們真正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和‘零浪費’。”陳飛飛説。

  工業廢水治理曾是鋼鐵行業的“老大難”,但包鋼集團用科技創新打破了“鋼鐵=高污染”的刻板印象。在包鋼集團的外排水口,曾經象徵污染的“污水”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見底的水流,水質甚至達到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類水的限值要求。

  “我們採用化學加藥混凝沉澱法作為除氟工藝,經過‘混凝沉澱+脫氮反應+過濾’處理,氟化物濃度低於1.5mg/L,年減排量達112噸。”包鋼鑫能公司給排水高級技術主管蘇海清介紹。

  近年來,包鋼集團投資近百億元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優化用水排水結構,完成總排廢水綜合整治等多項治水工程,實現了從“被動治理”到“主動循環”的轉變。

  從“污水”到“清流”,從“負擔”到“資源”,包鋼集團的治水實踐不僅為企業自身降本增效,更探索出一條可複製的綠色發展模式。

  “水資源循環利用不是替代選項,而是未來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包鋼集團相關負責人&&,未來,包鋼將繼續深化節水減排技術,推動鋼鐵生産與生態保護和諧共生,為中國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貢獻更多“包鋼方案”。在這條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每一滴水的重生,都在書寫着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劉曉婷)

【糾錯】 【責任編輯: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