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婦聯、文化和旅游廳、農牧廳、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聯合舉辦的“北疆巾幗展芳華 巧手繡夢鑄匠心——全區婦女手工技能暨創新創業産品大賽決賽”在呼和浩特市圓滿落幕。本次大賽旨在聚焦打造婦女手工産業文創品牌,是自治區婦聯緊緊圍繞“六個行動”戰略部署,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立足婦女創業就業,對標自治區助企行動及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的生動實踐。

  據介紹,本次大賽自3月啟動以來,共收到報名作品380余件。作品涵蓋了刺繡、編織、剪紙、雕刻、陶瓷、布藝等多種傳統手工藝技藝,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有54件作品進入決賽。決賽現場,參賽者按照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團隊組、設計師及高等院校團隊組、“十二盟市”工坊組的順序依次進行路演展示,將作品背後的故事、文化內涵以及創新理念生動地呈現給觀眾,使現場觀眾真切感受到人文性從心到手,由內而外地直抵作品。大賽結果在公證員的見證下公布,進一步保證了大賽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大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主辦方與會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獎。

  “起初,我們只是幾個姐妹圍坐20平米小作坊,是各級婦聯組織‘娘家人’一路托舉,讓草編編出幸福路,在全國各類展會的舞&上讓草編技藝大放異彩。我們將以匠心守初心,更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帶動更多姐妹加入手工産業,讓‘坐在家裏編、收入卡裏添’的美好願景成真。”獲獎選手代表孫紅艷説。隨後,評審專家包國慶教授為大賽作點評發言。

  圍繞“以賽促學、以賽促建”,參與者在交流中發現差距、互相 啟發,實現整體水平提升。大賽特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夫也為參賽選手作了“守護與拓進——基於非遺元素的産品創新設計”專題講座,講座線上線下同步進行,觀看人數達5000餘人。“本次大賽既是一次手工藝人的技藝比拼,更是全區婦女展現智慧與風采的舞&。”自治區婦聯主要負責人希望廣大婦女手工藝人繼續扎根北疆沃土,深挖北疆文化內涵,當好文化傳承的“守護者”;希望各位參賽者不斷探索創新,將傳統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生活方式相結合,主動擁抱短視頻、直播電商,讓手工作品從“藏在深閨”到“走向全國”;熱切期盼獲獎選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傳幫帶”作用,帶動更多姐妹學會一技之長,讓“一人富”變成“一群富”,當好姐妹同行的“引路人”。為助力非公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促進婦女創業就業。

  決賽期間還設置了“民營企業服務月暨金融政策賦能中小微企業行動”,為參賽選手及相關企業提供專業的金融政策解讀及金融服務。15家企業與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進行了金融服務簽約。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主要負責人在致辭中&&,本次賽會期間,已向參賽選手投放貸款480萬元。未來農行內蒙古分行將繼續以“北疆巾幗金融服務”為紐帶,每年為婦女群體提供不少於80億元的專項融資,讓資金更“解渴”、讓流程更“提速”、讓支持更“精準”。

  隨後,與會領導共同到大賽參賽産品及“北疆巾慧”區域公用品牌産品展示區與參賽選手在産品材質、創作靈感和市場前景等方面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並&&會進一步搭建合作交流&&,助力手工産品多“走出去”,創造更多市場價值。

  下一步,自治區婦聯將繼續發揮“聯”字優勢,以促進婦女靈活就業創業為目標,大力開展婦女手工製作技能培訓和宣傳推廣,聚焦聚力為巧手賦能、助妙手生花、推優品創收,有效助力廣大婦女在創業就業和鄉村振興大舞&上顯身手、建新功,讓婦女姐妹能夠一邊照顧家,一邊創業增收,真正實現“守着家、抱着娃、掙錢花”的美好願景。(內蒙古自治區婦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