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刊推進融合發展漸入佳境
2019年06月18日 10:22:27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列印 關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攻堅之年。

    新年伊始,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了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資訊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刊,如何在“數”與“雲”撲面而來的今天,創新話語方式和傳播手段,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不僅是黨刊面臨的新課題,也是新時代賦予黨刊的新任務。

    在2019全國地方黨刊年會召開期間,“融合發展”成為貫穿始終的主題詞。從體制機制的深改,到採編流程的重塑;從全媒矩陣的打造,到全媒人才的培養……來自全國45家地方黨刊的百余名代表開展了主題發言與論壇交流。而這背後,匯聚著全國各地方黨刊因地制宜、實踐創新,探路融合發展的多樣“身姿”。

    移動優先

    全媒宣傳互聯互通

    “推動黨刊融合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是提升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黑龍江省委機關刊奮鬥雜志社總編輯彭大林指出,黨刊在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征程中,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初心。

    這個初心,就是黨刊的政治屬性。黨刊要牢固樹立“政治家辦刊”理念,注重突出刊物的政治性。“我們在宣傳思想工作中,要樹立起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始終服務服從于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彭大林説道。

    奮鬥雜志社的融合發展起步于2015年,目前形成了以《奮鬥》半月刊為基礎和核心,以“奮鬥理論圈”“奮鬥講習所”“奮鬥雜志”“奮鬥青春派”等微信公眾號為高效傳播平臺的宣傳格局,努力增加“看點”和“亮點”。

    如今,“刊、網、微、端”的全媒宣傳成為各地黨刊的標配。在推動融合向縱深發展的路上,各地黨刊堅持守正創新,在強化提升傳統刊物品質的同時,順應全媒時代大勢,實行移動優先戰略,注重各端之間的互聯互通。

    內蒙古實踐雜志社在“兩微”上發力,著力培育“實踐雜志”蒙漢文微信公眾號,用戶轉載量實現不斷提升;“實踐融媒”等微博話題矩陣6個活躍話題,累計閱讀量突破5180萬。

    廣東省委機關刊南方雜志社堅持“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每期重點報道版面植入二維碼,直連網站的雜志電子版。同時,報道相關的更多細節及視頻、長圖、H5等新媒體産品在網站上呈現,實現重點報道在網端的豐富與延伸。

    河北共産黨員雜志社率先實踐了打造“黨建類融媒期刊”的探索。通過手機掃描文章的二維碼,使刊物實現了“可讀、可聽、可觀看、可互動、可分享”的五大傳播功能——可讀,使文字、版面更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滿足人們即時閱讀和碎片化閱讀;可聽,使聲音更加優美動聽,讓聽黨刊成為一種享受;可觀看,大量嵌入紀錄片、採訪手記、微視頻等,進一步擴大黨刊文章的內涵與外延;可互動,及時收集讀者反響,形成線上線下讀者與作者、讀者與編輯、編輯與作者的全方位良性互動;可分享,即通過一鍵分享,實現分享最大限度的便捷化,探索紙端、網端和移動端的深度融合。

    內容為王

    打造精品“爆款”連連

    內容永遠是根本,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對于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的黨刊,內容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核心競爭力,是決定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將2019年定為內容品質提升年。刊物圍繞內容品質提升,重點打造《論壇》《組織建設》《廉潔建設》三大全媒宣傳品牌。通過培育創建品牌欄目,開展全媒立體宣傳,鞏固全國百強期刊、四川省品牌報刊地位,將主流聲音拓展到更廣泛的輿論空間。

    湖南新湘評論雜志社則注重發揮內容的引領優勢,其微信公眾號將刊物欄目內容進行加工,將內容優勢轉化為新媒體傳播優勢,不斷推動主題宣傳上臺階、出精品、有成效。

    各地黨刊高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通過全媒立體宣傳的助力,H5、視頻、小程式“賦能”,推出了眾多“爆款”全媒産品,黨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

    當代廣西雜志社為迎接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策劃推出《飛閱大美廣西》係列微視頻,用無人機航拍下廣西14個設區市的城市風貌和自然風光,剪輯制作微視頻,在該社“一網一端兩號三微”和騰訊視頻同步推出後,綜合播放量達到58萬余次,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

    江蘇黨的生活雜志社推出《初心與使命》全媒産品,通過“H5+微視頻”的形式,記錄了不同時期優秀共産黨員的先進事跡,展現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讓人眼前一亮,頗有新意。

    重慶當代黨員雜志社開發設計小程式《英雄之城的記憶拼圖,你能過幾關》,以紅色景點作為背景,將視頻、音頻、書法作品、攝影作品等元素融入H5遊戲,讓用戶在體驗小遊戲的過程中,接受紅色革命教育,受到了基層黨員的熱烈歡迎,網站、客戶端和黨建頭條微信公眾號的點擊量十分可觀。

    再造流程

    瞄準“四力”培育人才

    與媒體融合發展對應的是全媒生産方式,傳統期刊採編流程勢必作出改變,甚至是顛覆性的改革。

    “中央廚房”是適應全媒時代媒體生産的新事物,在黨報先行一步之時,黨刊緊跟而上,當代貴州融媒體“中央廚房”于2018年1月建成運作以來,通過再造全媒體採編流程,徹底打破了刊物原有採編部室和網站、客戶端平臺的部門區隔,實行了人員一體化管理,內容一體化運作,績效一體化考核。

    北京前線雜志社正積極推進“中央廚房”建設。按照“一體策劃,分頭組稿”“一次採編,多元制作”“四次審改,全媒體傳播”的原則,在雜志社對採編業務進行流程再造的同時,調整內設機構,將新媒體部變更為融媒體發展部,成為雜志社融媒體建設的主責部門和協調部門。

    在江蘇群眾雜志社推進融合發展“三步走”戰略中,構建雲平臺,智能化雲端化發展便是其“第三步”。群眾全媒體雲平臺建設不是簡單的“互聯網+黨刊”的物理拼接,而是各種媒體産品在形式上聚合、在內容上融合,能産生化學反應。

    南方雜志社以融媒體思維為導向,通過建立協同生産組織架構、融合打通生産流程、建立統一的全媒體數據庫、成立多媒體制作中心這4個方面著力,進行採編流程的全面再造,探索打造新型融媒體採編中心。

    在全力構建全媒生産平臺,提升“硬實力”的同時,我們看到,各黨刊社也十分注重全媒人才的“軟實力”培養。

    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媒傳播記者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從業要求,加大採編人員培訓力度和實戰鍛煉,讓全體採編人員樹立全媒思維、學習全媒技術、運用全媒手段、實踐全媒傳播。

    福建領導文萃雜志社通過加快完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突出人員在全媒生産能力上的培養,並加大了人才引進和激勵力度。

    浙江共産黨員雜志社則實施首席記者、首席編輯制度,強化骨幹員工的責任和擔當。雜志社推出“採編課堂”,著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優秀採編人才,增強了黨刊隊伍的實力。(史瑞)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5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