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來有新生態 新思路有新機遇
2019年06月04日 14:04:39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列印 關閉 

    媒體深度融合的進程中,無論是5G也好,AI也罷,這些對于媒體人而言都是從未遇到過的課題。就像在一座高山面前,工具都擺在手邊,如何組合利用,最快衝出重圍到達頂峰,這條路只能靠媒體人自己探索。

    從1G到4G,這一過程中,無論是日常使用的通訊工具,還是內容的打造與呈現,都離不開技術的支援。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幾年,4G的到來讓我們可以通過技術讓內容呈現實現迭代,讓我們的創新有了更多的支點。而在5G時代,我們有更多的創意需要技術支撐,原來的傳統媒體總會考慮一件事,到底是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而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有了明確的答案——一定是我們的內容創新有了更大的支撐。

    面對新的媒體環境,未來內容的定義可能會有所改變,以往我們講內容的時候,它就是內容,但現在説內容時往往還帶有服務的內涵。因為5G時代的數據支撐可以讓媒體第一時間了解到每個受眾的需求,而這種需求的配比就是一種服務。在內容生産的過程中,專業生産內容與用戶生産內容等多方參與性會成為一個必要的因素。

    會議期間,《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精良的視頻制作成本往往較高,一條三五分鐘的視頻內容,其背後的素材可能有幾百個小時。為了讓多余的素材不被浪費,面對成本控制的問題,有從業者提出,可以通過建立素材雲,將所有好的素材上傳到雲端,這個雲是對外開放的,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傳送或下載素材,然後進行購買交易,從而打通生態鏈。這樣的想法相信不久便會成為現實,而這樣的想法便是實踐者智慧的呈現。

    其實,在5G推動下,在重塑傳媒産業的過程中,我們的資訊表達已經從文圖為主,過渡到了以視頻或者視聽為主。在重塑表達的過程中,人工智慧重新定義了資訊的生産與傳播。

    不難發現,用戶時間的碎片化,直接導致了短視頻發展的多樣化。5G技術的商用,為短視頻內容創作打開了新空間,無疑也為短視頻的井噴創造了外部條件,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外部條件的成熟並不意味著短視頻一定會成功,其內容品質的內部精髓才是成功的根本。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其短時間內都將是服務于內容的,在當下這樣一個渠道過剩、優質內容稀缺的時代,更是如此。

    5G時代到來,網速的制約被徹底破除,當打開視頻像打開一張圖片一樣快時,也將進一步吸引更多普通用戶去創作內容,打造自己的內容創意。其中,在專業傳播機構、平臺制作專業短視頻的同時,如何引導、吸引用戶原創生産短視頻內容也是不容忽視的發展方向。

    目前,在各移動短視頻平臺上,用戶生産內容佔據了很大比重。這固然對于開拓市場、吸引受眾、提高應用的人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大量用戶生産內容的涌入,也讓內容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最近,國家加強對互聯網內容的管理,一些知名的短視頻平臺先後被行業行政管理機關約談,有的平臺甚至因為出現了部分不良內容而受到處罰。在這樣的背景下,平臺對用戶生産內容會更加謹慎,而且,對專業生産內容的審核控制成本要比對用戶生産內容的審核控制成本低得多。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用戶生産內容對平臺變現並無顯著的貢獻。

    當然,即便如此,在未來的短視頻領域,用戶生産內容一定還會繼續,因為只有保持這種內容的生産模式,才能維持移動短視頻的社交活躍性和用戶黏性,但是,優質的視頻內容將主要來自某一領域受過良好訓練的人。因此,在筆者看來,度過初期的市場影響力提升階段後,短視頻平臺的專業生産內容會越來越重要。

    在搜索層面,視頻內容的檢索需求已經顯現。據好看視頻總經理曹曉冬介紹,2019年百度視頻搜索的分發量將上漲300%。他提醒創作者,隨著5G時代的來臨,搜索也會進入視頻化時代,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風口。

    還是那句話,機遇永遠伴隨著挑戰,如果不能有效應對挑戰,那麼,即便是處于眼前的機遇,也是觸不可及。(李雪昆)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1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