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鐸:探索路上不停步——我的新聞攝影之路
2019年04月26日 16:22:40  來源: 人民網
【字號  列印 關閉 

    人民日報資深攝影記者蔣鐸,今年82歲高齡。58個春秋始終堅持以生活為師,走抓拍之路,不斷超越自我,取得突出藝術成就。全媒體時代,面對傳播形態和傳播方式的巨變,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增強“四力”,不斷創作出生動鮮活、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走進蔣鐸的光影世界,一起分享那些難忘的瞬間,會得到許多啟迪。

    有幸進入報社 成為攝影新兵

    1937年5月,我出生在北京一個貧困家庭。自幼愛好美術,1954年從北京五中初中畢業後,我被保送到中央美院附中。1958年美院附中畢業後,又順利升入中央美術學院,前後接受了近5年的嚴格的美術教育。那時,俄羅斯及蘇聯現實主義繪畫對我影響較大,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半年後,我決意退學,投身社會實踐增長本領,實現我人生一次轉折。

1965年蔣鐸在北京留影(蔣鐸供圖)

2009年9月,退休後的蔣鐸仍在繼續抓拍(蔣鐸供圖)

    1959年5月,經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校長丁井文介紹,我有幸進入人民日報社。起初是在文藝部美術組,負責設計和繪制地圖、圖標、刊頭等。1961年調到總編室攝影組,開始接觸並從事新聞攝影。我的啟蒙老師是攝影家呂相友。攝影與繪畫雖然存在較大差異,但都是通過視覺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和人間百態,而且攝影反映得更快、更直接。由繪畫轉向攝影,這與我的初始愛好並不矛盾,眾所周知,吳印鹹、布列松等攝影大師,都出身于繪畫。

    對我來説,人民日報是一所更大的學校,是一個更高的平臺,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剛練習攝影時,面對難得的拍攝場景,因缺乏經驗,過度興奮,有時搞得手忙腳亂,照片拍得不理想,見報比率不高。1963年5月2日,我拍攝的國家副主席董必武與首都群眾一起歡度五一節的照片在《人民日報》刊登,這是我見報的第一幅新聞照片。

   1 2 3 4 5 6 下一頁  

 
更多閱讀:
 
(責任編輯: 安雪晴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125791