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從“第一”入手書寫祖國壯麗篇章
2019年05月22日 09:18:00  來源: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列印 關閉 

    70年砥礪奮進,70年長歌未央。人民網特別推出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專題,通過記者的一線調研採訪,書寫出偉大祖國壯麗的篇章,營造了共慶祖國華誕、共用偉大榮光、共鑄復興偉業的濃厚氛圍。

    專題策劃中最獨具匠心、吸引眼球的當屬《新中國的“第一”·70年》板塊。第一件專利證書激發創造的力量、第一臺自主設計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從廣袤平原到大漠孤煙,從浩瀚宇宙到超深淵帶,專題不但讓人們看到了人民網深耕選題的策劃力,而且文章中一個個偉大創造的關鍵節點與地標,更是為受眾講述了70年來新中國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讀後讓人感觸頗深。

    輝煌的成就和生動的實踐,印證了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新中國成立70年在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使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同時,還在不斷地強化和完善社會各種法規與制度的建設。其中,關注第一件專利證書的《激發創造的力量》一文,描繪了胡國華老人在30多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施行的第一天提交了第一件專利申請的情形。文章寫道:“在實施專利法之前,技術是公有共用的,只需開一個介紹信説明身份,便可將人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學到手。這種情況看似利于交流和發展,卻打擊了人們創造發明的積極性,是專利法再次給予了人們激情與希望。”文章讓人讀後不僅感受到新中國為中國的科技研究創造了良好環境,更感受到新中國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當然,除了聚焦新中國多個“第一”的內容板塊,其他板塊也各具特色。“我去林子撲火,過幾天回……他卻再也沒能回來。”“過去窮,一個月就三兩到半斤油的限額供給。菜籽油是我國食用植物油的主要品種,解決吃油難題關鍵是提高油菜産量。”在《愛國情 奮鬥者》板塊中受眾不僅看到了森林火災的救火英雄,也看到了戴草帽、斜挎包、穿著深筒靴的油菜院士,人民網通過這些有名或無名的英雄故事講述著新中國成立70年裏共和國兒女的奮鬥歷程和奮鬥情懷。

    《千人快閃同唱〈我和我的祖國〉超酷!》《消防女指戰員快閃歌唱祖國》《走基層 強“四力”》……人民網在專題的《視頻報道》板塊中發布了多個視頻,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神在蕩氣回腸的詞曲映襯下除了能用“氣勢恢宏”去描述,恐怕也只有“震撼人心”才可以去形容。而《聚焦新聞》板塊中更是不乏像《人民網評:從西柏坡出發,禮讚新中國、描繪新時代》《獨龍江鄉群眾有這份志氣——建設好家鄉 守護好邊疆》這樣尋小點講大事的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用腳力丈量新時代的長徵路,用眼力捕捉社會發展的不息律動,用腦力洞察美好生活背後的奮鬥力量,用筆力講好鼓舞人心的中國故事。人民網就是以這樣的“匠人心”為廣大受眾呈現出從開啟新紀元到跨入新時期的70年間的一個又一個精彩,以《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專題為平臺,引領著人們一同見證中國奇跡。(張博)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王小玉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77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