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繼續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章軻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先生,副局長李滔女士,副局長黃華波先生。
現在,先請章軻先生作情況介紹。
[ 2025-07-24 10:01:21 ]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醫保事業的關心、理解、幫助和支持。下面,我就“十四五”期間中國的醫保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介紹。
“十四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圓滿完成了各項醫保改革發展任務,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我們積極推進公平可及。“十四五”期間,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國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3.27億人。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完善,醫療救助每年資助參保約8000萬人。職工和居民住院費用目錄內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80%和70%左右。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和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機制全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深入推進,參保覆蓋達1.9億人。
我們積極推進法治建設。《醫療保障法》立法持續推進,《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等2部行政法規頒佈實施,醫保基金監管法治建設持續強化,執法程序逐步規範,執法能力不斷提高。
我們積極維護基金安全。醫保基金的安全網不斷織密扎牢,基金運行持續穩健。截至2024年底,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餘3.86萬億元。基金運行監測不斷強化。基金監管體系全面建立,事前教育、事中提醒、事後監督和飛行檢查等措施常態化綜合推進,累計追回醫保基金1045億元。
我們積極推進科技賦能。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全面建成,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全國統一,醫保智能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醫保碼、移動支付和電子處方全面應用,群眾就醫購藥更加便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人次從2020年的537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億人次,增長了44倍,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率超過了90%。
我們積極推進協同發展。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醫保各項改革持續賦能醫療機構和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即時結算、直接結算、同步結算穩步推進。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現了全國統一,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了3159種。醫保支付方式不斷完善。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常態化制度化運行。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有序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建立。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推進全民醫保“十四五”規劃各項任務的落地落實落細,為“十五五”工作起好步、開好局。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 2025-07-24 10:10:43 ]
現在請大家開始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 2025-07-24 10:14:45 ]
今年是“十四五”全民醫保規劃的收官之年,在過去的四年裏,醫保部門在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這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謝謝。
[ 2025-07-24 10:18:52 ]
謝謝您的提問。醫保部門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的殷殷囑託,保障人民健康、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四年多,醫保提質擴面廣覆蓋。我們持續鞏固全民參保成果,“十四五”期間,全國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左右。2021-2024年,累積有近200億人次享受就診醫保報銷,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呵護“小的”。我們強化生育保險保障,截至2025年6月,2.53億人參加生育保險,基金累計支出4383億元,享受待遇9614.32萬人次。優化“出生一件事”,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就可以參保。31個省份和兵團都將輔助生殖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全國有近6成統籌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參保女職工。我們加快新生兒護理和分娩鎮痛等價格項目立項,促進兒科産科優化服務,積極推動目錄內生育醫療費用全報銷。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照顧“老的”。我們積極推動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截至2024年底1.9億人參加長護險,妥善解決失能人員長期照護問題。推動住院免陪護服務,引導護理資源優化配置。將95%以上的村衞生室納入醫保,方便老人家在家門口就醫。持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政策,方便隨遷老年人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保障“病的”。我們積極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截至2025年6月,全國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達到110萬家。持續鞏固住院醫保待遇。全面建立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將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範圍從家庭成員擴展到近親屬,地域上從本統籌區擴大到全省,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地區實現了全國範圍內個人賬戶家庭共濟。跨省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從無到有,目前有10種門診慢特病能夠跨省異地直接報銷。全國跨省聯網定點醫藥機構達64.4萬家,四年多來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5.6億人次,累計減少參保群眾墊資5900億元。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支持“新的”。我們制定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堅持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推動更多新藥、好藥盡快納入醫保目錄,“十四五”以來累計402種藥品進入目錄。持續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按病種付費方案2.0版,建立完善特例單議和數據工作組等配套機制,在引導資源配置同時支持醫療技術創新。印發30批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促進更多體現新質生産力的新技術、新設備進入臨床應用。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打擊“假的”。我們堅決扛起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政治責任,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健全完善飛檢工作機制,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欺詐騙保行為,切實看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我們持續強化藥品追溯碼監管,“賣藥必掃碼、買藥請驗碼”已成常態,“收回流藥違法、賣回流藥犯罪”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
過去四年多,醫保堅持幫扶“弱的”。我們建立健全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具體來説,“1”是構建以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醫保大數據為核心的醫保基礎設施及服務能力;“3”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梯次減負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體系;“N”是引導支持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工會職工互助等其他保障力量發揮作用。在這當中,我們完善大病保險,推進統一規範的醫療救助制度建設,實現高額費用負擔患者精準幫扶,全力鞏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十四五”時期各項醫保幫扶政策累計惠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就醫達到6.73億人次,減輕費用負擔超過6500億元。積極支持商業健康保險、慈善和工會互助等發揮健康幫扶作用,共同保障困難群眾看病就醫。
謝謝!
[ 2025-07-24 10:23:43 ]
“十四五”期間,群眾的就醫環境明顯變好了,看病用藥也更加規範。想請問醫保部門,在改善醫藥行業生態方面有哪些舉措?謝謝。
[ 2025-07-24 10:30:52 ]
這個問題請施子海同志回答一下。
[ 2025-07-24 10:31:13 ]
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為了減輕人民群眾疾病醫療負擔,營造良好的醫療保障環境,過去五年,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凈化醫療醫藥行業生態。
一是規範“藥品企業”。一段時間以來,醫藥購銷領域通過醫療回扣“帶金銷售”等問題多發頻發,導致藥品耗材價格被層層加碼、價格虛高,人民群眾意見較大。為此,我們建立了醫藥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由省級醫藥集中採購部門根據法院判決或者行政處置對企業開展信用評級、分級處置,打擊不正當競爭。截至2024年底,各省份評定失信企業735家,受到失信評價的企業,其藥品的挂網資格、集中採購資格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各級醫療機構在採購時也會得到該企業失信提示。多數失信企業能夠正視自身問題,主動修復信用。信用評價的實施,正在逐漸重塑醫藥企業開拓市場的路徑,從過去的“標高價、招代理、高返點、高銷量”轉向規範化管理、以質量取勝。
二是規範“兩定機構”。通過基金監管系列舉措,推動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規範醫保基金的使用行為,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我們建設了醫保智能監管系統,將醫保基金監管關口前移,做到違法違規行為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我們健全醫保基金事後監管和飛行檢查工作機制,以監督執法促進行為規範。我們開展藥品追溯碼採集應用,讓二次銷售的“回流藥”無處藏身,讓通過收售“回流藥”騙保的不法機構和不法分子人人喊打。
三是規範“醫務人員”。我們建立了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制度,做到醫保基金監管精準到人,極大提高了監管的精準性和震懾力。這個管理制度,主要是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實行“駕照式記分”,一旦發現相關人員在一家定點醫藥機構被暫停或終止醫保支付資格,在其他定點醫藥機構也將被採取相應措施,處理信息全國共享,跨區域聯動。同時,我們把記分和暫停、終止人員有關情況通報給衛健和藥監部門,由其按照職責對相關人員加強管理,形成監管合力。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繼續加大監管規範力度,持續改善行業生態,協同“三醫”部門共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更高質量的醫藥服務。謝謝大家。
[ 2025-07-24 10:32:13 ]
我們了解到,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請問,國家醫保局如何通過這些改革引導醫療機構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謝謝。
[ 2025-07-24 10:32:38 ]
這個問題請李滔同志回答。
[ 2025-07-24 10:32:53 ]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在着力減輕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發揮醫保鼓勵、支持、引導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積極推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
一是醫保支付方式更加科學。“十四五”期間,醫保部門持續推進支付方式改革,目前與醫療機構的結算按病種付費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基金支付實現了從“後付制”到“預付制”、從傳統的按項目付費到按病種付費、從被動付費到主動付費的轉變,促進醫療機構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醫療機構住院服務更有效率,診療行為更加合理,2024年,基本醫保基金支出2.98萬億元,患者個人負擔同比下降5%左右。
二是醫保支付流程更加高效。近年來,醫保基金支出持續穩定增長,不僅為廣大參保群眾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堅實保障,也為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醫保部門改革支付流程,會同財政等部門建立了醫保基金預付金制度,指導地方推進即時結算改革,進一步減輕醫療機構墊資壓力。一方面,從“事後付”轉變為“事前付”,醫保部門向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提前預付1個月左右的醫保基金。2024年至今,全國已預付醫保基金超過1700億元。另一方面,從“按月結”轉變為“即時結”,將醫保部門與定點醫藥機構的結算周期從以往的30個工作日壓縮到不超過20個工作日,部分地區還實現了醫療機構申報“次日結”。截至目前,即時結算已覆蓋全國91%的統籌地區、48.48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撥付金額5948億元。此外,醫保基金年度清算連續提速,清算完成時間較“十四五”初期提前半年左右。
三是醫保支付結果更加透明公開。我們指導全國各地建立了醫保數據工作組,定期向醫療機構公開醫保基金支付情況,通過“亮家底”實現“強賦能”,幫助醫療機構分析費用水平、結構變化、基金使用績效等,助力醫療機構找準定位、發現問題、優化管理。截至目前,所有統籌地區已經實現了與醫療機構面對面數據發布,醫保數據發布已經成為“開門辦醫保”的生動實踐。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推進醫保數據發布常態化,更好賦能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謝謝。
[ 2025-07-24 10:33:31 ]
醫療保障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但各種騙保行為、手段日益隱蔽化、團夥化,使得醫保基金監管面臨挑戰。請問國家醫保局是如何維護基金安全的?謝謝。
[ 2025-07-24 10:36:13 ]
這個問題請黃華波同志回答。
[ 2025-07-24 10:36:32 ]
謝謝你的提問。國家醫保局一以貫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醫保基金監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監管舉措,堅決守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
一是強監管,也就是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深入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欺詐騙保舉報線索和大數據篩查線索相對集中的地區,聚焦醫保基金使用管理風險較高的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醫保經辦機構等主體,深入開展集中整治。今年1—6月,全國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3.5萬家,追回醫保基金161.3億元。持續推進飛行檢查擴面提質。今年以來,飛行檢查全部採取了“四不兩直”的檢查方式,實現了所有統籌地區、各類醫保基金使用主體全覆蓋。國家醫保局共派出了4201人次,開展49組飛行檢查,覆蓋21省47個地市,累計檢查定點醫藥機構2314家。深入治理醫保“回流藥”歷史頑疾。開展應用追溯碼打擊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強化警示教育。
二是築防線,也就是構築全流程、全領域、全鏈條的智能監管防線。隨着醫保基金監管力度的逐年加大,騙保手段也翻新升級,日益專業化、隱蔽化、團夥化。對此,我們創新監管方式,強化大數據賦能,構建“異常住院”“醫保藥品倒賣”“重點藥品監測”等大數據分析模型,精準鎖定違法違規行為,極大提高了監督檢查的精度和力度。同時,開展智能監管改革試點,發布了兩批智能監管規則和知識點,幫助定點醫藥機構主動加強內控管理。今年以來,我們通過智能監管子系統拒付、追回醫保基金3.3億元。
三是建機制,也就是健全嚴密有力的基金監管長效制度機制。強化法治建設,加快推進《醫療保障法》立法進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也擬於近期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推進行業自律,引導定點醫藥機構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合理合規使用醫保基金。&&醫保支付資格管理規範,落實“監管到人”。建立醫保與相關部門聯查聯辦和聯合懲戒的工作機制,凝聚監管合力。強化社會監督和宣傳引導,拓寬信訪舉報渠道,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共同守護醫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謝謝。
[ 2025-07-24 10:45:21 ]
我們注意到,隨着醫療創新技術的不斷突破,國家醫保局密集推出了各學科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來回應這些新技術加快進入臨床需求,想問一下,這些新的價格項目將對群眾就醫、醫院運行、醫療技術的進步帶來哪些積極影響?謝謝。
[ 2025-07-24 10:45:43 ]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正如你所説,去年以來,我們加快了醫療服務項目立項指南的編制工作,到現在為止已經&&了放射檢查、心血管系統等30批立項指南,接下來我們還會&&一系列立項指南。通過立項指南,我們逐步實現了醫院收費項目一致、收費水平可比。在工作過程中,我們突出了“三個聚焦”:
一是聚焦科技創新,新增了一批填補診療空白、代表科技前沿、滿足臨床急需的技術項目,加速推動新技術的臨床應用。目前已發布的立項指南新增了100多項與新技術相關的價格項目,既激勵了醫療機構提供更加豐富的專業醫療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又助力臨床急需的新技術、新産品加快應用,獲得收益回報,例如,在神經系統立項指南中,我們把腦機接口單獨立項,目前,湖北、浙江等地已經率先落地。又比如,耳鼻喉類立項指南中,我們設立了人工耳蝸、人工喉等項目,鼓勵醫療機構為聽力障礙、發音障礙的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二是聚焦優質服務,推出了一系列體現技術價值和勞務付出的價格項目。比如,新設“床旁超聲”等價格項目,更好保障老年人看病就醫。新設“早産兒護理”等價格項目,鼓勵醫療機構為小朋友提供更優質安全的醫療服務。以政府指導價統一規範輔助生殖類價格項目,並新設“分娩鎮痛”“親情陪産”等價格項目,引導醫療機構為孕媽媽提供更加優質的生育醫療服務。
三是聚焦行業規範,在保障群眾看病就醫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國家醫保局積極發揮價格管理職能,推動和引導醫療行業規範健康發展。例如,我們在不改變美容整形項目市場定價的前提下,通過項目規範改變醫美行業項目名稱繁多、收費混亂的現狀,構建了更加規範、透明、有序的美容整形市場環境,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總之,國家醫保局始終旗幟鮮明支持醫療服務供給側的創新發展,秉持開放態度,暢通新技術、新服務價格項目立項的綠色通道,推動患者急需的創新成果和服務加快進入臨床使用、獲得合理收益,賦能新興産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謝謝!
[ 2025-07-24 10:46:11 ]
我們注意到,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請問醫保部門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和成效?謝謝。
[ 2025-07-24 11:01:13 ]
謝謝您的提問。過去四年多,國家醫保局既堅持管好用好醫保基金,奮力解除廣大人民疾病醫療後顧之憂;也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持續為社會進步、人民健康和經濟發展注入新增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醫療保障的認識和實踐也在不斷深化。
第一,醫保既是付錢,也是服務。我們大力支持、服務醫藥行業發展。我們努力服務醫療機構,和財政部門共同建立醫保基金預付制度,並積極推進醫保基金與醫藥機構的即時結算改革,目前改革已經覆蓋了全國357個統籌地區,2025年以來累計撥付即時結算資金5948億元。我們努力服務醫藥企業,探索醫保基金對集採和國談藥品耗材企業的直接結算,推動藥企的回款周期從6個月努力縮短到30天以內。我們努力服務商業健康保險,積極推進醫保對商業保險同步結算,僅山東一省2024年就有2700多萬筆醫保報銷業務享受了醫保商保“一站式結算”服務,既讓患者實現了“零跑腿”“零等待”“零墊資”,也大幅提升了相關保險産品的競爭力。
第二,醫保既是民生工作,也是經濟工作。從醫保基金整體看,“十四五”以來,醫保基金累計支出12.13萬億元,年均增速9.1%。這12.13萬億元既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報銷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也通過醫保真金白銀的戰略購買,為醫藥行業發展、醫藥技術進步、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從醫保的重點工作看,“十四五”以來,醫保基金對醫保談判新增藥品,也就是通俗理解的創新藥的支出大幅增加,2024年的支出是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達到40%。
第三,醫保既促改革,也促開放。在改革方面,醫保系統大力推進三明醫改經驗,按照“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持續推進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改革,凈化醫藥行業生態,推動醫務人員的勞動付出取得合理回報;指導19個省份推進醫保省級統籌,探索合理規劃確定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布局和數量,保障廣大參保人的醫藥服務需求。最近大家比較關注“醫保雙目錄”改革,新設立了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這是醫保支持醫藥創新的紮實舉措之一。這裡和大家報告一下,目前一共有超過100個藥品申報了創新藥目錄,接下來我們會按程序做好後續工作。在開放方面,聯合國對中國全民醫保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在國務院領導的見證下,我們和世界衞生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努力將中國特色醫保制度的經驗分享給世界,支持中國醫藥走出去。我們鼓勵相關地區探索搭建面向東南亞、中亞和“一帶一路”其他國家的全球藥品交易&&,幫助中國醫藥産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第四,醫保既重傳承,更重創新。在醫保目錄、價格管理、支付方式等方面大力推動中醫藥的傳承發展,着力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也大力支持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通過醫療服務價格立項,推動“人工心臟”、腦機接口等醫療“黑科技”從臨床試驗走入大規模應用;推動醫療影像資料“上雲聯通”,既為患者提供便利,也助力雲存儲、雲計算技術等快速普及;我們推動“航空醫療轉運”落地應用,助推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持續管好用好醫保基金,在守護全體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時,也為包括醫藥産業在內的各相關産業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相關産業為全體人民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可及的醫藥産品與醫療服務,在更高水平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謝謝!
[ 2025-07-24 11:04:48 ]
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20%,失能老人護理需求激增,社會各界對長期護理保險很關注。我們想了解,“十四五”期間醫保部門在推動長護險試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解決了哪些問題?謝謝。
[ 2025-07-24 11:05:14 ]
謝謝您的提問。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主要是為了減輕老年人等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後的日常照料護理費用和事務負擔,努力解決失能人員長期護理的後顧之憂。
黨的二十大和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指明了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方向和節奏要求。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在2016年組織了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在2020年又將試點範圍擴大至49個城市,目前我們還在持續擴大範圍,參保群眾近1.9億人,累計籌集資金過千億元,支出超過850億元。試點地區探索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綜合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一是聚焦改革謀劃,基本完成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機制“架梁立柱”。“十四五”以來的實踐證明,具有中國特色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通過49個城市試點,統籌城鄉的制度框架初步搭建,責任共擔的籌資機制基本確立,公平適度的待遇保障不斷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總體成型。在2020年擴大試點的基礎上,近期,國家醫保局又陸續&&了失能等級評估、服務機構管理、長期照護師等15個文件,政策體系更加健全,制度基礎不斷夯實。
二是聚焦民生兜底,長護險切實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負擔。聚焦解決最急需人群的最迫切需求,合理確定了保障範圍。為失能人員提供協助進食、沐浴、排泄照護等生活照料和留置導尿、壓瘡預防照護等醫療護理服務,基金按規定分擔70%左右的護理服務費用。“十四五”期間累計惠及超過200萬失能群眾,減輕群眾護理服務費用負擔超過500億元,群眾獲得感有效提升。
三是服務發展大局,積極發揮長護險促産業、穩就業的功能。長期護理保險發揮了保險制度資金聚集和戰略購買的作用,為有關機構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既穩定了經營主體預期,又助力養老服務業和健康産業的發展。我們新增了長期照護師職業,系統組織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拓寬了就業渠道,社會反響非常積極,報名也非常踴躍。據不完全統計,在“十四五”期間,49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拉動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産業超過500億元,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超過了8800家,護理服務人員達到30萬人,均較“十四五”初期增長超過50%,成為銀發經濟新的增長點。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立適應我國基本國情、制度逐步覆蓋全民、政策規範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進一步織密織牢民生保障安全網。謝謝。
[ 2025-07-24 11:05:49 ]
“十四五”期間,醫保在全民參保工作上有新進展,未來醫保局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參保覆蓋面?謝謝。
[ 2025-07-24 11:06:14 ]
謝謝媒體朋友的提問。我們知道,對個人來講,沒有參保就沒有醫保,就會有很大的疾病醫療風險。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全民參保是全民醫保的基礎和基石,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國家醫保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全民參保工作,通過完善機制、優化政策、強化宣傳、加強服務保障等措施,不斷鞏固全民參保工作成果。“十四五”期間,我們不斷鞏固和完善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聯合國於今年5月份發布報告稱,中國醫保經驗有助於為世界上更多正在探索全民健康覆蓋的國家提供經驗借鑒,助力全球健康保障事業的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從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也就是“三個加強”,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參保覆蓋面:
一是加強機制保障。全面貫徹落實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連續參保和基金零報銷激勵等八項工作機制的作用,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大力推進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跨省共濟,推動醫保錢包支持居民參保繳費。橫向上,強化部門協同,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民政、衞生健康、教育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縱向上,強化上下聯動,建立縣級&&點工作機制,開展參保長效機制創新綜合試點。研究完善居民醫保籌資機制。
二是加強數智賦能。深入推進“一人一檔”全民參保數據庫建設,動態更新參保人員的參保狀況變化,賦能基層工作人員能夠精準掌握群眾漏保斷保原因困難,改變大水漫灌式泛泛宣傳發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講解、困難幫扶工作,消除群眾參保續保的堵點障礙,提高參保續保的便捷性,不斷提高參保工作實效。進一步挖掘數據賦能潛力,賦能參保人健康管理,增強醫保的獲得感,更精準高效推動全民參保擴面。
三是加強宣傳動員。用好全民參保網格員、宣講員、志願者隊伍,用身邊人身邊事,用群眾聽得懂的“方言”“土話”,講清楚我國基本醫保的制度政策、財政對居民醫保的巨大投入、參保共濟防風險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時,徵集發布一批典型性強、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文案和視頻。既要講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大道理,更要講透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小道理”,讓全社會認識、認同、支持醫保,更好凝聚全民參保共識。謝謝。
[ 2025-07-24 11:06:44 ]
藥品價格直接影響群眾的看病費用,大家都非常關心藥品的價格治理。我們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國家醫保局在藥品價格管理上推出了多項措施,請問取得了哪些工作進展?謝謝。
[ 2025-07-24 11:23:43 ]
感謝提問。藥品價格是社會各方面廣為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我們除了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執行政府指導價以外,其他藥品都是由企業自主定價,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企業濫用自主定價權,通過醫療回扣、帶金銷售、壟斷控銷等手段干擾市場秩序,加重了人民群眾的醫藥費用負擔。國家醫保局旗幟鮮明支持鼓勵醫藥創新高質量發展,堅持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業自主定價權,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升藥品價格治理能力,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這幾年,在深化藥品價格治理過程中,我們主要採取了四方面措施:
一是組織開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2018年以來,國家層面已經開展了10批藥品集採,覆蓋了435種藥品;地方也相繼開展了省級和省際聯盟集採,形成了協同補充的工作格局。實踐證明,集採是治理價格虛高的有效途徑,推動了行業秩序逐步規範,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促進群眾用藥質量和可及性的整體提升。近期,第11批集採工作已經啟動,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的優化集採措施,我們堅持“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研究優化了具體的採購規則,比如在報量方面,醫藥機構可以通過選擇報具體品牌的量,把自己認可、想用的品牌報上來。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了價差計算的“錨點”,不再以簡單的最低價作為參考,同時報價最低企業要公開説明報價的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報價;在質量保證方面,要求投標藥品的生産線兩年內不存在違反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的情形,藥監部門對集採中選企業檢查和産品抽檢兩個“全覆蓋”,這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了。
二是實施挂網藥品價格專項治理。在全面提升藥品數據質量基礎上,我們組織開展了通用名、廠牌、劑型、規格都相同的“四同”藥品價格治理,規範了2.7萬餘個藥品品規的價格。啟動了同通用名、同廠牌、同規格“三同”注射劑價格治理,處置因包裝數量等形成的不公平價格問題。同時,我們正在建設全國挂網藥品價格一覽表,全量匯總展示各地挂網價格信息,對異常價格予以標識,推動各地持續糾治不合理的挂網高價。
三是滾動推進醫藥價格風險處置。針對日常監測、部門移交問題線索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價格異常藥品,通過價格核查、價格約談、公開問詢、信用評價等措施,督促企業規範價格行為,壓縮流通環節過高加價,降低虛高價格。目前已經推進了8批藥品價格風險處置,督促566家企業調整了726個藥品品規的價格。
四是開展零售藥店線上線下價格比較。我們指導全國31個省份上線定點藥店公開比價小程序,方便群眾選擇價格適宜的藥店。通過“上網店、比藥價”行動,引導&&挂網價格趨於合理。針對定點藥店在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對醫保和非醫保結算方式定價不同問題,督促了近20萬家定點藥店完成整改。
作為醫藥價格主管部門,國家醫保局始終主張企業應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自主定價,堅決反對不公平高價、歧視性高價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也希望社會各界隨時向醫保部門反映異常高價藥品線索,我們願與社會各方共同推進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用上質優價宜的藥品。
謝謝。
[ 2025-07-24 11:24:31 ]
近幾年我們明顯感覺到醫保服務讓老百姓就醫更加便利,能否具體介紹一下“十四五”期間醫保便民取得了哪些進展和突破?謝謝。
[ 2025-07-24 11:24:54 ]
謝謝你的提問。不斷優化醫保服務是醫保工作的重要內容,醫保服務我們認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家醫保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群眾醫保領域急難愁盼的問題,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成了全國統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醫療保障信息&&。大力發展智慧醫保,優化經辦服務,我們的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辦”。
一個是“身邊辦”。加快健全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醫保經辦體系和服務網絡,大力推動醫保服務下沉延伸,打造“15分鍾醫保服務圈”。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超過12.36億人開通使用醫保碼,就醫買藥實現掃碼直接結算,一些地方還可以直接刷臉結算。“藥品比價”等小程序也全面上線,醫保政務服務線上可辦率從2020年的55%增長至2024年的92%。培育了一批基層醫保明白人,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找得到人、辦得成事。
二是“規範辦”,大力開展醫保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形成了23項規範編碼標準和37項技術規範。統一全國28項醫保常用業務辦理清單和服務標準。進一步減環節、簡材料、壓時限,實現生育津貼審核支付10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是“異地辦”。跨省直接結算範圍逐步從住院拓展到普通門診和高血壓、糖尿病等10種門診慢特病,惠及更多參保人員,並實現每個縣至少有一家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能夠提供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十四五”期間,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超5億人次,減少群眾墊付超5500億元,跨省住院直接結算率達到90%左右,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
四是“高效辦”。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響應時間實現毫秒級,醫保碼日均結算超過1450萬人次,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日均使用超過500萬人次,基本醫保關係轉移接續、生育保險待遇核定與支付等8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大力推進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探索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參保、在線申領醫保碼,實現新生兒“出生即參、床邊即辦”。推動實現生育津貼“即申即享”和直接發放至生育女職工個人。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構建與“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相適應的醫保服務體系,推進數智賦能,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更好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醫療保障需求。謝謝。
[ 2025-07-24 11:25:24 ]
在聚焦醫保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保障農村居民基本醫療權益方面,在“十四五”時期醫保政策做了哪些傾斜,如何鞏固拓展醫保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謝謝。
[ 2025-07-24 11:25:53 ]
謝謝您的提問。國家醫保局堅決守牢不發生因病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確保困難群眾應參盡參、應保盡保,穩定實現“基本醫療有保障”。
一是精準資助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保,做到應參盡參。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參保,定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等其他符合資助參保條件的困難群眾參保。指導各地健全完善防範化解因病致貧返貧的長效機制,做好綜合幫扶。“十四五”以來,各地通過醫療救助渠道資助了3.5億人次困難群眾參保,累計支出了722.9億元,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率始終穩定在99%以上,及時將困難群眾納入了醫療保障與救助的範圍。
二是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梯次減負,實現應保盡保。基本醫保堅持公平普惠,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達到70%左右,居民醫保“兩病”門診用藥保障達到50%左右。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提高保障待遇、降低起付標準,在基本醫保基礎上報銷比例再提高10-15個百分點。醫療救助向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等救助對象傾斜,年度救助額度普遍達到3萬-5萬元。三重保障制度後農村困難群眾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超90%。同時,國家醫保局還指導各地對困難群眾就醫報銷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選擇技術條件好、服務質量優的醫療機構作為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開展“一站式”結算,減輕困難群眾的墊資壓力。“十四五”以來,各項醫保幫扶政策惠及困難群眾就醫6.73億人次。
三是對重點人群分層分類救助,強化托底保障。醫療部門完善政策,全額資助孤兒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醫療救助政策。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着力解決群眾多元化醫療保障需求。建立了醫療救助信息管理服務&&,吸引慈善力量參與醫療救助,精準匹配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提高慈善救助的精準性和可及性。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繼續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提升醫保服務能力,堅決維護好困難群眾的醫療保障權益。謝謝。
[ 2025-07-24 11:26:31 ]
最後一個問題。
[ 2025-07-24 11:26:50 ]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保障法(草案)》,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請問“十四五”期間醫療保障法治建設有哪些關鍵進展?謝謝。
[ 2025-07-24 11:39:18 ]
謝謝您的提問。國家醫保局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推進醫療保障法治建設,以法治思維破解諸多改革難題,以法治方式鞏固“十四五”改革成果,醫療保障法治基礎持續夯實,醫療保障法治體系逐步完善,初步構成新時代醫療保障領域法治框架,為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傚法律法規支撐。
在立法方面,我們初步構建醫保法制體系。形成了以《社會保險法》為基礎,以《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社會保險經辦條例》兩部條例為支撐,以《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等六部部門規章為骨幹的新時代醫療保障法律體系,醫療保障領域法律法規持續完善。同時,加快推進《醫療保障法》立法進程,多次徵求意見、開展立法調研,醫療保障法的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6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法律草案,並且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現在已經收集了很多意見。結合長期護理保險、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等改革實踐,我們也制定實施了醫療保障領域系列行政規範性文件,推進醫療保障改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在執法方面,我們不斷規範醫療保障行政執法,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和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健全行刑銜接和案件移交工作機制,醫療保障依法行政質量顯著提高,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在普法方面,我們努力培育醫療保障法治文化。持續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貫徹宣傳,持續開展醫療保障法治專題培訓和醫療保障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廣泛凝聚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的社會共識。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持續完善醫療保障法律體系、強化行政執法效能、提升醫療保障法治化治理水平,以醫療保障法治建設護航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
謝謝。
[ 2025-07-24 11:43:57 ]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裡,感謝幾位發布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再見!
[ 2025-07-24 11:4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