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申烏日塔:草原上的“馬背法官”-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3 09:00:35
來源:內蒙古日報

那申烏日塔:草原上的“馬背法官”

字體:

  7月1日,在通遼市扎魯特旗人民法院,專職訴前調解員那申烏日塔正迅速瀏覽案卷,用紅筆標出爭議焦點,為調解工作做準備。

  那申烏日塔曾任扎魯特旗人民法院巴雅爾吐胡碩法庭庭長,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那順。30餘年來,他始終堅持奮鬥在基層一線,用真誠和智慧維護各族群眾合法權益,他的身影穿梭於田間地頭、牧鋪草場,打破了牧區群眾訴訟難的困境,讓司法服務直抵牧民帳前,是當地群眾貼心的“馬背法官”。

  “有時為辦好一起案件,要連續幾次往返調解,要是趕上沙塵、雨雪天氣,草原上的路大多無法行車,只有靠騎馬或步行。”那順回憶道。

  巴雅爾吐胡碩法庭位於扎魯特旗北部,轄區面積8000平方公里,當地農牧民居住分散,交通極為不便。為方便群眾訴訟,那順背上國徽,挎上卷宗,策馬奔騰,在八千平方公里的草原上開起了“巡迴法庭”。在實際工作中,他總結出一套“巡、立、調、審、執、教”的人民法庭巡迴辦案模式,深入牧區、鋪點,走一路審一線,就地收案就地開庭,把法律服務送到了草原腹地,使便民訴訟駛入了快車道,在通遼市基層法院獲得廣泛學習和應用。

  2012年,扎魯特旗法院開始將支部建在庭上,設立基層法庭聯合黨支部,那順成為支部書記。,他把黨建與審判緊密結合,以黨建工作推動基層審判發展,開展送法下鄉推動基層法治社會建設,開展送法進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那順常説:“開庭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關鍵。”他積極引導各族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加強矛盾糾紛源頭治理,以調判結合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那順調解法”。

  “在每一次調解、每一次與當事人的溝通中,要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官的公正與溫情,慢慢積累起人民群眾對法官的信任,這種信任會使我們的司法審判工作質效不斷提升,形成良性循環。”那順説道。

  “那順調解法”通過增強當事人的心理認同,迅速拉近心理距離,用即立、即審、即執的方式快速為人民群眾化解紛爭,走出了一條適用於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新路徑,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注入了新動能。

  2019年8月,那順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他義無反顧地接受了法院的返聘,成為一名專職訴前調解員,他把寶貴的調解經驗和豐富的法律知識都運用在工作中,開始在6個基層法庭巡迴調解,截至目前共調解600余起民事糾紛。

  從風華正茂到兩鬢風霜,那順心裏始終裝着草原百姓,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産黨員、一名人民法官對人民司法事業的崇高信仰和無盡追求。深耕基層司法事業30餘年,那順審結案件3500余件,無一件超審限、無一件違法違紀、無一名當事人纏訴上訪。他所審結的案件調撤率在95%以上、巡迴辦案比重超過60%,群眾滿意度高達99%。那順先後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院黨建工作先進個人、全區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號。

  日前,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揭曉,那順榜上有名。他&&,這既是崇高的榮譽,更是黨和人民的重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認真妥善地處理好每一個矛盾,用心用情調解好每一起糾紛,努力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以專業的法律知識、豐富的司法經驗助力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蓬勃發展。”那順説道。(記者 薛一群)

【糾錯】 【責任編輯:徐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