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10:07:17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衞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先生,請他介紹“十四五”時期衞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衞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先生,國家衞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紅女士,國家衞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藥局局長余艷紅女士。

下面,我們首先請雷海潮先生作介紹。

[ 2025-09-11 10:07:17 ]

09-11 10:15:53

國家衞生健康委主任 雷海潮

各位媒體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國內外媒體記者朋友對衞生健康工作長期以來給予的關心、幫助和支持。

“十四五”時期衞生健康工作度過了極不平凡的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對衞生健康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制度優勢充分發揮,衞生健康服務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都得到了持續改善和提升,特別是人民群眾所看重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持續地改善。

[ 2025-09-11 10:15:53 ]

09-11 10:26:24

雷海潮

第一方面,我們堅持預防為主,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持續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付諸行動,健康知識和素養水平得到了持續改善和提升。通過這些年的努力,覆蓋中央、省、地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部得以建立健全,服務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我們在健康中國行動中安排了18項涉及公眾的公共衞生行動,進一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衞生健康工作。據調查,居民健康素養持續提升,從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可以説,老百姓喜歡衞生健康知識、學習衞生健康知識並付諸行動的社會風氣正在形成。

我們創辦了“時令節氣與健康”新聞發布會,可能在座媒體朋友們有一些也參與過。我們每兩周都要根據時令節氣的變化,充分運用中國傳統醫藥學優勢,與公眾溝通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健康問題,受到群眾歡迎。另外,我們從去年開始針對中國慢性病增多的現實,開展了健康體重管理行動,得到了群眾的廣泛響應。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健康體重管理門診服務,為居民健康打下了良好基礎。此外,我們面向居民提供15種疾病的免疫預防接種服務,用預防方式進一步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減少傳染病風險。據監測,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得到進一步控制,結核病、乙肝和艾滋病等傳染病發病率持續下降或保持在低流行水平。

[ 2025-09-11 10:26:24 ]

09-11 10:35:52

雷海潮

第二方面,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雙提升。持續推進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動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服務可及性、服務水平都得到提高。據監測,東中西部千人口醫療資源差距正在不斷縮小。我們剛剛啟動了醫療衞生強基工程,昨天中國政府網已經發布了醫療衞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和主要內容,我們將在未來五年進一步加強以基層為重點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進上下級醫療機構間的協同聯動,更好地為居民提供衞生健康服務。

在過去五年中,我們推開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協作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剛才我講到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也包括傳統醫藥服務體系,在世界上是覆蓋最廣、能力最強的。我們一直堅持中西醫並重,促進中西醫結合發揮良好作用。據統計,到2024年底全國醫療衞生機構總量已經達到了109萬所,可以説遍佈城鄉,超過90%的居民在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另外,衞生服務人力資源不斷擴增,到去年年底已達到1578萬,這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衞生健康服務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在服務過程中注意服務效率的提升,大量開展微創手術、日間手術,很多患者可以在24小時內、不用多住院就可以完成手術治療,這極大方便了患者,也提升了效率。我們以相對較少的資源投入獲得了較高的衞生服務産出,這期間廣大醫務人員辛勤勞動,作出了巨大奉獻。

[ 2025-09-11 10:35:52 ]

09-11 10:40:09

雷海潮

第三方面,我們持續深化改革創新,醫療衞生事業公益性進一步彰顯。推進醫療、醫保和醫藥“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基本醫保覆蓋居民的人數保持在13億以上,穩定在95%左右,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另外,我們對一些重點省份和邊遠地區持續開展對口支援和組團式幫扶,特別是對西藏、新疆和青海,通過組團式幫扶,當地服務能力有了明顯躍升。從今年開始,我們要求全國所有的三級公立醫院都要開展醫療巡迴服務,這已經成為一項衞生服務的制度安排。我們組織高水平三級醫院和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成立了82支國家巡迴醫療隊,在全國各地開展巡迴醫療服務。另外,省級巡迴醫療服務隊伍也已經組建並將開展有關服務活動。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巡迴醫療服務覆蓋所有的資源薄弱縣,讓老百姓盡可能就近得到質量水平相對較高的醫療衞生服務。另外,我們也推進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在編制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堅持公益性導向,推廣福建三明醫改經驗,我們和財政部一起支持全國70個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

[ 2025-09-11 10:40:09 ]

09-11 10:46:35

雷海潮

第四方面,我們從群眾身邊事着手,老百姓健康獲得感獲得進一步增強。剛才我已經提到,中醫藥服務已經能夠在城鄉醫療機構普遍開展,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歡迎。另外,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現在增長到人均99元,我們可以把更多的健康服務項目和內容納入到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項目當中。另外,加強兒科和精神衞生以及血液透析等服務能力建設。今年我們向全國公開承諾要為民服務辦實事,涉及8個方面,據監測,8個方面的服務實事進展良好。

第五方面,我們積極完善生育支持體系,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相繼&&了延長産假、加強孕育服務,實施育兒支出個人所得稅抵扣,逐步推行學前免費教育等一系列綜合性生育支持政策舉措,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我們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到去年年底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1個。今年開始推行建立育兒補貼制度,現在符合條件的廣大網民正在通過互聯網以及線下的方式進行申領註冊。根據最新統計,到昨天,填報人數已經超過80%,目前信息系統運行良好,居民反映填報程序便捷高效。

[ 2025-09-11 10:46:35 ]

09-11 10:49:12

雷海潮

第六方面,我們堅持開放合作,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堅決貫徹落實全球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議,加強“一帶一路”衞生合作。去年年底在北京舉辦了世界傳統醫藥大會,收到了良好效果。我國面向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援外醫療工作已經堅持了60多年,累計向77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了援外醫療隊,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醫療服務,受到了受援國高度評價和良好讚譽,先後有2000多人次獲得了受援國的國家級榮譽獎勵,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五年來,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持續提升。據統計,到去年年底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有8個省份人均預期壽命超過了80歲,嬰兒死亡率和孕産婦死亡率持續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如果從歷史對比來看,2024年人均預期壽命比2020年提高了1.1歲,這樣的改善幅度對發展中國家來説也是良好的。

我先跟在座的媒體朋友們介紹這些。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們願意一起回答各位的問題。謝謝!

[ 2025-09-11 10:49:12 ]

09-11 10:49:37

壽小麗

謝謝雷海潮主任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 2025-09-11 10:49:37 ]

09-11 10:52:25

人民日報記者

近年來,國家衞生健康委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建立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請問,這個服務體系目前建設的怎麼樣?在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 2025-09-11 10:52:25 ]

09-11 10:53:16

雷海潮

感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簡要回答。我們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這樣一個工作目標,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面向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進展情況:

一是優化醫療衞生資源配置,推動資源和服務更加貼近居民群眾。我們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中西部、東北地區、省域內人口較多的地市和基層進行延伸和下沉。剛才我已經提到,我們在全國設立國家醫學中心,目前已設置13個類別26個國家醫學中心。我們會同有關地方,在省域範圍內一些地市設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目前已經設置了125個。有些省還在建設省域範圍內醫療中心,根據我們統計,有114個省級醫療中心正在建設,有的已經建成,並且開始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質優便捷的醫療衞生服務。另外,我們推動城市公立醫院對口支援幫扶縣級醫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目的就是讓上級醫院的專家到患者“家門口”為大家提供診療服務。同時,也幫助基層提高他們的診療水平和能力。剛才我介紹了一個情況,全國的巡迴醫療服務工作已經作為一項制度安排,今後將在全國持續開展。巡迴醫療服務工作對於優化資源配置,特別是促進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幫扶基層將會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

二是促進分級診療,提升醫療服務連續性。我們推動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落實功能定位,完善首診負責制,加強轉診服務,建立完善遠程服務網絡,我們實施了“分佈式檢查、集中式診斷”的服務方式,促進化驗檢查結果互認。今年以來,我們取消了醫療機構的門診預交金,住院預交金費用水平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和下降,這項舉措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根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全國有338個地市(州、盟)互認醫學檢查化學項目超過200項,縣域醫學影像、心電等資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藥房已經普遍建立。全國81個城市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正在試點推進當中,2199個縣區開展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2024年,全國雙向轉診的醫療人次數達到3600萬,比2020年增加了46%,群眾上下轉診更加便利。

三是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因地制宜推廣福建三明醫改經驗,國務院成立了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協調機制,就在上一週,國務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協調機制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進一步推廣好福建三明醫改經驗,堅持公益性導向,使公立醫院在服務群眾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良好的作用。根據我們統計,通過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87%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都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門診候診時間縮短,5500多家醫院建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多學科一體化診療服務模式推廣到20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有83%的三級公立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服務,患者不用過長時間住院就能夠解決自己的健康問題。另外,我們試點開展了免陪照護服務,有4000多家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方式為居民提供上門護理服務項目,項目內容多達60多項。互聯網醫院在全國發展到3756所,目前居民患者可以通過點手機的方式獲得互聯網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根據統計,去年互聯網醫院開展的診療人次達到1.3億,極大方便了百姓看病就診需求。另外,為適應居民多樣化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外商獨資醫院在國內都已經落地服務,根據統計,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已經多達60多家。

今年我們還加大了兒科和精神衞生服務提供力度。在這裡給大家報告,99.5%的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和98.4%二級公立綜合醫院都已經能夠提供兒科醫療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到今年底,所有的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都能夠提供兒科醫療服務。另外,99%的地市至少有一家醫院能夠提供心理門診服務,97%的地市至少有一家醫院可以提供睡眠門診服務,這對於緩解一部分居民心理焦慮傾向,解決他們的情緒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幫助。此外,記者朋友們可能也知道,我們從今年初開始,就推進“12356”心理援助熱線電話在全國的普及,到今年5月1日,我們這個普及的目標已經實現,每個地市都能夠通過“12356”心理援助熱線面向居民提供心理諮詢和健康方面的服務。謝謝。

[ 2025-09-11 10:53:16 ]

09-11 10:55:42

閃電新聞記者

“一老一小”是民生領域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當前老年人和兒童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長,請問如何守護這兩個人群的健康?

[ 2025-09-11 10:55:42 ]

09-11 10:56:02

雷海潮

請郭燕紅副主任回答。

[ 2025-09-11 10:56:02 ]

09-11 10:57:21

國家衞生健康委副主任 郭燕紅

謝謝你的提問。國家衞生健康委聚焦“一老一小”這兩個重點人群,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動健康老齡化,促進兒童健康成長,讓“夕陽”更暖、讓“朝陽”更艷。

一是聚焦“一老”方面,推動老年健康服務再升級。在服務體系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國設有1個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和6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達到6151家,佔到綜合醫院總數84.6%。在優化服務方面,推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已經在94.4%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置了老年人“綠色通道”,並設立醫務社工幫助老年人就診。推動老年醫療服務從單病種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轉變。大力發展老年護理、上門護理以及“互聯網+護理服務”。在健康管理方面,目前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約1.4億人次健康管理服務。2025年,在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中增加了胸部數字X線正位檢查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提供認知功能初篩檢查,推進根據老年人年齡和健康狀況等提供分級分類的健康服務。

二是聚焦“一小”,努力提升兒科服務能力。在服務體系方面,全國設置3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6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推進兒科專科聯盟建設,帶動提升兒科重大疾病、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水平。絕大多數的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都可以提供兒科服務,同時80%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也能夠提供兒童常見病診療服務。在兒科醫療資源方面,截至去年底,兒科執業(助理)醫師的數量達到24.39萬人,比2020年的16.34萬人增加了49.3%;每千名兒童床位數達到2.47張,比2020年的2.18張增加了13.3%,服務可及性和專業性顯著提升。在優化服務方面,開展了兒童友好醫院建設,病房適兒化改造,並增設了兒童“關愛空間”。

此外,通過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為全國城鄉0-6歲兒童提供健康檢查和指導,每年服務兒童約8000萬名。針對兒童“小眼鏡”突出問題,我們對0-6歲兒童開展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2024年這項工作的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5.4%。為了保護青少年免受煙草危害,我們積極推動包括無煙學校在內的無煙環境建設,加強科普宣傳,引導青少年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經過努力,我國青少年的近視率和吸煙率均呈下降趨勢。謝謝。

[ 2025-09-11 10:57:21 ]

09-11 11:07:04

中國新聞社記者

疾控工作與人民群眾健康息息相關,是守護公眾健康的關鍵防線。請問在保障人民健康、服務群眾方面,疾控部門都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 2025-09-11 11:07:04 ]

09-11 11:08:04

雷海潮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沈洪兵先生來回答。

[ 2025-09-11 11:08:04 ]

09-11 11:08:47

國家衞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 沈洪兵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我們始終堅守初心使命,緊緊圍繞防範化解重大疫情風險,推動實施惠民利民舉措,用疾病防控的良好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嚴守公共衞生底線,創造健康安全社會環境。我們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快速發現、及時處置Ⅰb型猴痘等新發突發傳染病;霍亂等傳統傳染病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有效控制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局部疫情,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疫情的底線。我們全力做好災後衞生防病工作,歷次重大地震、洪澇災害等均實現災後無大疫。我們全力保障重大活動,為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成都世運會等的成功舉辦貢獻了疾控力量。

二是控制重點傳染病,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成功獲得世界衞生組織消除瘧疾認證,這是我國疾病防控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全國結核病發病率、肝炎感染水平持續下降,艾滋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國層面實現血吸蟲病傳播阻斷,重點寄生蟲病發病水平也降至歷史最低。

三是加強健康宣教,提高人民群眾防病能力。我們每週發布呼吸道傳染病多病原監測結果,對結核病、流感等公眾關心的重點疾病,組織權威專家對疾病特點、傳播渠道、防護措施等進行科普解讀。結合疾病季節性流行規律,在流行季和重大節假日之前,提前發布重點傳染病形勢和防控知識,開展健康風險提示,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群眾提供科學實用的高溫天氣健康指南。

四是實施惠民舉措,提升服務效能和群眾滿意度。我們優化調整了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開展了脊灰疫苗補種,今年國家還將推出面向適齡女生的HPV疫苗接種服務,並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保護女性健康。同時,在全國推進電子預防接種證建設應用,優化預防接種單位布局,方便群眾就近接種,鼓勵地方推出分時段預約、周末接種、特殊人群上門接種等政策,滿足群眾多樣化接種需求,讓群眾少跑路、少等待,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謝謝!

[ 2025-09-11 11:08:47 ]

09-11 11:11:54

總台央視記者

老百姓都希望在家門口能夠獲得及時、便利的就醫和健康服務,在提升服務的可及性上,國家衞生健康委是怎樣“久久為功”的?謝謝。

[ 2025-09-11 11:11:54 ]

09-11 11:12:47

雷海潮

感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分佈在廣大城鄉、社區、街道、鄉鎮以及村莊,老百姓看病就醫都希望能夠就近就便,這是大家的第一願望。從我們統計來看,2020-2024年,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數量已經從97萬個增加到104萬個,相應的衞生人員數量從434萬人增長到526萬人,診療服務人次從41億增長到53億。説明老百姓對基層的服務利用越來越高,基層醫療服務佔全國診療人次比例最近幾年也呈現上升趨勢。

近年來,我們努力在改善醫療服務上狠下功夫,剛才提到,我們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實施“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推動各項便民惠民舉措在基層實施,重點強化老百姓所需要的全科、兒科、康復科、中醫科等科室建設。95%的城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開展了門診延時服務或者節假日門診;85%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衞生院提供周末的免疫接種門診服務;豐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突出簽約有感,為重點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婦女提供更加良好的健康服務;與此同時,擴大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用藥品種目錄,根據監測,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用藥種類增加了42種,基層用藥可及性得到了提升。95%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衞生院目前能夠提供長處方服務,減少患者往來家庭和醫療機構之間,一次開藥可以多達兩個月到三個月時間。

第二方面,努力在幫扶基層上狠下功夫。我們派出縣級醫療機構的中高級醫務人員長期到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進行幫扶。一方面,直接解決群眾看病就診問題;另一方面,幫助鄉鎮和街道社區提升醫療衞生服務能力,並通過遠程醫療、巡迴醫療等新的組織方式來促進基層服務水平能力提升。我們實施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計劃,這幾年我們和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共同實施了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也就是落實大學畢業志願到農村地區工作的專業人員的鄉鎮衞生院編制,這幾年來,已經有1萬多名大學畢業生志願到鄉村一級提供醫療衞生服務。

第三方面,努力在投入保障上狠下功夫。中央和地方財政不斷加大對基層衞生服務的投入,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財政補助經費從2020年的人均74元提高到今年的人均99元。服務內容得到了持續擴增,剛才郭燕紅同志已經給大家介紹了面向“一老一小”服務的有關情況,根據統計,我們面向重點人群提供的基本醫療衞生服務達到10億人次以上的服務規模。服務內容也不斷優化調整。此外,我們會同國家醫保局,把設在村裏的符合資質條件的村衞生室納入到基本醫保定點管理,現在行政村覆蓋比例提升到97%,老百姓在自己“家門口”看病就診可以報銷,極大方便了人民群眾。

剛才我已經提到,8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醫療衞生強基工程,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圍繞“基層、基礎、基本”這三個方面來進一步夯實能力、提升水平,應用新型數智診療服務技術,進一步加大上級醫療衞生資源對下級機構的幫扶和支持,加強他們的協同協作關係,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系統方便的醫療衞生服務。謝謝。

[ 2025-09-11 11:12:47 ]

09-11 11:13:41

農民日報記者

現在老百姓越來越喜歡看中醫,在家門口看中醫也越來越方便。請問,近年來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體現在哪些方面?謝謝。

[ 2025-09-11 11:13:41 ]

09-11 11:14:03

雷海潮

這個問題由我的同事余艷紅局長來回答。

[ 2025-09-11 11:14:03 ]

09-11 11:14:48

國家衞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局長 余艷紅

謝謝您的提問。讓人民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一直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十四五”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加大投入與創新機制並舉,着力建高地、強基層、補短板、優布局,中醫藥在健康中國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一是中醫藥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完善。通過建設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打造了一批中醫藥高地;通過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醫項目、中醫特色重點醫院,促進了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縣辦中醫醫療機構覆蓋率已經達到96%,不少縣級中醫院牽頭組建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約90%開設了中醫臨床科室,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基本都建設有中醫館,從城市到鄉村中醫藥服務網絡越織越密,形成了以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為龍頭,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中醫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基礎,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中醫。

二是中醫藥服務供給不斷提質擴容。以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為核心,建設國家中醫優勢專科、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旗艦”科室,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鞏固擴大中醫藥特色優勢。不少綜合醫院建立中西醫協同發展機制和多學科診療體系,開展中醫醫師和西醫醫師聯合查房、聯合會診,釋放中西醫兩种醫學疊加優勢,顯著提升了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臨床療效。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2024年,全國中醫類總診療人次較“十三五”末增長了60%。

三是優質服務進一步彰顯了中醫藥的溫度。通過開展醫院績效監測、等級評審,引導中醫醫院發揮特色優勢。深入開展改善中醫藥服務行動,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貫穿醫療服務各環節。局政府網站開設“便民就醫導航”&&,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中醫醫療信息查詢途徑和預約掛號路徑信息。同時,推出《中國中醫藥大會》和《本草流芳》等精品力作,定期舉行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推動中醫藥健康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謝謝!

[ 2025-09-11 11:14:48 ]

09-11 11:24:10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織牢國家公共衞生防護網,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請問,這五年間疾控領域有哪些標誌性成果?謝謝。

[ 2025-09-11 11:24:10 ]

09-11 11:24:34

雷海潮

這方面情況由沈洪兵同志回答。

[ 2025-09-11 11:24:34 ]

09-11 11:25:11

沈洪兵

謝謝您的提問。“十四五”是國家疾控體系系統重塑、快速發展的五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改革完善疾控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中國特色現代化疾控體系初步構建,疾控核心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一是治理機制更加協同。從國家到地方各級都成立了疾控局,強化業務領導和工作協同,全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各級黨委政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統籌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共同開展防控工作。建立多種形式跨部門、跨區域信息共享、會商和聯動機制。推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開展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賦予公共衞生醫師處方權等制度試點。村(居)委員會設立公共衞生委員會,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二是監測預警更加靈敏。傳染病監測系統覆蓋全國8.4萬家醫療機構、2.8萬家發熱門診和1041家哨點醫院。監測渠道從發熱門診、哨點醫院,拓展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病媒生物和城市污水監測站點等。症候群的監測也從1類拓展到5類,覆蓋90多種病原體。實行“多病種同監測、一樣本多檢測”,顯著提升監測效率。建設國家和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在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部署應用智能監測預警前置軟體,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三是應急處置更加高效。病原快速識別鑒定能力顯著提升,29個省份建成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所有的省級和90%以上市級疾控中心具備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能力。流行病學調查能力提檔升級,鞏固拓展部門協同流調工作機制,推廣應用95120全國電話流調系統等新技術。應急隊伍力量不斷加強,建成25支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每個地市和區縣都有了傳染病應急小分隊,能夠第一時間快速反應、及時應對。

四是支撐保障更加有力。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於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依法防控水平進一步提升。疾控專業人員數量增加約14%,加快推進公共衞生醫師規範化培訓和高水平公共衞生人才培養。國家和省級疾控中心加挂預防醫學科學院牌子,組織實施專項研究,築牢科學防控根基。深入參與全球公共衞生治理,做好“大流行協定”等國際公共衞生規則制修訂,同時積極開展公共衞生援外,為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謝謝。

[ 2025-09-11 11:25:11 ]

09-11 11:25:34

極目新聞記者

中藥質量直接關係群眾生命健康。請問“十四五”以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推動中藥質量提升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謝謝。

[ 2025-09-11 11:25:34 ]

09-11 11:26:03

雷海潮

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余艷紅來回答。

[ 2025-09-11 11:26:03 ]

09-11 11:26:43

余艷紅

中藥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其質量不僅關係臨床療效,更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四五”以來,我們堅持以促進中藥質量提升為根本,優化政策供給,推動多部門協同發力、全鏈條綜合施策。

一是中藥材源頭保障基礎進一步牢固。藥材好,藥才好。在種質方面,建設高標準種質資源庫並收集保存種子7萬餘份,建立了一批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良種供給水平穩步提升。在種植方面,推動實施《中藥材生産管理規範》,推廣生態種植等栽培技術,優質中藥材供應不斷擴大。同時,川貝等一些重點品種人工繁育和替代品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效。

二是科技創新賦能質量提升的成效日益增強。在創新&&建設方面,中醫藥領域已建成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醫學攻關産教融合創新&&等一批國家級創新&&,中藥質量提升是其重點建設內容和攻關任務。組建了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並推動其成為世界衞生組織國際傳統醫學臨床試驗一級註冊&&,拓寬了中藥質量評價和研發創新的途徑及機制。在科研項目支持方面,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等系列項目,支持開展中藥資源保障、中藥材生態種植、中藥質量評價等關鍵技術研究,把論文寫在了田間地頭和臨床實踐中。

三是新藥研發活力不斷激發。會同國家藥監局持續深化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構建起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三結合”審評證據體系。發布《古代經典名方目錄》方劑324首,2021年以來已有57個中藥新藥獲批上市,包括27個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製劑,中藥新藥研發進程明顯加快。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中藥全産業鏈進行系統部署,構建了部門協調聯動的新格局。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細,加快促進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讓中醫藥這個中華文明的瑰寶在新征程上煥發新的更大活力和光彩。謝謝。

[ 2025-09-11 11:26:43 ]

09-11 11:32:2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近年來,國家&&了多項生育支持政策,比如發放育兒補貼等,很多家庭感嘆政策利好。請介紹“十四五”期間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方面的具體情況,謝謝。

[ 2025-09-11 11:32:21 ]

09-11 11:34:33

雷海潮

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的同事郭燕紅同志回答。

[ 2025-09-11 11:34:33 ]

09-11 11:35:19

郭燕紅

謝謝您的提問,正像這位記者所提到的,近年來國家&&了多項生育支持政策,起到政策疊加的效能。在“十四五”期間,我們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會同相關部門&&實施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在經濟支持方面,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納入了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扣除標準從原來的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個子女2000元,各省份均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超六成統籌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個人。在時間支持方面,各省都普遍延長産假,設立配偶陪産假、父母育兒假。在教育支持方面,各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減免學前一年也就是現在大班的保育教育費,不少地方還實施了“多孩子女同校”政策,方便父母接孩子。在住房支持方面,多渠道拓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一些地方提高了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這些相關政策相互疊加,效果逐步顯現。

國家衞生健康委積極優化生育全程服務。全面實施母嬰安全五項制度,落實妊娠風險篩查機制,強化高危孕産婦專案管理,全國孕産婦系統管理率和新生兒訪視率都穩定保持在90%以上。剛才雷海潮主任特別介紹了,近年來,我國孕産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持續改善,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我們還開展生育友好醫院建設,推廣無痛分娩服務,提高産婦分娩舒適度。綜合防治出生缺陷,支持救助經濟困難家庭患兒8萬餘名。

我們還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通過支持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托育機構、用人單位辦托、托幼一體服務等,擴大托育服務供給。各地還通過實施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措施,降低托育服務價格,為群眾提供普惠托育服務。2024年,全國托位數達到573.7萬個,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6%。

近期,我們&&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向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這是一項“投資於人”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時也是強化生育支持、促進生育友好的一項制度性安排。目前,線上、線下申領渠道都已經全面開放,申領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截至昨天上午9點,全國已經提交了超過2400萬條的申報信息,佔到目標人群的80%左右。目前,各地正在加快推進審核和發放工作,確保育兒補貼能夠及時足額發到群眾手中。謝謝。

[ 2025-09-11 11:35:19 ]

09-11 11:52:20

北京青年報記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雷主任提出讓大家做健康體重管理,掀起了全民體重管理熱潮。現在已經有半年時間了,能不能介紹一下進展?青少年和兒童是祖國的希望,“十四五”期間,我們在推動青少年和兒童健康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樣的進展?謝謝。

[ 2025-09-11 11:52:20 ]

09-11 11:57:09

雷海潮

感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方面的有關情況。體重是一個人生長髮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對青少年來説,在正常的生長髮育曲線下,體重會不斷增加,所以兒童和青少年不用特別焦慮體重的問題,但也要防止體重發育過於遲緩或是出現“小胖墩”的情況,我們既要防止出現“小豆芽”,也要防止出現“小胖墩”。需要提醒家長們引起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參照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曲線,看處在特定年齡階段孩子的生長髮育狀況是否正常。對於成年人來説,體重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疾病預測性指標。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體重,要控制自己的體重呢?因為體重和多種慢性病都有關聯,如果體重能夠管理得好,可以避免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去年啟動了體重管理年活動,明確用三年時間開展實施,今年進一步將健康體重管理納入到健康中國行動,目的就是通過持續的倡導倡議和宣傳引導,使得廣大居民都能夠更加關注健康體重。另外,通過合理膳食、適當運動、規律作息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健康狀況能夠處在一個相對較好的水平上。這項行動自發出以來,得到了全民積極響應,超出了預期。一方面,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媒體也做了大量跟蹤、滾動式宣傳報道。據最新統計,全國有4500多家二三級醫院設立了健康體重管理門診,同時也有一些一級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衞生院也開設了相關門診,大家可以獲得這方面針對性幫助和指導。

前段時間我也碰到一些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因為有半年、一年左右的時間沒見面了,忽然發現他們精神狀態好了許多,有的告訴我減了5公斤、8公斤的體重,個人的活力和自我感受非常好。從更長周期來看,這對於保持健康狀態、減少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包括腫瘤等的發生都非常有幫助,這樣的行動,我們還是應該長期地堅持和開展下去。

9月份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在此,我繼續呼籲全社會都要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合理的膳食、營養的改善,以及適當的、科學的體育運動和鍛煉,再加上規律作息,培養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得大家的體重處在一個相對健康穩定的狀態,避免今後由此引發一些其他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關於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我在這裡強調,兒童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水平關係到一生的健康狀況,所以除了兒童青少年自己要多加關注外,作為父母、作為監護人尤其要關注孩子們的健康和成長。在這裡跟大家報告,“十四五”期間,出生巨大兒的發生率實現了五連降,6歲以下兒童的超重肥胖率由五年前的10.4%下降到9.7%。我國兒童營養狀況持續改善,全國6歲以下兒童的生長髮育遲緩率下降到4.5%,低體重率下降到1.4%,這兩項指標都是持續改善的。6-17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增長了2.1厘米和2.2厘米,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和健康狀況總體上也是在持續改善的。這都表明,居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對健康生活的關注,還有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每個公民、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處在陽光、健康、快樂的生活中,從而有序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積極投入到社會發展中來。謝謝!

[ 2025-09-11 11:57:09 ]

09-11 11:57:14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 2025-09-11 11:57:14 ]

09-11 11:57:34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隨着科技發展,我們看到,手術機器人等新技術正在改變着傳統就診和醫療場景,請問在推進衞生健康科技創新方面,國家衞生健康委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效?謝謝。

[ 2025-09-11 11:57:34 ]

09-11 11:57:53

雷海潮

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郭燕紅同志回答。

[ 2025-09-11 11:57:53 ]

09-11 11:58:34

郭燕紅

謝謝您的提問。“十四五”期間,廣大衞生健康工作者在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勇攀高峰。衞生健康科技整體實力持續提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誌性成果。

一是在新藥和疫苗研發方面,我國在研新藥數量佔全球數量比例超過20%,躍居全球新藥研發的第二位,像舒格利單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國産創新藥陸續獲批上市,填補了相應領域國産創新藥的空白。我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藥品澤布替尼已在多個國家獲批上市。在疫苗方面,國産HPV疫苗在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快速提升了我國HPV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近日,國産九價HPV疫苗已經投入使用,為女性提供了更加全面、可及的免疫選擇。

二是在醫療器械和設備創新方面,我國自主研發的光子計數CT,比傳統CT空間分辨率提高2-3倍,掃描速度更快,輻射劑量大大降低,效率和效果更佳。國産骨科手術機器人、腔鏡軟組織手術機器人都已研製成功,大大提高了手術精準度,為患者減輕了創傷痛苦。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人工心臟、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設備等産品均實現自主化研發並投入臨床應用,讓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國産高端醫療裝備。

三是在産出高水平疾病防治中國方案方面,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開展的結直腸癌免疫治療新療法研究,使得難治性、免疫耐藥型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有效率從原來的13%提升到44%,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延長61%,取得了國際上該領域的最佳療效;我們支持以“患者為中心”重構和優化急診腦卒中診療流程方案,使得患者從進入醫院到接受溶栓治療的平均時間由原來的60分鐘縮短到現在的不到30分鐘,大大提高了療效。開展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重要臟器損害診療體系研究,實現了疾病演進及臟器損害的精準預測和量化評估,創建了個體化診治的“中國範式”,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可以説,科技創新有效提升了醫療衞生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改善了診療效果,為維護人民健康,支撐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謝謝。

[ 2025-09-11 11:58:34 ]

09-11 11:59:06

壽小麗

謝謝雷海潮主任,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 2025-09-11 11:5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