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報如何守正創新講好故事
2019年06月11日 13:37:48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列印 關閉 

    當前新聞工作一直強調守正,要求新聞報道要守正道、守正向、守正統,守住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守住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守住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優良傳統,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在做好守正道、守正向、守正統這三者之後,如何著力讓故事多點人情味,敘述少點工作味,是新聞工作者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具體到行業報報道中,要推進新聞報道的守正創新,筆者認為,可以從倡導講行業故事及講好行業故事、提高報道的思想含量和可讀性下手。

    新故事 新人群

    在報道中,一個場景、一個故事,有時也蘊藏著最深刻的事理人情,文章有了故事,故事有了人情味,自然會生動起來。但這故事,盡量不要落入套路,如果報道高考就是“考生忘帶身份證,警方快速提供服務”,報道會議就是“會議指出……與會嘉賓一致表示……”讀者是不愛看的。要是能在日常的行業報道中,挖掘出更多的新故事,就能更吸引讀者。

    對記者而言,找故事、改故事的過程,也是自己深化對故事認識的過程。《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歷時1個多月,3次赴天津市明察暗訪寫下的《這28項治療我都沒做過》,是一篇揭露二級公立醫院利用老人虛開治療費,套取財政資金的調查性報道。在這篇報道裏,記者寫了這樣的故事:86歲的離休老人李天祥已經在醫院住了4年,“運動療法”“心電監護”等總額高達幾千元的治療項目,每月都會出現在李天祥的住院費用清單上,但這些治療項目他幾乎都沒有做過。從實際效果來看,這個故事對于全文而言,無需刻意表達,就能讓文章主旨自然流露,文章也更有説服力。

    《中國組織人事報》的分析性報道《中國將迎來人才“進大于出”的歷史拐點》,雖然是從會議上挖掘的選題,但全文對“人才拐點”進行深度透視,既有歷史縱深,也有現實依據,既有外國視角,也有各地場景,尤其是穿插講述了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了14年的資深數據專家丁國祥選擇回國到杭州螞蟻金服集團工作的故事,讓文章既有專業報道的前瞻性和權威性,又具可讀性。

    對于黨的政策方針如何在地方落實,行業報往往會反覆尋找行業內的人去採訪,但對于一些多次報道的話題,我們可以嘗試尋找一些陌生的人物,增強文章可讀性。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報道中,《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圍繞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農家書屋這兩個話題,跳出以往的報道思路,選擇聚焦全國人大代表中的縣委書記,請他們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聚焦全國人大代表中的農民,請他們談農家書屋建設,最後呈現的《縣級融媒中心怎麼建?聽書記區長説》《農家書屋提質增效,農民代表有話説》兩篇文章,就和報紙日常刊發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農家書屋話題的稿件有所不同。

    這些代表所談的觀點,和記者日常所採訪的融媒體中心負責人、農家書屋管理員的角度有所不同,他們的觀察視角是不一樣的,和日常報道中所採訪的一般受眾、普通農民也有所不同,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讓他們在思考這些問題時,帶了全局的觀念,于是可以看到,在兩篇稿件中,這些新的採訪對象談出了新觀點和新感受。

    新表達 新語料

    在一篇好的行業報道中,創新表達、入題迅速、結尾意味深長,往往能讓稿子更有趣。

    想要迅速吸睛,需要一個好的開頭。好開頭沒有定式,關鍵在于它所營造的氛圍、描寫的情景。獲得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調查性報道《甘肅祁連山:問責風暴下的生態突圍》,是《中國國土資源報》的作品。報道開頭這樣寫道:“問責,好似當頭一棒,重重地打在了甘肅省各級官員的頭上,就像籠罩祁連山的雨雪風雹。”

    為了描寫祁連山生態環境遭破壞引發的一場振聾發聵的問責風暴,《中國國土資源報》記者不僅實地探訪了“旋渦”中的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擷到大量獨家素材和鮮活事例,而且取舍有度,從謀篇布局到落于紙上,都注重創新表達。

    在文章的結尾,作為這次被問責的對象之一,不久前剛剛走馬上任的張掖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高林俊説,他夢裏的祁連山就是小時候見過的樣子,山清、水秀、景美,牛羊成群、物産豐饒。全文最後一句是高林俊的話:“當夢境照進現實之時,保護祁連山生態環境、建設青山綠水下的生態文明,已不僅僅是熾烈的民族情懷,更多的則是堅定的歷史擔當。”整篇稿子報道已很充分,因此,文末這句話,看似平平淡淡,蘊含的感情卻是真真切切,格外撥動人的心弦,使文章境界更顯深邃開闊。在很多行業報的報道中,結尾常常是硬筆實寫,戛然而止,可是在《甘肅祁連山:問責風暴下的生態突圍》一文中,雖只是簡單幾筆,但讓人讀來覺得意味深長。

    一些新的表達、新的語料,只需寥寥幾筆,就能為文章畫龍點睛。《中國紀檢監察報》的報道《來自巡視一線的報道》中,出現了這樣一段話:“中央巡視組背負著中央的信任和權威,是中央的‘千裏眼’‘順風耳’,黨的十八大以來起到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倒逼改革、促進發展的重要作用。那麼,中央巡視組到底是怎樣‘武裝’自己‘探照’別人的,內部有著怎樣的紀律作風,戰鬥力到底來自什麼地方?4月10日,記者來到正在雲南巡視的中央第十一巡視組,‘貼身觀察’,一探究竟。”

    “千裏眼”、“順風耳”、“武裝”自己“探照”別人、“貼身觀察”……這些詞語的靈活使用,讓巡視工作報道不再枯燥,讓單純的工作味不斷淡化,讓行業報報道既有資訊量,又有可讀性。

    新畫面 新細節

    當下有的文章,讀者讀起來累,文章看起來假。讀得累,緣于數據用得太多,看起來假,緣于行文空泛,有些句子總在刻意拔高人物,過分追求體現意義、體現價值,卻忘了將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呈現出來。想要讓人物真實,讓讀者讀著輕松,就需要多用細節描寫、畫面描寫去反映觀點、表達情感,而且所選的細節要盡可能有張力,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行業報報道也時常在強調現場感,要凸顯現場感,需要記者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白描等手段來描述畫面,通過充滿張力的細節闡述來見微知著。有些故事可能描寫不盡詳細,留白處許多,但順著邏輯,讀者自會在腦海裏搭建起一幅畫面。比如《人民公安報》的通訊《特警七勇士深入“虎口” 助10名群眾脫險》,報道了阿壩州公安局特警支隊7名隊員從九寨溝景區深處救助10名群眾脫險後徒步近20公里返回的故事。文中特警突擊隊員澤旺奪基回憶的細節,“都是沙子,腳一踩進去就向下陷,下面就是海子,沒有第二次機會,必須要一次性快速通過。”還有7名救人英雄返回後,文章寫道:“留守溝口的戰友為他們帶來了午飯,這也是他們24小時後又一次吃到熱菜熱飯。”讀者在看到文章的過程中倣佛就能看到這些英雄的神態,神態裏又有故事,環環相扣,使救援細節更豐富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民警救援的艱辛和不辱使命。

    又比如《中國郵政報》的短視頻新聞《回首!再出發!》,一經推出,總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其中講述了故事的細節:1986年參加工作的石濱,是北京郵區中心局挂信車間的分揀員,在她18歲工作揀信時,還是全手工操作,每天分揀300多袋郵件,5個手指頭裏往往3個都裂著大口子,如今引進分揀機、機器人等先進技術之後,已經準備全面取代人工,從而折射出從人工手到機械手,幾十年來郵政分揀的變遷。

    正是“裂著大口子”等細節,讓石濱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當她最後説出:“我還有一個班就要退休了,但是想想自己就要告別這個崗位,也有不舍。在我工作的這幾十年裏,正好也是咱們國家郵政飛速發展的幾十年,見證了從手工到半自動再到智能分揀的全過程,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驕傲。”看視頻的很多人都熱淚盈眶了。從這裏也能看到,再多經驗介紹和敘事技巧,也比不過一則好故事打動人心。

    我們常常説,行業報記者應做專家型記者,但這個“專家”不能只局限于“專”,還要注意將記者的身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報道過程中,行業報記者只有找到最打動自己的內容,才能寫出令人信服的故事。(袁舒婕)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33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