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第三場記者招待會。今天我們邀請到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先生、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抗戰紀念設施和抗戰遺址、遺物修繕保護等方面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記者招待會的還有: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際合作司)負責人李敬先先生,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負責人彭躍輝先生。
現在,請馬飛雄先生作介紹。
[ 2025-08-31 10:14:03 ]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借此機會,我代表退役軍人事務部,向長期以來重視支持關心烈士褒揚工作的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衷心的感謝!
在長達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艱苦歲月中,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抵禦外侮、救亡圖存的共同意志,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張自忠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以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這些抗日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英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動力,需要我們永遠銘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烈士褒揚工作,就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保護抗戰紅色資源、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做好烈士褒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退役軍人事務部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烈士褒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宣傳抗日英烈事跡,積極保護利用抗戰紀念設施,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一是不斷健全法規政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先後印發《烈士紀念設施規劃建設修繕管理維護總體工作方案》、《關於加強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的意見》等文件,修訂《烈士褒揚條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烈士安葬辦法》等法規規章,制定烈士紀念設施規範管理、加強烈士紀念設施展陳講解工作的意見等政策制度,為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這些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廣泛組織緬懷紀念。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相關時間節點,積極動員組織社會各界開展祭掃紀念和拜謁參觀活動,深切緬懷抗日英烈,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記中華民族抵禦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三是強化設施保護管理。通過實地踏勘、史料查證、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烈士紀念設施信息採集校核,摸清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底數,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加強烈士陵園提質改造,投資2.7億元,實施43個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項目;實施全國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補助資金20億元,推動7.7萬餘座零散烈士墓遷至烈士陵園。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專項行動,與國家文物局密切配合,助推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和文物管護,有效提升設施總體面貌。四是講好抗戰英烈故事。開展抗戰英烈史實蒐集整理,組織口述歷史採集、遺物史料展覽、英烈事跡編纂等,深挖英烈事跡和精神,積極打造精品展陳;先後公布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294處,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1128名;連續舉辦四屆全國英烈講解員大賽等系列活動,持續講好抗戰英烈事跡和中國抗戰故事,推動全社會形成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以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為契機,進一步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抗戰烈士紀念設施紅色資源,推動抗日英烈事跡學習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在全社會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再過幾天就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謹向為這一民族解放的正義之戰勝利作出重大貢獻和犧牲的英雄烈士、抗戰將士、英烈親屬、華人華僑、國際友人等,致以崇高的敬意。謝謝。
[ 2025-08-31 10:20:47 ]
謝謝馬飛雄先生的介紹,現在請孫德立先生作介紹。
[ 2025-08-31 10:20:53 ]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很高興向大家簡要介紹抗戰文物保護利用有關情況。
抗戰文物實證抗戰歷史、承載民族記憶,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抗戰文物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抗戰主題紀念活動,深入考察抗戰遺址和紀念場館,親自關心、指導、推動重要抗戰遺址修護和抗戰紀念設施保護,對全面整理抗戰文獻資料、深入開展抗戰歷史研究、發揮紀念設施教育功能提出明確要求,為做好抗戰文物工作提供了遵循。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方面的協同推進下,經過廣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時代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集中體現為“三個基本、一個充分”。
一是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據統計,全國抗戰主題不可移動文物有1萬餘處、可移動文物50萬餘件/套。正在開展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一批抗戰遺址,並將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紀念設施作為重點調查對象。
二是抗戰文物系統保護格局基本形成。20個抗戰主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有序推進,延安國家文物保護示範區深入創建。全國累計實施3000余項抗戰遺址保護修繕、陳列展示、環境整治工程和館藏抗戰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重要抗戰遺址重大險情得以消除,館藏抗戰文物保存狀況明顯改善。
三是抗戰紀念館體系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間新建改擴建近20家抗戰紀念館、對50余家抗戰紀念館進行展陳提升,全國備案抗戰紀念館達到257家。18個抗戰主題展覽入選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44個抗戰主題展覽入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抗戰紀念館建設質量和展陳水平顯著提升。
四是抗戰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顯。全國年均舉辦抗戰主題展覽500余個,超過6000萬人次觀眾走進抗戰遺址和場館。96個抗戰遺址和場館被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內地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抗戰遺址和場館成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
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是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路上勇毅前行的中國人民對歷史的永續銘記、對先烈的崇高致敬、對正義的堅決捍衛、對未來的接續奮鬥。今年,國家文物局按照中央整體部署,充分發揮文物資源優勢,抓緊抓好抗戰文物工作。
一是抓整體保護。指導各地排查抗戰遺址保存狀況,消除重大險情和安全隱患,加強日常養護管理,守住文物安全底線。同時支持地方立項、實施、完工一批抗戰文物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項目。
二是抓精品展陳。聯合舉辦抗戰文物保護展示主題活動季,全國推出抗戰主題陳列展覽共計1000余個,更好發揮抗戰文物的育人功能和激勵作用。
三是抓價值挖掘。共同主辦第五屆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聯合開展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主題的大中小學“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工作,生動鮮活講好黨的故事、抗戰故事、英烈故事,促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四是抓主題活動。聯合舉辦抗戰文物保護展示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各地各有關部門依託抗戰遺址、紀念場館組織舉辦富有特色的陳列展覽和主題活動,深化拓展抗戰文物的教育功能,讓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受到思想洗禮和精神熏陶。
我們熱烈歡迎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對抗戰文物工作持續關注並進行全面報道,共同講好抗戰故事,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下面,我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 2025-08-31 10:26:55 ]
謝謝孫德立先生的介紹。現在進入答問環節,請媒體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記者招待會採取全場同聲傳譯,如果有記者用英文提問,提問部分將被交傳為中文。現在請大家舉手提問。
[ 2025-08-31 10:27:25 ]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注意到,公布第四批著名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是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的一項重要活動。能否請簡要介紹一下有關工作情況?謝謝。
[ 2025-08-31 10:32:25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抗日英烈、英雄群體是14年英勇抗戰歷史的重要見證,也是偉大抗戰精神的重要載體。公布兩個名錄,既是銘記緬懷抗日英烈不朽功勳、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也是培育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在全社會開展歷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機。2014年、2015年、2020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先後公布三批共26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10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更好地紀念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從4月份起,退役軍人事務部會同軍地12個部門印發通知,組織各地申報,同時也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線索,商請有關單位和駐外使領館推薦,合力做好第四批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的遴選工作。通過組織力量對檔案資料收集整理、遴選編輯、核實論證,實地勘察抗戰紀念設施、舊址,邀請黨史、軍史和近代史專家慎重評審,協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形成了名錄名單。經報請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日前已經公布。
第四批名錄包括34處設施、遺址和41名英烈、2個英雄群體,這項工作從醞釀到産生公布,歷時5個多月。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注重展示中國共産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華兒女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奮勇抗戰。二是注重呈現從1931年至1945年14年艱苦卓絕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奮戰史。三是注重兼顧正面戰場、敵後戰場的犧牲貢獻,還原展現華人華僑、國際友人的抗戰壯舉。謝謝!
[ 2025-08-31 10:33:14 ]
剛剛發布人提到了正在開展的抗戰文物保護展示主題活動季,想問一下這個活動的工作目標是什麼?接下來有什麼具體的安排?謝謝。
[ 2025-08-31 10:38:55 ]
好的,謝謝你的提問。舉辦抗戰文物保護展示主題活動季是我們今年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目的就是以“保護抗戰文物 講好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為主題,加強統籌謀劃和部門協同,共同打造傳播矩陣,形成整體宣傳效應,廣泛吸引群眾參與,推動形成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濃厚氛圍。這個活動季從7月持續到9月,每個月都有主題鮮明、內容厚重、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
7月,我們有序推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對外開放,聯合推介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而舉辦的系列主題展覽,聯合舉辦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推進實施了一批抗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
8月,我們相繼推出30余個抗戰主題精品展覽,中國共産黨抗日戰爭檔案展和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對外開放,並分赴6個省區開展“勝利號角的迴響”紅色故事巡迴宣講,舉辦抗戰實物資料老照片系列捐贈活動,遴選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和優秀案例。
9月,我們計劃推出“國際友人與中國抗戰”專題展覽和飛虎隊常設展覽,主辦全國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論壇,聯合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全國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的主題活動。
今年以來,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對抗戰文物工作積極參與、傾力支持,主動設置議題話題,開設網上網下的專題專欄,精心策劃製作節目,深入基層實地採訪,推出的系列報道社會反響比較熱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推動抗戰“文物熱”“文博熱”持續升溫。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國家文物局對新聞媒體和記者朋友的辛勤付出&&衷心感謝。謝謝。
[ 2025-08-31 10:39:38 ]
我們注意到,這次公布的部分第四批抗戰紀念設施位於境外,之前公布的第三批也有境外烈士紀念設施,能否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 2025-08-31 10:40:02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李敬先同志回答。
[ 2025-08-31 10:40:58 ]
我國在境外有抗戰紀念設施和遺跡百餘處,主要包括在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等國30余處,在港澳地區80余處。這些紀念設施和遺跡一般由當地華人華僑、社團組織或中資企業、所在國有關部門等管理,大部分管理狀況較好。國務院公布的前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港澳地區有3處、海外有3處。這次公布的第四批名錄中共有4處境外紀念設施。這些紀念設施見證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與祖國人民一起,義無反顧投身到這場關係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鬥爭中,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最終取得了勝利,生動展示了偉大抗戰精神。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境外抗戰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力度,2023年、2024年先後在緬甸、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或修繕抗戰紀念設施。今年我部會同外交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在俄羅斯修繕建設中國東北抗聯教導旅英烈紀念設施已於近日竣工開放;赴香港、澳門實地踏勘祭掃抗戰紀念設施;赴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抗戰紀念設施開展緬懷紀念等活動。此外,我駐相關國家使領館正在按照要求全面摸排境外抗戰紀念設施狀況,逐一研究制定修繕保護計劃方案,組織祭掃紀念活動,確保所有境內外抗戰紀念設施都能得到良好的保護利用。
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服從服務外交工作大局,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境外抗戰紀念設施,講好境外抗戰紀念設施故事,組織好祭掃紀念活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謝謝。
[ 2025-08-31 10:41:35 ]
堅持保護第一是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的重要內容,想請問抗戰文物保護進展如何?謝謝。
[ 2025-08-31 10:47:13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彭躍輝同志來回答。
[ 2025-08-31 10:47:36 ]
抗戰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保護是首要任務。這些年,我們遵循文物保護規律和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推進抗戰文物的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本體與周邊保護、單點與集群保護,做到既應保盡保,又突出重點。圍繞今年的重要節點,文物部門着力抓好抓實六項工作,即“三個堅持、三個深化”。
一是堅持服務大局。開展抗戰文物保護展示行動,提升抗戰文物的整體保護和活化利用水平。支持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改擴建和改陳擴展工程,推進盧溝橋保護修繕和宛平城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整治提升項目,讓盧溝橋、宛平城面貌一新、煥發生機。
二是堅持統籌規劃。指導20個抗戰主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規劃編制,明確空間布局和項目設計,實施一批連片保護和整體展示工程,促成11個省份推出38條抗戰文物主題游徑,加強系統保護,賦能老區振興。
三是堅持示範引領。實施以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平型關戰役遺址、&兒莊大戰舊址、湘西雪峰山抗戰舊址、冉莊地道戰遺址、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為代表的抗戰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工程,一體推進文物保護、風貌保護和環境保護。
四是深化考古調查。吉林磐石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和黑龍江木蘭雞冠山抗聯密營遺址考古發掘取得新突破,已發現4000余個抗聯遺跡點、出土近5000件抗聯遺物。昨天上午,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開展。聯合實施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紅石砬子遺址公園建設。
五是深化協同研究。聯合創建6個抗戰主題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做好抗戰實物文獻史料的搶救、徵集與研究。加強反映侵華日軍暴行、罪行遺址和證據的保護利用,開展死難者遺骸保護和萬人坑遺址展示的聯合研究。
六是深化地方創新。黑龍江、廣西、雲南、陜西&&7部抗戰文物保護地方性法規。陜西、山西&&財政支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若干措施,紮實推進陜甘寧、晉冀豫、晉察冀、晉綏抗日根據地主題片區建設。謝謝。
[ 2025-08-31 10:48:35 ]
廣大群眾高度關注抗戰相關紀念設施和遺址的保護管理,能否介紹一下退役軍人事務部在抗戰紀念設施保護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有關考慮?謝謝。
[ 2025-08-31 10:48:58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李敬先同志回答。
[ 2025-08-31 10:49:25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那段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戰爭中,無數勇敢的人們為了勝利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的英靈永垂不朽”。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抗戰烈士紀念設施紅色資源,既是對抗戰英烈的深切緬懷,又是對抗戰歷史的深刻銘記,也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退役軍人事務部持續推進抗戰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不斷築牢紅色陣地。一是全面摸清底數。部署開展信息採集校核,摸清抗戰相關烈士紀念設施3.9萬處並錄入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化精細化管理。二是強化修繕保護。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穩步實施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武鄉八路軍烈士陵園等提質改造項目,有序推進在俄羅斯中國東北抗聯教導旅等境外紀念設施修繕工程;會同文旅部門落實革命文物、紀念設施保護合作協議,定期排查修繕,抗戰烈士紀念設施總體面貌得到提升。三是發揮宣教功能。收集整理抗戰英烈遺物史料,深入挖掘抗日英烈事跡,積極打造精品展陳,增強傳播力感染力影響力;舉辦全國英烈講解員大賽、全民共講抗戰英烈故事等活動,常態化開展緬懷紀念等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銘記抗戰歷史、致敬抗戰英烈、傳承紅色基因。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切實保護好抗戰烈士紀念設施,持續開展緬懷教育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充分認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深入學習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謝謝。
[ 2025-08-31 10:50:22 ]
抗戰文物是全人類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是偉大抗戰精神的重要載體。請問如何依託抗戰文物來講好抗戰故事,弘揚抗戰精神?謝謝。
[ 2025-08-31 10:59:47 ]
謝謝你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珍視革命歷史,對革命文物始終滿懷崇敬、充滿感情。在很多地方考察調研,都要瞻仰革命舊址、緬懷革命先烈,反復叮囑要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今年7月7日,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山西陽泉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八路軍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陳列,在我們黨領導軍民揮灑熱血、英雄戰鬥過的這片熱土上,重溫光輝歷史、深情緬懷英烈,號召講好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抗戰文物蘊含着豐富的抗戰故事,也承載着偉大的抗戰精神。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抗戰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挖掘抗戰文物的豐富內涵和教育功能,講好感人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凝聚團結一心、奮勇前行的力量。
我想,我們一是要發揮抗戰文物詮釋歷史的實證作用,以準確的史實和科學的結論教育人、啟迪人。文物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歷史。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的珍貴實物,無聲訴説着日本軍國主義慘無人道、令人髮指的侵略罪行,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禦外侮的光輝歷史,充分展現着我們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抗戰文物歷史研究,梳理歷史細節,還原歷史原貌,深刻揭示抗戰歷史的發展進程和勝利規律;進一步提升抗戰文物的展陳水平,深耕內容建設,注重方式創新,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認知,獲得深刻的歷史啟示。
二是講好抗戰文物背後的感人故事,以英雄的事跡和光輝的形象來感染人、照亮人。文物是鮮活的、真實的,是見人見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珍藏的盧溝橋事變守城部隊戰士的鋼盔,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展出的楊靖宇用過的馬刀,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展出的“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的錦旗,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陳列的沾有愛國僑領蟻光炎遇難時血跡的旗袍。這一件件珍貴文物背後都有着感人的故事、閃耀的初心。我們將積極引導抗戰文物的故事化表達、細節化呈現,增加陳列展覽的表現力、感染力,生動鮮活地講好抗戰文物背後的故事,多維展現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推動全社會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
三是解讀抗戰文物承載的精神密碼,以偉大的精神和光榮的傳統來激勵人、鼓舞人。文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懷、文化自信的深厚積澱。我們看到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一份東北抗聯戰士的《露營之歌》手稿,其中寫到“朔風怒號,大雪飛揚。徵馬踟躕,冷氣侵人夜難眠。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有的觀眾看了之後説:“這種精神,這份鬥志,何等真切!何等豪邁!這樣的隊伍,怎麼可能不奮進!怎麼可能壓得倒!”這就是抗戰文物直抵人心、打動人心的內在力量。我們將精心組織具有莊重感、儀式感、參與感的紀念活動和主題活動,生動呈現歷久彌新的偉大抗戰精神,激發愛國熱情,汲取奮進力量,激勵人民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團結奮鬥。謝謝。
[ 2025-08-31 11:00:40 ]
在公布的第四批名錄中,哪些抗日英烈或抗戰紀念設施給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否向我們透露一下?謝謝。
[ 2025-08-31 11:05:17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社會動員之廣泛,民族覺醒之深刻,戰鬥意志之頑強,必勝信念之堅定,可以説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第四批名錄所承載的每一個英雄事跡都令人深受感動、肅然起敬。
從著名抗日英烈看,他們犧牲時的平均年齡不足35歲。他們當中有愛國將領,比如中美空軍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鄭少愚,曾擔任空軍第4飛行大隊24分隊隊長,在八一四空戰、武漢空戰、柳州空戰中屢立戰功,1942年執行任務時殉國,他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有戰鬥英雄,如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7團2營營長劉鳴琴,作戰勇猛,率部多次重創日軍,受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的通令嘉獎。有少年勇士,如抗日兒童團團員王禾,大家熟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正是“王二小”的原型之一。作者有感於以王禾為代表的兒童團團員們為抗日武裝力量送信、放哨,甚至犧牲年少的生命,創作了這首紅色歌曲,傳唱至今。有愛國華僑,如蟻光炎,率領華僑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向國內捐款捐物用於抗戰,後來被親日派特務暗殺於泰國。還有國際友人,如蘇聯援華飛行員奧列霍夫、羅馬尼亞援華醫療隊護士柯芝蘭等,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獻出寶貴生命。
從紀念設施遺址看,有展現全民族抗戰的,如位於河南洛陽的八路軍駐洛辦事處舊址,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同志多次到這個辦事處指導工作,劉少奇同志在此起草了《論共産黨員的修養》文稿。有見證抗戰勝利的,如位於山西太原的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第一軍軍部大樓舊址,這是國內16個日軍受降點之一,晉綏等地日軍在此處向當時的第二戰區投降。有記錄日本侵華血淚史的,如位於吉林白山的石人血淚山死難礦工紀念地,記錄着日本侵華期間奴役中國勞工、迫害中國人民、掠奪中國資源的纍纍罪行。還有反映中國軍隊出國作戰的,如位於緬甸的密支那中國遠征軍紀念碑,安葬着347名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遺骸,記載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重要貢獻。
總之,第四批名錄英烈人物類型多樣,紀念設施、遺址區域分佈廣泛,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現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壯闊歷史,展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史實。謝謝!
[ 2025-08-31 11:06:34 ]
我們注意到,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已經開展,頗受關注。請問東北抗聯文物保護情況如何?謝謝。
[ 2025-08-31 11:06:39 ]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彭躍輝同志回答。
[ 2025-08-31 11:07:02 ]
東北抗聯是中國共産黨創建最早、堅持抗日時間最長、條件最為艱苦的抗日武裝,在白山黑水之間、林海雪原深處勇赴國難、浴血奮戰,在中國抗戰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留下輝煌一頁。東北抗聯精神是黨中央批准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偉大精神。據統計,東北抗聯遺址近700處、紀念設施35處,文物藏品10萬餘件/套,是東北抗聯十四年抗戰史的重要見證。各地方各部門協同推進,東北抗聯文物工作夯基壘&、積厚成勢。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公布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將16處東北抗聯紀念館核定納入前三批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名單,聯合發布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簽署統籌推進磐石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保護利用合作協議。
二是加大保護力度。累計開展東北抗聯遺址考古調查發掘項目72項,實施東北抗聯遺址保護展示工程200余項,持續推進東北抗聯遺址保護、林地保護、環境保護相得益彰。
三是深化活化利用。累計推出東北抗聯主題基本陳列42個、專題展覽76個、主題活動300余項、展演宣講活動2000余場,東北抗聯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旅游、冰雪旅游、研學旅行融合發展潛力日益彰顯。
立足謀劃“十五五”,我們將着力推進東北抗聯遺址的系統保護,聚力深化東北抗聯文物價值研究,發力提質東北抗聯主題精品展陳,合力拓展東北抗聯故事教育功能,大力推進東北抗聯文物賦能東北振興發展,統籌提升東北抗聯保護管理利用水平。謝謝。
[ 2025-08-31 11:07:38 ]
近期圍繞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各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緬懷紀念活動。請問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在發揮系統紅色資源稟賦、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方面都作了哪些工作?謝謝。
[ 2025-08-31 11:10:46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鑒往事,知來事。偉大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年我們按照中央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統一安排,圍繞發揮系統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我們先後會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發起全民共講抗戰故事公益行動,會同全國少工委利用抗戰烈士紀念設施等資源,指導各級少先隊就近就便開展“紅領巾向英烈致敬”實踐。動員全系統組織實施“山河映忠魂”英烈講解員大賽、清明祭英烈、“致敬英烈”進社區等教育,舉辦抗戰主題展覽、開展抗戰老兵與新時代新兵“時空對話”、運用AI技術復原抗日英烈畫像等各具特色的緬懷紀念活動。等等。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和活動安排,深刻講述了抗戰故事和英烈事跡,全面重溫了中國共産黨人英勇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不屈歷程,精準闡釋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入挖掘了英烈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感召更多聆聽者、奮鬥者,在當下與未來的交匯中砥礪使命,凝聚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礡力量。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英烈褒揚紀念,繼續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系統紅色資源,把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作為重要紅色教育陣地,做好英烈事跡的發掘整理、宣傳展陳等工作,進一步濃厚崇尚英雄、緬懷英烈的社會風尚。謝謝。
[ 2025-08-31 11:11:19 ]
7月三部門公布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陳列展覽推介名單,一經發布就受到了各方的關注,能否介紹這些主題展陳的基本特點?謝謝。
[ 2025-08-31 11:24:55 ]
謝謝你的提問,我的同事具體參與了這項工作,這個問題請彭躍輝同志來回答。
[ 2025-08-31 11:26:10 ]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陳列展覽是抗戰遺址和紀念場館講好抗戰故事、發揮教育功能的基本形式。按照匯總數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以及港澳地區均舉辦了抗戰主題陳列展覽,呈現守正創新、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堅持了開放、共享、融合的理念,體現了各級重視、各方支持、各界參與的合力。總體而言,今年抗戰展陳的工作亮點可用五個關鍵詞概括。
第一,多維敘事。從“為了民族解放與人類和平”主題展覽到中國共産黨抗日戰爭檔案展,從百團大戰到&兒莊大戰陳列,都是以十四年抗戰史為軸,以宏大敘事為主,以史詩格局再現偉大勝利。從地道戰到鐵道英雄、從西班牙戰場到中國抗日戰場、從國際友人到飛虎隊專題展覽,注重多角度敘事、小切口呈現,讓抗戰歷史更加飽滿而真實。
第二,以物證史。以物敘事、以物釋史,讓文物説話、用史實發言,是抗戰展陳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是首次集中展示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將珍貴文物、檔案文獻、歷史影像、歷史場景進行立體呈現,充分展現東北抗聯艱苦抗戰、功垂霄壤的抗戰歷史。在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推出的“改變世界的戰爭”展覽以國際記者和外國作家的報道、著作、手稿,生動展現讓世界聽到延安聲音,深刻領悟中國共産黨支撐起中國抗戰的信心和希望。
第三,創新表達。我們結合傳統手段和現代科技、實物展品和場景展示、靜態陳列和動態演繹,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不斷增強抗戰展覽的沉浸式體驗、互動式參與、歷史親近感。“雷靐䨻——地雷的神奇故事”展覽以兒童為受眾,採用手繪畫形式,融合多媒體元素,打造可看可聽可觸可感的原創展覽。
第四,注重首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首次展出在盧溝橋事變壯烈犧牲的第一位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證明書,中國國家博物館赴香港舉辦首次抗戰文物展,華僑抗戰展徵集的僑批,善用小人物折射大情懷,講述普通人的不平凡小故事,展現中華兒女團結禦侮的赤子情深和不屈脊梁。
第五,集聚效應。我們在7月7日、8月15日、9月3日前後密集推出展陳矩陣,在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推出四個抗戰展覽,“萬里同心”華僑抗戰展五地聯展,“山河永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革命文物展”四館聯展,香港8月下旬七天連開四個抗戰展覽。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題展覽56天累計接待觀眾已超60萬人次,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近三年年均接待觀眾300萬人次,今年暑期日均接待量突破1.2萬人次。謝謝。
[ 2025-08-31 11:26:18 ]
請大家繼續提問。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 2025-08-31 11:26:39 ]
對於公布的第四批著名的抗日英烈,我想請問一下他們是否均為烈士,他們的後人能否享受相關的撫恤優待政策?謝謝。
[ 2025-08-31 11:27:40 ]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李敬先同志回答。
[ 2025-08-31 11:28:08 ]
名錄中公布的英烈,他們都是抗戰英雄,這些抗戰英雄無論是否被評為烈士,他們都值得我們銘記。按照國務院公布的《烈士褒揚條例》,烈士的評定和追認工作都有規定的程序,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指導。近代以來,我們約有2000萬烈士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寶貴生命,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人。這些烈士都記載在當地的烈士英名錄中,符合條件的烈士遺屬都享受着相關的撫恤待遇。烈士事跡和烈士英名錄校核工作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作,這項工作需要我們軍地有關部門共同努力,也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這次第四批名錄公布後,我們歡迎群眾如果發現新的線索和信息,及時向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反映,既可以向當地的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反映,也可以向我們反映,我們會及時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校核,回應社會關切。謝謝大家。
[ 2025-08-31 11:28:35 ]
今天新聞中心的第三場記者招待會就到這裡,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再見。
[ 2025-08-31 11: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