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交通運輸部救撈系統部署汛期水上安全防護
針對2025年汛期,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在我國責任海區劃設18個應急值守水域,部署35個救助船艇值守待命點、11個救助航空器值守待命點、3個工程船值守區域及7個值守加強待命點。
-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開展2025年汛前檢查
記者16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025年汛前檢查統一安排部署,8個檢查組對主要江河流域北京、河北、遼寧等15個重點省份開展實地督導檢查,檢查中發現各地防汛備汛總體有序有力。
-
公益微視頻丨安全使用卡式爐小貼士
説起卡式爐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不少餐飲店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卡式爐使用不當會有較大安全隱患,所以在選擇合適的爐具之外還需要注意使用安全,以下這幾點要牢記。
-
涉及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等 一批安全生産領域標準發布
13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會同應急管理部聯合舉辦防災減災救災和安全生産領域重要國家標準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發布的《重大火災隱患判定規則》等一批重要國家標準有關情況。
-
應急“黑科技”亮相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
13日,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博覽會吸引了來自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應急救援、智慧安防、防災減災等領域的3000余項前沿裝備與技術。會上,AI預警系統、智能消防無人機、模塊化水域救援機器人等重磅産品亮相。
-
從預警識別到科學避險 地震防災十問十答
地震的預測、預報、預警如何區分?收到地震預警後應該第一時間做什麼?如何看待“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這一説法?
-
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教活動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連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積極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防災減災氛圍。5月12日至18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其間,各地各有關部門將持續聚焦群眾身邊災害隱患,組織集中開展災害風險辨識、巡查排查和整治行動,推動各項安全防範措施深入群眾、落到基層
-
地震怎麼防?遇到怎麼辦?這場發布會詳細解答
地震有怎樣的致災規律?遇到地震應當如何應對?應急管理部和中國地震局於12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地震安全知識和防震減災工作。如果在地震中被困,怎樣最大限度延長生存時間?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高米店站站長潘照虎給出解答。
-
全國層面首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與技能大綱》發布
5月12日,中國地震局在湖南韶山舉辦第二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主場活動,正式發布《防震減災基本知識與技能大綱》,這是全國層面首次編制的防震減災基本知識與行為技能規範,旨在系統提升公眾防災意識和應急能力,築牢社會安全防線。
-
轉發收藏這份家居“應急包”,關鍵時刻用得上
手電筒、救生哨、應急逃生繩、瓶裝水、餅乾、罐頭、創可貼、碘伏棉棒……發生災情時,自救是最迅速有效的。日常居家,應準備哪些應急物品?
-
一圖讀懂!身邊的地震安全知識問答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布會,介紹地震安全知識和防震減災工作情況。讓我們一起看看,地震安全知識都有哪些?如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防震減災工作?
-
動漫微電影丨外出游玩 這些防災知識不可缺
強降雨來臨時,山區中的溝谷、斜坡、河岸等地,往往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當我們到這些地方游玩時,應該牢記哪些防災知識?一起通過這部動漫微電影了解一下吧。
-
動漫微電影丨這裡露營太危險!
戶外露營是目前很多人喜歡的出游方式,然而,你了解哪些地方有地質災害隱患並不適合露營嗎?在這部動漫微電影中,達達一家選擇在一處山水相依的溝口地帶露營,被及時趕到的地質隊員勸説制止。哪露營比較安全?露營時該注意些什麼?萬一遇到地質災害,又該怎麼辦?通過這部動漫微電影學習一下吧。
-
防患未然,一圖看懂災害發生前兆
防災減災關乎每個人。有的災害發生前是有跡可循的。學會識別災害發生前兆,多一分主動防範,少一分災害威脅。
-
公益動畫丨降雨滑坡危機伏 監測預警築防護
降雨型滑坡是在大量雨水滲透下,斜坡上的岩土體發生整體滑動的現象。降雨型滑坡可以提前預測嗎?科學的監測技術有哪些?群眾又該如何應對?一起通過公益短片了解一下。
-
公益動畫丨災害隱患莫僥倖 “挪床行動”護安寧
強降雨來臨時,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會明顯增加,一些依山的臨坡住房隱患重重,“挪床行動”正是基層防災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挪床行動”主要是指將住在臨坡處房屋內的群眾,從樓下搬到樓上居住,從靠近山體的後屋搬到離山體較遠的前屋居住,從而避開崩塌、滑坡衝擊造成的危害。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行動,卻能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有效降低人員傷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