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14:37:59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負責人 周莉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第三場記者見面會。

80年前,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徹底打敗法西斯,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不會忘記,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的寶貴援助與支持。今天,我們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表達崇高敬意,並很榮幸邀請到5位來華出席紀念活動的國際友人來到新聞中心和記者見面。

他們分別是:日本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陽吉先生,法國醫生貝熙葉之子貝石濤先生,蘇聯元帥崔可夫之孫尼·弗·崔可夫先生,美中航空遺産基金會主席傑弗裏·格林先生,以及英國友人大衛·柯魯克和伊莎白·柯魯克之子柯馬凱先生。

下面,請5位嘉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然後進入答問環節。本場見面會採取交傳和同傳相結合的方式,現場嘉賓的外文發言和記者的外文提問將被現場交傳為中文。首先,我們請小林陽吉先生作介紹。

[ 2025-09-02 14:37:59 ]

09-02 14:38:31

日本籍八路軍老戰士小林清之子 小林陽吉

大家好,我叫小林陽吉。今天我用中文作自我介紹和回答問題,請多關照。

我叫小林陽吉,是“日本八路”小林清的長子,也是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會的副會長兼事務局長。日本八路軍新四軍會在日本也叫“椰子實會”,“椰子實會”是由原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前田光繁等人在1970年創建的日本民間組織,因為當時日本的政治環境,會的名稱中不能有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字樣,所以就巧妙地命名為“椰子實會”,因為“椰子”的日語發音是八和四,前田光繁是第一個“日本八路”,他和戰友們以“椰子實會”為&&,舉行集會、發表演講、撰寫文章,向廣大日本人民進行教育,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説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殘酷性。我們會的宗旨就是傳承老一輩的遺志,繼承他們的衣缽,反對戰爭、堅持和平、愛護和平,堅持日中友好。謝謝。

[ 2025-09-02 14:38:31 ]

09-02 14:38:43

周莉

謝謝小林陽吉先生,下面請貝石濤先生作介紹。

[ 2025-09-02 14:38:43 ]

09-02 14:38:55

法國醫生貝熙葉之子 貝石濤

大家好,我是貝石濤,我的父親是貝熙葉醫生,我是一名心血管病學醫生,現在已經退休。和我的父親一樣,我曾經在軍事醫學院就讀,並且以軍醫的身份派駐到科特迪瓦工作。回國後,我進入醫院系統,專攻心臟病學,曾經在法國的軍醫院、私人診所和康復中心任職,退休前我在歐洲醫療康復跨國公司擔任國際醫療顧問。謝謝。

[ 2025-09-02 14:38:55 ]

09-02 14:39:06

周莉

謝謝貝石濤先生,現在我們請崔可夫先生作介紹。

[ 2025-09-02 14:39:06 ]

09-02 14:39:16

蘇聯元帥崔可夫之孫 尼·弗·崔可夫

大家好,我叫尼古拉·崔可夫,我是蘇聯元帥瓦西裏·崔可夫的長孫。我同中國的關係來自於我的祖輩。大家知道,我的爺爺一共來中國三次,後來成為蘇聯駐華武官,這都是1940年至1942年的事兒了。

在新中國成立後,我的爺爺成為俄中友協發起人之一。我現在是預備役軍官,也是老兵委員會主席、俄中友協老戰士小組負責人、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中央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俄聯邦偵查委員會公共事務委員會委員。謝謝。

[ 2025-09-02 14:39:16 ]

09-02 14:39:37

周莉

謝謝崔可夫先生,下面請格林先生作介紹。

[ 2025-09-02 14:39:37 ]

09-02 14:39:56

美中航空遺産基金會主席 傑弗裏·格林

大家早上好,我是傑弗裏·格林,美中航空遺産基金會主席。30年前,我和飛虎隊老兵共同創建了該基金會,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把飛虎隊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讓他們了解飛虎隊精神的重要意義。30年來,我們資助了超過500名飛虎隊老兵來到中國,足跡遍佈12個省份30多個城市。每次飛虎隊老兵來中國,對我來説都是莫大的光榮,因為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多麼尊重這些飛虎隊老兵。這次來中國,我也倍感榮幸,因為有機會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一些十分重要的歷史故事。謝謝。

[ 2025-09-02 14:39:56 ]

09-02 14:40:17

周莉

感謝格林先生,最後我們請柯馬凱先生作一下介紹。

[ 2025-09-02 14:40:17 ]

09-02 14:40:58

英國友人大衛·柯魯克和伊莎白·柯魯克之子 柯馬凱

大家早上好,我是柯馬凱,我的父親大衛·柯魯克是一名英國人,母親伊莎白·柯魯克是一名加拿大人,我在中國出生,在中國長大,接下來的發言我會用中文。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我父親1936年到西班牙加入了國際縱隊,1938年來到中國,1942年回到英國參加了英國皇家空軍,戰後又回到中國。我的母親生在中國,去加拿大學習以後,1938年回到中國,在後方參加了鄉村建設和工合運動,組建合作社。1942年他們在中國相遇,後來相愛,母親隨我父親去了英國參軍,戰後他們回到中國,我就出生在北京。

我剛才提到了工合,工合國際是1939年在香港成立的一個組織,宋慶齡先生是名譽主席。工合在抗戰期間為後方做了很多事情,組建生産合作社,辦醫院、學校等。工合國際在改革開放後又恢復了活動,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鄉村幫扶和國際民間友好交流。謝謝。

[ 2025-09-02 14:40:58 ]

09-02 14:41:19

周莉

謝謝柯馬凱先生。感謝5位嘉賓的介紹,現在進入答問環節,請媒體記者們提問,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現在開始提問。

[ 2025-09-02 14:41:19 ]

09-02 14:41:46

中評社記者

中俄兩國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開展了一系列合作活動,崔可夫先生,您認為這些活動對於增進兩國人民對抗戰歷史的共同認知以及鞏固兩國友好關係有哪些具體作用?謝謝。

[ 2025-09-02 14:41:46 ]

09-02 14:41:58

尼·弗·崔可夫

感謝您的提問。的確,今年我們兩國都會舉辦非常多的慶祝活動,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俄中友協、勝利博物館等都會舉辦相應活動。4日回到莫斯科後,我所代表的“保護歷史記憶”基金會也會舉辦一個大型活動。我認為這些活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此外,作為基金會成員,我也經常去俄羅斯各地的學校、軍校講課。僅以崔可夫元帥命名的中小學在莫斯科就有12所,已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我們知道,俄中兩國人民都為了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尤其是偉大的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牽制大量日軍,那麼蘇聯就不會抵擋住納粹軍隊的進攻。可以説,中國人民為了抗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講到二戰我還想説,我的爺爺是攻克柏林的最高指揮官,他當時是上將,接受了德軍守備司令的投降。

談到俄中兩國人民付出的巨大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了3500多萬人,蘇聯有2800多萬人傷亡,其中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雖然現在世界上有人試圖抹黑和歪曲歷史,但歷史不容篡改。

我在學校講歷史,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宣傳俄中友好和人民友誼。我給小朋友們講述中國經濟奇蹟,讓他們開了眼界,也激發了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他們開始認識中國,選擇學習漢語。

總之,俄中兩國的友誼要傳承下去。我們要宣傳二戰的歷史真相,保衛來之不易的和平。謝謝大家。

[ 2025-09-02 14:41:58 ]

09-02 14:42:31

四川日報川觀新聞記者

柯馬凱先生您好,剛才聽了您的介紹,我想問,在一個如此特殊的國際家庭成長,您從父母身上繼承的最寶貴財富是什麼?這段獨特家庭史如何塑造了您看待中國和世界的視角?謝謝。

[ 2025-09-02 14:42:31 ]

09-02 14:42:48

柯馬凱

謝謝。我對四川情有獨鍾,因為我父母就是在四川相識,後來結為終身伴侶。講到我從父母那輩傳承了什麼呢?首先,30歲以前我父親就已經在英國、美國和中國生活、工作過。我母親是在加拿大、中國、英國生活過,所以他們兩人都有國際視野。我在北京長大,從小接觸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故事。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起來,我覺得就是一種國際視野。現在説到“地球村”,就是大家相互依存,任何一個國家的事情都可能影響到別的地方。我覺得我繼承的一點就是國際視野。還有一點,我母親那時候在貧困山村、包括少數民族地區和勞動人民一起生活。我父親在美國當過工人。我30歲以前在英國、美國和中國都生活過,在中國和英國都當過工人。這種人生經歷讓我貼近勞動群眾。提到戰爭期間的犧牲,戰爭中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所以,和平尤為珍貴,我們必須聯合起來,才能爭取和平,避免百姓受罪。這就是我的感受。現在工合也在搞民間外交,我覺得繼承這一事業,也是在為和平而奮鬥。

[ 2025-09-02 14:42:48 ]

09-02 14:43:17

東帝汶國家通訊社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小林陽吉先生和崔可夫先生。我們知道,二位都是軍人後代,通過自己親人的講述,對那場戰爭的殘酷性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以及我們今年的紀念活動,對貴國的國民以及其他國家的人民而言,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和啟示?謝謝。

[ 2025-09-02 14:43:17 ]

09-02 14:43:34

小林陽吉

謝謝你的提問。我的父親小林清原來是日本侵華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名士兵。1939年他來到中國,在青島登陸,然後就駐防在膠東半島。1940年,他在和八路軍作戰時負傷被俘。被俘以後,他陷入絕望,非常苦惱。曾經逃跑過一次,但因為山區沒有路,又被抓了回來。當時八路軍又俘虜了一名日本士兵,他是我父親的上司叫瀨古。瀨古見到我父親時大吃一驚,問小林清你怎麼還活着?我們已經把你的骨灰送回日本了,也給你的家裏送去了戰死通知書,寫着你在中國山東省文登縣戰死。我父親一聽自己連回軍隊甚至回家的可能性都沒有了,便放棄了逃跑的想法。

當時八路軍部隊的政治部主任仲曦東通過翻譯對他説,小林同志,你要是想回日本軍隊的話,我們可以送你回去,但像你這樣被八路軍俘虜這麼長時間的戰俘,回去後肯定會受日本軍事法庭的審判,這對你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聽了他的話,我父親感到八路軍沒有把他當作敵人對待,而是給他充分的自由和平等,尊重他的人格,把他當作朋友、階級兄弟和同志。後來,他還被送到延安日本工農學校學習,受到了教育和感化,世界觀得到了根本改變,明白了日本發動的戰爭是不正義的侵略戰爭,為了永遠消滅這樣的戰爭,讓日中兩國人民從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下解放出來,就必須沿着中國共産黨和八路軍的道路前進。他認真反省,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我的思想反省》,登在山東抗日根據地1944年7月23日的大眾報上,這就是當年那張報紙的複印件。

我的父親漸漸在膠東抗日根據地出了名,山東軍民見到他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日本八路”。此後他就和中國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戰爭,抗擊日本侵略者。他還多次在報紙上撰寫文章。最後我想説,我父親熱愛中國,對中國人民充滿深情,他和八路軍、中國人民一道抗擊日本侵略者,不僅是他個人人生輝煌的篇章,也讓我和家人引以為榮。謝謝大家。

[ 2025-09-02 14:43:34 ]

09-02 14:43:55

周莉

謝謝小林先生,請崔可夫先生回答這個問題。

[ 2025-09-02 14:43:55 ]

09-02 14:44:08

尼·弗·崔可夫

談到暴行這個問題,這不可能令人愉快。我爺爺一生參與過六次戰爭,他總説軍人的職責不是作戰而是保衛和平,所以戰後他對和平發展問題十分關心。1945年後,他在柏林又工作了八年。大家知道蘇聯軍隊攻克柏林後的第一號軍令是什麼嗎?是朱可夫元帥下令向普通老百姓發放餐食。這是一個和平的命令。我爺爺當時駐紮在柏林,是第一執行者。

曾經我以為沒有比納粹所作所為更令人髮指的事情了,他們在集中營裏殺死了數十萬人。但後來我知道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並沒有比納粹少多少。有兩個日本軍官進行殺人比賽,一開始他們目標是斬殺100人,後來覺得數量少又提高到150人,這不是人類能做出來的事情。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數萬名中國婦女被強姦,而那些試圖保護家人的人們被日軍用刺刀、子彈殺害,這令人髮指。要讓世界知道並記住這段歷史。戰爭是有規則的,肩膀上佩戴肩章的軍人不能把槍口和刺刀指向平民百姓,而是要保護他們。

老兵委員會裏有不同國家的分委會,既有中國分委會也有德國分委會。德國分委會是由那些德國籍反法西斯人士組成,到現在還有600多人,是相當大的數字了。

講了這麼多,我還是想説要牢記歷史,讓這樣的殘暴行徑永遠不再出現。謝謝。

[ 2025-09-02 14:44:08 ]

09-02 14:44:39

湖北日報記者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飛虎隊與中國軍民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結下深厚友誼,請問格林先生,您認為飛虎隊精神的核心是什麼?飛虎隊的故事在今天有何重要意義?這對於當下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交往有何啟示?美中航空遺産基金會在促進中美友好交往方面將如何進一步發揮作用?謝謝。

[ 2025-09-02 14:44:39 ]

09-02 14:44:58

傑弗裏·格林

非常感謝你的提問。很遺憾的是,在美國並沒有很多人知曉美國人民在中國做的事情,以及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為美國做的事情。美國很多人都不知道飛虎隊的存在。中國的全面抗戰早於歐洲戰場兩年,而在1941年12月,也就是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的幾天時間裏,飛虎隊隊員就飛赴中國開展戰鬥。陳納德將軍當時是中國空軍的顧問,他邀請了100多位美國飛行員志願參軍,在緬甸開展訓練,當時名叫“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珍珠港事件發生後,陳納德將軍派遣了2個戰鬥機分隊飛赴昆明,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保護滇緬公路。由於昆明當時在滇緬公路北端,所以日軍頻繁轟炸昆明,每幾個星期就開展大規模轟炸行動。有一天,數十架日軍飛機從中南半島起飛,計劃轟炸昆明,他們以為這一行動十分簡單,丟下炸彈後就可以輕鬆返程。但是這次他們在距昆明大概30英里的地方,發現了16架美國戰機,年輕的美國飛行員駕駛戰機予以反擊。可以説這是第一次日軍飛機被擊退,4架被擊落,6架受損。

日軍飛機被擊落,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飛虎隊這個名字就是中國人民給這些美國飛行員起的,他們認為飛行的老虎是不可戰勝的。正因為有這樣的飛虎隊精神,當時越來越多的美國飛行員來到中國,志願成為飛虎隊一員。

此後發生的事情更是意義非凡,1942年4月,美軍開啟了襲擊東京的“杜立特行動”。完成任務後,美軍飛行員在返航途中,由於油料不足,在中國東部跳傘,這是在日佔區,其中8人被俘,3人被處決,但是有64人被中國老百姓救起,回到了他們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後,日軍發起軍事行動,用槍炮、生化武器、炸彈屠殺中國老百姓,屠殺了25萬中國平民,目的就是要給中國人一個教訓,告訴中國人,如果敢救美國人,後果就是殺無赦。但在此後三年裏,一旦有美國飛行員在敵佔區被擊落或者迫降,只要沒有立即落入日軍手中,總能得到中國人民的營救。中國人民深知,如果營救行動被日軍發現,不僅面臨生命威脅,還會殃及家人、朋友、鄰居,甚至整個村莊都有可能被毀滅。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能夠如此持續而堅定地為來自異國的戰友捨生忘死,這就是二戰期間中國人民和飛虎隊之間的密切&&。謝謝。

[ 2025-09-02 14:44:58 ]

09-02 14:45:38

阿爾及利亞國家電視台記者

在提問前,我想借此機會向中國人民表達我的敬意,也向全世界所有投身反法西斯戰爭的人民致敬。我的問題想提給貝石濤先生,您的父親貝熙葉醫生在戰火中曾經冒着巨大風險,為中國的抗日軍民運送藥品、提供救助,在您看來,支撐他做出如此英勇行為的信念是什麼?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您認為您父親的精神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謝謝。

[ 2025-09-02 14:45:38 ]

09-02 14:45:57

貝石濤

感謝您的提問。我的父親1913年就來到中國,當時他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後半生,也就是40多年的時間都會在中國度過。他來到中國的首要職責就是投身中國醫療體系的現代化建設。他擔任了很多重要職務,比如著名的天津北洋(海軍)醫學堂教授,法國駐華公使館的醫官。他曾經為中國政府的多位高官提供過醫療救助。1918年,他還支持中國人民抗擊鼠疫。此外,我父親擔任過法國在北京設立的聖米歇爾醫院院長,期間他要求擴建醫院,以便能夠救治更多的中國病人。當時在北京的很多外國醫院拒收中國病人,我父親認為這很不公平,所以要求擴建。他也為很多中國著名藝術家提供過醫療服務,比如梅蘭芳、齊白石,也收治過很多窮苦百姓。

大家可能也知道,我父親在北京西山修建了一所私人宅邸,也就是“貝家花園”。後來他把“貝家花園”改建成一個診所,免費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可以説,我父親在他的後半生將全部身心奉獻給了中國人民。他還積極為中國培養醫生,曾在北京大學任校醫,與蔡元培和李石曾先生都是好友,一道發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讓醫學、科學、經濟學等各個學科的優秀中國學子能夠赴法國、比利時等國深造。我父親還參與創立中法大學,參與創辦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並出任首任院長,長期堅持中法雙語教學。

除了培養醫生,在文化交流領域我父親也作出了很多努力。我父親會講中文,他與《紅樓夢》法文版的校譯者鐸爾孟先生開辦文化沙龍,中法兩國很多知識分子在此交流思想,這為兩個偉大文明之間架起了溝通、理解和友誼的橋梁。

下面我講一下我父親對於日本侵華戰爭的看法。早在1931年日軍入侵中國東北時,我父親曾見證過日軍的暴行。戰爭全面爆發後,他深感震驚。盧溝橋事變後,他第一時間趕往前線救治傷員。他在寫給生活在北京的法國友人信件中提到,他救治過逃亡到北京的一些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對日本人的暴行深感憤怒,認為這不可接受,幫助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理所當然。

大家還記得我剛剛提到的“貝家花園”,我父親把“貝家花園”改建為一個臨時救助所,在這裡參與組織救治、運送重症傷員。後來有抗日人士找到他,希望他為抗日根據地運送藥品提供支持,父親毫不猶豫答應了。一開始我父親還能夠駕駛挂着外交牌照的汽車穿越日軍封鎖線,利用他在法國公使館醫官的身份打掩護。但後來隨着戰爭形勢日益趨緊,汽油成了管控物資,我父親又義無反顧改用自行車運送藥品。他當時已是71歲高齡,往返於城裏住所和西山之間,為抗日根據地秘密運送了一大批藥品,甚至包括無線電電池等。可以説在中國抗戰期間,我父親始終堅定站在中國人民一邊,幫助中國人民擊退日本侵略者。

關於我父親精神的現實意義,有兩個層面。首先是我父親的義舉進一步豐富了中法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我還記得在2014年也就是法中建交50周年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他當時在法中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到了我的父親貝熙葉,説他冒着生命危險開闢一條自行車“駝峰航線”、把寶貴的藥品運往中國抗日根據地。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期間,參觀了戴高樂基金會,在那裏我很榮幸受到習近平主席的親切會見。

事實上,在北京有很多接受過我父親醫治的中國老百姓,他們的後人也向我講述過我父親當年的事跡。現在,貝家花園也成為法中人文交流基地,展現了法中之間的特殊關係。

第二個層面,就是要敢於展現抵抗精神,永不放棄,敢於捍衛自己的家鄉免遭野蠻戰爭的侵害。此外,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文化多樣性,維護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團結。我想這就是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意義。謝謝。

[ 2025-09-02 14:45:57 ]

09-02 14:46:33

環球時報記者

我的問題提給小林陽吉先生。小林陽吉先生您好,作為八路軍戰士的後代,您多次參加中日友好活動,在抗戰勝利80周年這個重大節點,您覺得應該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像您父親那樣反戰戰士的精神,以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來?謝謝。

[ 2025-09-02 14:46:33 ]

09-02 14:46:48

小林陽吉

謝謝你的提問。我受中國政府的邀請,曾參加過2005年、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70周年的紀念活動,並獲得了紀念章。這次又受中國政府邀請,參加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我想這是對父親的告慰也是褒獎,是我一生莫大的榮譽和驕傲。今天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就是為了告訴人們勿忘歷史、珍愛和平,就是為了告訴人們,今天的日本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日中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人民有數千年的傳統友誼,但是誰也不應該忘記兩國關係史上曾有過侵略和被侵略的殘酷歲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暴行,理應公諸於世,讓人們牢牢記住。一個民族的反省,遠遠要比另一個民族的寬容更加重要,一個勇於反省的國家,才能得到世界的尊敬。謝謝。

[ 2025-09-02 14:46:48 ]

09-02 14:47:17

周莉

謝謝小林陽吉先生。由於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 2025-09-02 14:47:17 ]

09-02 14:47:56

總台中國之聲記者

當前多國友人及其後代持續關注並且傳承着當年中外軍民互助的歷史記憶,請問崔可夫先生和柯馬凱先生,從你們的家族記憶視角來看,當前傳承這段歷史對於推動中外民間友好有怎樣的特殊意義?謝謝。

[ 2025-09-02 14:47:56 ]

09-02 14:48:12

周莉

先請崔可夫先生。

[ 2025-09-02 14:48:12 ]

09-02 14:48:29

尼·弗·崔可夫

我想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友誼的見證,我們正是因為珍視兩國和人民的共同歷史才走到了一起。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沒有發動過一次侵略戰爭,只有保衛祖國、保衛家園、抵抗侵略者。侵略者不僅給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給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我們希望未來永遠不要再有像南京大屠殺那樣慘痛的事件。

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是非常好的朋友,互相尊重,他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民間交往。我們也知道,最近這些年的中國,類似外國人理解的“中國功夫”,像太極拳那樣,非常飄逸、柔和、優雅,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中國的外交身姿就是如此的柔和、優雅與充滿魅力。

在看到俄中兩國關係的時候,我看到兩個國家的關係在不斷鞏固。求同存異是中國的古老智慧。我的爺爺曾經駐紮在德國,他被提名成為首屆民主德國政府的成員,雖説他們是作為攻克柏林的將領出現在柏林的,但是他多年都同德國的人民保持友好關係,他有很多德國朋友。法國的戴高樂、美國的艾森豪威爾都曾經是他的戰友,他們一起指揮過反法西斯的戰爭。

和平與合作是世界發展的方向,今天大家能夠坐在一起,説明我們的目光都在關注未來、關注和平。謝謝。

[ 2025-09-02 14:48:29 ]

09-02 14:48:50

周莉

謝謝崔可夫先生,請柯馬凱先生回答這個問題。

[ 2025-09-02 14:48:50 ]

09-02 14:48:59

柯馬凱

今天在座的幾位受訪者有日本的、有法國的、有俄羅斯的、有美國的,還有我這個英國人。我在中國長大,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是“國際友人”,什麼叫“國際友人”?好像幫助中國人的外國人才叫國際友人,我覺得這個不全面。中國有句話叫“人不知而不慍”,是一種傳統美德。我父親參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首先是去西班牙參加國際縱隊。但有多少中國人知道,國際縱隊裏有近百個中國人去幫助西班牙人民反對法西斯,當時延安在高唱《保衛馬德里》。在俄羅斯戰場上,也有不少中國人參加蘇聯反法西斯保衛戰。當中國人民受到法西斯侵略時,有一些滿懷國際主義情懷的外國人幫助中國,也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民冒着危險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民。這些故事我覺得應該多講一些。

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強國,在國際上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據我所知,中國軍人在境外,大多都是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有緊張局勢的時候,中國出面調停,維護和平是中國為全球做得非常好的一件事。我覺得中國可以做出示範。希望將來提到“國際友人”這個詞的時候,大家都能説出一些中國人,一些幫助外國人、體現國際友誼精神的中國人。其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就已經有很多例子,即便當時還非常落後,中國去幫助坦桑尼亞修建鐵路,向非洲派醫療隊等,這就是真正的國際友誼。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希望中國繼續發揮維護和平的積極作用。謝謝。

[ 2025-09-02 14:48:59 ]

09-02 14:49:17

周莉

謝謝柯馬凱先生。非常感謝5位嘉賓今天來到新聞中心和大家進行交流,讓我們再次向曾為中國抗戰作出犧牲和貢獻的國際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國人民永遠銘記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也將繼續弘揚他們的精神,守護好共同締造的和平,開闢美好的未來。再次感謝今天5位國際友人。今天的記者見面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2025-09-02 14:4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