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七十年,初心不忘,征程在前
2019年06月17日 09:40:5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  列印 關閉 

    與真理同行,與時代同步。今天,光明日報迎來七十華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報社全體同志致以誠摯的問候。

    我們與共和國同齡。日出東方,光照史冊。在這段必須被銘記的歷史背後,有我們矢志不渝的堅守;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面前,是我們接續不斷的開拓:

    從記述“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到推動真理標準大討論,光明日報始終挺立思想潮頭;

    從對蔣築英、錢偉長等科技精英的報道,到新時代中國科技、教育並跑、領跑世界的真實記錄,光明日報始終是廣大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從許杏虎、朱穎烈士血灑異國,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推廣、中國智慧的解讀、中國方案的闡釋,光明日報始終秉持理性激情。

    ——禮讚思想之解放、放歌光明之中國,光明日報在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中作出獨特貢獻。作為黨聯繫廣大知識界的橋梁和紐帶,我們始終努力將中國知識分子高遠的學術視野、深邃的歷史意識和強烈的現實關切呈獻出來,將中國發展成果、中國思想范式和中國文化智慧貢獻給世界。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我們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突出思想文化特色,勤學深思,提高品質,在政治建設、理論創新、道德引領、教育啟迪、文化傳播、科學普及等諸多領域發揮作用,成為廣大知識分子喜聞樂見的報紙,成為深植民族歷史、觀照現實國情、立意未來發展的黨和人民所思所想的承載者、傳播者。

    ——歲月泛黃了報紙、時間模糊了鉛字,光明日報與知識分子間動人的故事不曾中斷。團結、聯繫、引導、服務知識界,光明日報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啟功先生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創新作出巨大貢獻,香港回歸之時,先生于談笑間為光明日報書寫“合浦珠還”四字,刊發以慶祝遊子回家;巴金先生與光明日報的友誼長達數十年,發生了許多感人故事,在他建立現代文學館的倡議提出後,光明日報也為促進這一事業的發展做出努力;信息化浪潮方興未艾,王選先生成功發明鐳射漢字排版係統,賦予漢語漢字新的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仍惦念著科技創新事業,向光明日報投稿《從電腦領域重大發明看創新人才成長》……錢學森、陳景潤、屠呦呦、黃大年、姚玉峰,中國知識分子投身民族復興的閃光足跡,借光明日報永遠鐫刻在時代的功勳柱上。

    ——行走在推動改革最前沿,書寫著黨媒時代新華章。時代在變,光明日報初心不改。正如青年馬克思所寫到的,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光明日報唯有繼承優良傳統、發揮特色優勢,才能在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全過程中讓黨和人民滿意。

    在萬物互聯的今天,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光明日報加速媒體深度融合的進程。2018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8·21”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守正創新”要求,光明日報提出了整體轉型、打造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型主流媒體的目標,全力推進“主力軍上主戰場”進程。

    作為第一批提出“融媒體”概念的中央媒體之一,光明日報啟動了統籌報、網、端、微內容生産的全媒體指揮平臺,從紙上家園、網上家園到掌上家園,光明日報以銳利的觀點、正義的聲音、深邃的理論培基築土“知識分子掌上精神家園”。從印刷到觸屏、從油墨到字符、從傳統到當下,這張報紙的核心精神,依舊澆灌著全媒體的運營。

    近年來,光明日報推出了一係列全媒體重磅産品,不斷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全媒體産品生産模式,進一步彰顯光明日報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努力開拓全媒體傳播格局,助力主流思想文化在全媒體主戰場上牢牢佔據優勢位置。

    無論是有內容、有溫度、有力量的《光明的故事》品牌微視頻産品,還是將“光明評論”品牌與AI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的《光明政論·AI小明説兩會》,抑或是打通報網端微平臺、形成矩陣式傳播的《兩會會客廳》《兩會聲漫·我是部長》,光明日報全媒體産品緊密圍繞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宏闊視野與真摯深厚的人民情懷,配合宣傳工作大局,對中心宣傳任務做了適合新媒體傳播的形式、內容創新,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引發了網民群體的廣泛共鳴。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光明日報將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擺在首位。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始終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與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為攻堅克難的光明中國鼓與呼;成風化人、凝心聚力,一如既往引領文化心理和社會觀念的革新,為拼搏奮鬥的追夢人呼喊謳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光明日報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的要求,進一步堅守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上不斷作出努力,傳遞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熱情關懷,把廣大知識分子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70年的歷史積淀和傳統賡續,讓光明日報的精神氣質和文化魅力更加獨特和醇厚。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團結知識分子、服務知識分子為己任,堅守自身定位,強化傳統優勢,進一步深化與知識分子的聯繫,深一度耕耘思想文化領域,匯聚各方智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張澤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9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